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逝水东流不复还> 第六十一章 回到郑州(重新修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回到郑州(重新修改)(1 / 2)

萍匆匆去了塔林等几处“古迹”,回来路,被一个40多岁,手里拎着竹篮筐,自称“民间剪纸艺人”的男人拦住,男人迅速剪出一个半身形样的“纸人影儿”来,交给萍。

萍拿在手里瞧瞧,笑了笑说:“还行,起码被在大门口拍的快照强,看去要‘顺眼’!”

趁萍往外掏钱的功夫,“民间剪纸艺人”又从竹篮筐里拿出几双塑料筷子,面刻着“少林寺旅游纪念品”字样。

“看看这个,骨制品,”“民间剪纸艺人”一边交到萍手里一边说,“怎么样?带几双回去留个纪念?保证绝对正宗。”

筷子象牙色的,看去非常不错,管它正宗不正宗,萍要了两双,和“剪影”一起付钱。

谁知这两双筷子中看不中用。

直到萍结婚办喜事,萍的母亲才舍得把它拿出来,可是客人们用它却一个个搛不起菜来。

不好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筷子太光滑,特别是圆的或硬的东西搛不住,会打滑,会滚;二是筷子太软,稍一用力,筷子就会弯曲,就会断裂!

一张快照和两双筷子永远给萍留下不愉快的记忆,觉得少林寺的风气真是很坏。

萍从此再也没有去过少林寺,二十几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少林寺什么样子!

唉,不说也罢。

慕名而来,扫兴而去。一来一去,将近十一个小时,回到郑州,已是晚六点多钟,天全黑了。

一路萍担心取不到早寄存的行李和从家里带出来冲洗的旧底片,不想还挺顺利,人家没下班,还在等他。萍有些小小的激动和意外。看来郑州毕竟大城市,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还不差。

吃过晚饭,离火车发站时间还早,萍又出去逛了一会儿,郑州夜市的景色颇不错。

前面传来二胡独奏的声音,萍抬头望去,马路牙子坐着一个人,走过去才知道,拉二胡的是个盲人。

萍心动如潮。所有的独奏乐器中,萍最爱的就是二胡。音乐的悲怆与盲人的孤独,犹使萍倍感凄凉。

萍不忍再听下去。

马路对边有几个卖黑的女子,萍出于好奇,走过去搭讪,问她们有些什么?价格多少?

几个卖黑的女子纷纷围来,争先恐后把价格告诉他,把拿出来给他看。

大多是香港出的一些禁,全本香港版的《金瓶梅》要价三百块钱。

萍吓得伸出舌头。心想,再怎么还价,估计也不会少于一百块钱?

萍没有敢还价,估计自己买不起。

一百块钱是什么概念呢?萍的工资当时是二个月工资也不够。

那时候一百块钱相当于现在一千块十倍,可能还不止。这么贵,谁舍得?

萍不是不想买,也想买,可是实在买不起。人都有好奇心,越是禁止的越想看,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搞到手。说句不怕得罪女同胞们的放肆话,如果所有的女人都不再穿衣服,看这世界有几个男人还会成天眼睛贼溜溜地盯着女人的胸脯看?!

“不买你干嘛问?你耍我们啊!”

卖黑的女子们听萍嫌贵,立马变了脸的颜色,不让他走。大有不买不行,不肯罢休之势。

“不买就别问。”

“问了就要买。”几个女子轮番围攻他。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