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逝水东流不复还> 第九十章 神仙洞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神仙洞府(1 / 2)

:400:1023下山后,他们没有回贵池,而是来到青阳县城。

青阳县城距九华山20公里左右,九华山就在青阳县境内,此时九华山尚隶属于青阳县。

兴在青阳蹲点,经常来,有好多朋,不愁吃,不愁穿。

皖南是个好地方。萍觉得,皖北和皖南没法比,就像苏北和苏南差距一样大。

皖南的饮食也不错。大米饭为主食,和萍家乡生活习惯一样;菜的口味也差不多,只是有一点辣。虽然算不精致,但萍吃起来非常合口味。从武汉回来在家过年期间,萍反而觉得家乡的维扬菜过于清淡,有点辣反而有味、开胃。这可能也是后来川菜和重庆火锅红遍全国的主要原因?

关于皖南的饮食文化以后再说。

第二天,他们最先去了大王洞。

大王洞在贵池牌楼镇境内,地处皖南山区门首,是“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圈内众多风景名胜中的一朵奇葩。

皖南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有许多神秘的地方。历史的徽州非常有名,地域比现在的皖南还广,包括江苏和江西一些地方。正因为徽州昔日强势、辉煌的底蕴,才有徽商、徽建筑和如今的徽文化研究。

其时,大王洞刚刚正式对外开放。大王洞195年探险、开发,是安徽“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萍曾在一本看过,称皖南有很好这样神秘的地下洞窟,并留下许多不解之迷。有一处洞窟,具体在皖南什么地方,萍记不清了,经考证,曾经是三国时期曹操藏兵屯粮的地方。不知真假。

大王洞也有不同寻常的来历。

五代后期,后汉隐帝刘承佑率部属驻扎此地,并在洞内外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灭。他退守大王洞是在公元94年以后,隐帝后来被人们尊称为“忠佑大王”,大王洞因此而得名。

洞口原来有一座“大王庙”,文革期间被毁。

据《池州府志》和《贵池县志》记载,发现大王洞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朝著名诗人藤子京曾来此游览过,并附诗一首:

“洞户千年叫不开,

白云无主自徘徊,

只因种玉人归后,

一闭春风待我来。”

据专家考证,大王洞的形成已有二亿多年的历史,它是地层多次运动波及以及水从缝隙中不断向下流动,使裂隙逐渐扩大,并由彼此相互孤立的溶洞连为一体,才形成了一条由暗河流域形成的巨大溶洞,又由于碳酸钙的水质使溶岩不断发育,因而出现了地下奇观。

他们走进大王洞,有的地方洞口窄小,莲连身子都直不起来,常常要弯着腰行走。里面虽然昏暗,但灯光下景色很美,萍仿佛回到遥远的冰河时代,感觉很神奇!再向前走,水流声很响,轰隆轰隆的,走近了看才知道,除了溪流,还有瀑布,好一处神仙洞府,好一处人间仙境!

大王洞风景区由“天桥奇观”、“神仙河谷”、“大王洞府”、“大王湖”四大景点组成,堪称是一个融山水溶洞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庞大的艺术珍品。“天桥”是一座高52米,宽64米,深73米的天生石桥,巍巍壮观,气魄宏伟,是大王洞风景区的天然门户。据专家考证此座天桥全国乃至世界罕见;“神仙河谷”浓缩了原始森林的精华,古木参天,悬崖飞瀑,尽在其中;“大王洞府”是一个融山、水、溶洞、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庞大的艺术珍品,洞府全长3500米,主干线长2200米,共分为“凤殿”、“龙宫”、“仙园”、“瑶池”、“银河”五大部分,大王洞府洞中有洞、洞中有河、山重水复、峰回路转,规模宏大,奇景天成,常年空气清新,四季如春。全洞以“长、大、水”取胜,并凭借其神秘恢宏的溶洞奇观,被誉为“洞中大王”“大王湖”湖水清碧,弱柳拂风,垂钓其中,心旷神怡。洞内洞外构成了一幅幅仙境画面,让人情趣满怀,流连忘返。

后来,萍在湖北宜昌还游览过一个著名的溶洞,叫“三游洞”。

“巴、蜀、荆、楚之间,奇哉有此;

元、白、苏、黄而后,游者为谁?”

三游洞外僧舍中的一副楹联,概述了此洞的渊源和由来。

若论名气,大王洞不及三游洞。

三游洞的由来有“前三游”和“后三游”之说。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但若论壮观,大王洞则不输于三游洞。这也许是萍先入为主!

