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做的是红花蒸乳鸽,黎少爷消气了尝尝看,我来时经过一片梅林,那里的梅花还开着,采了几枝来给你看,都是带花苞的,你这屋子暖和,今天夜里应当就全开了。”
“滚。”
“那我走了,明日再来。”
第三日,季胥依旧来了,将药膳搁在案上,黎权业也不似第一日时,挑剔咸淡来为难人,反倒在帐中睡着,没有话说。
茂财倒是盼着她来,说:
“女娘做的那红花蒸乳鸽真好吃,昨儿夜里那魔王叫我倒了泔水桶里去,我看着怪可惜的,就到灶上热了来吃,那滋味真是从未尝过的,感觉身上也更有力气了,说明你这药膳是有用的,我问了府上的郎中,说是没病也吃得,就当是保养了。”
最后几句话是悄悄说的,不敢令里面的人听去,否则更要赶了季胥去。
“你吃的好就好,也算是没白费心。”
季胥道。
第四日时,她将屋子里谢了的红梅拿走了,换上了新摘的来插瓶,依旧将午膳放在案上,劝了帐中两句。
“滚。”
他还是那样子。
一连去了十天,除了头一天,黎权业为了挑她,吃了两口咸淡,后来她做的这些午膳,一口没吃,都是放到夜里让倒了,茂财茂名吃的。
好事是他们两个的气色看着更好了,不像从前似的被磨的没有神采,脸色暗黄。
“夫人的意思是,日后就不必天天来了,也许你是外头雇的,又是关外来的,少爷不肯吃你做的午膳,早膳、晚膳倒还能进一点,也许换回原先的厨夫做午膳,他反而多少还吃一点,而不是像这阵子似的,一概不碰。
你两日后再来一次吧,于少爷倒还更好,这两日他若肯吃午膳,两日后独独不肯吃你做的,这法子也就罢了,日后都不必再来了。”
丫头替庾氏和季胥传话道。
这倒是因她而不肯吃了,季胥一时后悔那日将话说直了,对他们这样的五陵子弟,应该更圆滑奉承些才是。
陪了十日工夫,也没能将事做成,就剩两天后唯一的机会了,她心里也直打鼓。
不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还是想尽力一试。
这两日在家里,只见她仍旧在屋子里读《黄帝内经》,这是从前淘的旧书,暇时一直在读的,读到一句话,又将那郎中的药方翻出来看了。
后来买回一具牛鞭,并一块羊肉,用来炖汤,这药方上的补药自不必说,也抓了些回家。
这些时日在黎家做的药膳,除了第一日雀仁粳米粥