游览过大王洞,后来他们又去了杏花村。

附:大王洞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九华秋浦胜境大王洞风景区旅游观光,很高兴在这雄伟壮观的“华东第一洞”——大王洞景点与大家相会并给大家当导游。我姓名,大家可以叫我,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不过呢,对于风景名胜的欣赏,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水平有限,如果讲解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包含、多指教。

现在我们所在的景点是景区四大景点之一的大王洞,大王洞原名穿山洞,神话传说相传是“白犬化龙,穿山成洞”,后因在五代后期,后汉隐帝刘承佑率部属驻扎此地,并在洞内外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那时候,贵池城内出现了多座“大王庙”,洞口原来就有一座,直到文革时期才被毁掉。

忠佑大王原名刘承佑,是五代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94—951年在位,年号乾佑,后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灭。后人称之为“隐帝”。他退守大王洞是在公元94年以后,隐帝就是后来被人们所尊称的“忠佑大王”,大王洞也就因此而得名。

现在我们开始游览洞府。据专家考证,大王洞的形成已有二亿多年的历史,它是地层多次运动波及以及水从缝隙中不断向下流动,使裂隙逐渐扩大,并由彼此相互孤立的溶洞连为一体,才形成了一条由暗河流域形成的巨大溶洞,又由于碳酸钙的水质使溶岩不断发育,因而出现了地下奇观。

据《池州府志》和《贵池县志》记载,发现大王洞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朝著名诗人藤子京也来此游览过,并附诗一首:“洞户千年叫不开,白云无主自徘徊,只因种玉人归后,一闭春风待我来”即可证明。不过大王洞真正探险、开发时间是在195年,197年正式对外开放,并在同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游览的是“迎驾殿”。当年忠佑大王来到此地,又饥又渴,是这块如同宫灯的钟乳石滴下的甘露为大王送去一丝清凉。安顿下来以后,他给这个大殿取名“迎驾殿”,并命人进行装饰。洞口这幅壁画就是军中能工巧匠所制,叫做“八仙过海”,只是年代久远,图案已不再清晰。传说,谁要是分得清画中的八仙,谁就将在壁画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九仙。这幅壁画是由于水中的钙质从石缝中渗出,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凝集于石壁而形成的。

忠佑大王来到洞中以后,将全洞划分为五个区,这里是第一区,由众将士把手,称之为“银河景区”。请看对面那个石壁,有一只倒立的鸵鸟,它在表演特别的节目,为大家接风洗尘。

各位游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这样一个气势恢宏的大厅,您看那面垂下来的石钟乳,就像纤细的手指,所以我们又叫它“千指森林”。在这千指森林里面,生活着一只亿年金龟,一只万年玉猫,和一只睡态可椈的小精灵。各位游客,看谁能最先找出这三件宝贝?如果您找到了,您将有机会从附近的石缝中找到一件奖品。

现在请大家向看,这面烟熏火燎,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一座酿酒坊,士卒们用山的野果酿酒,但人多酒少,怎么喝呢?别急,这个答案等我们游到银河深处自然会明白的。

再请看对面的岩壁,那只小天使多可爱,它在干什么呢?大家可以先猜猜看,呆会您就会恍然大悟的。

各位游客,这是一片“相思林”。那是一棵巨大的相思树,忠佑大王常常来到相思树底下,触动情思,泪水再也忍不住,潸潸而下,惹得众将士也一起跟着流泪。是啊,在那时,谁愿意离故土,舍亲人啊?我们现在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里,是多么的幸福啊……这片“相思林”就是以相思之泪浇灌而成,有人的相思泪现在还在滴呢!在洞外的神仙河谷,还有奇特的“连理枝”,两棵树的两根枝条在距离地面两米高的地方硬是长到一起,对接无痕,大概是人间真爱感动苍,才会有如此的杰作!

好,各位游客,刚才我们看到了“相思林”和“相思泪”,如果有幸,您还将听到“相思曲”。着一片片的石钟乳,能演奏出情意绵绵、凄婉动人的相思之音,不过,为保护这奇特的石钟乳,景区规定,只有国家级音乐大师在景区办理手续才能演奏的。

这里是一处古栈道,在地质学讲,是岩石经水的冲击和溶蚀而形成的沟槽。

游客们,刚才我们在欣赏“酿酒坊”时留下了一个问题,人多酒少,怎么喝呢?您看这,一定一清二楚了。这就是一道永不断流的酒泉。喝了此酒,孩童增智,老人延寿,女士美容,男士成功。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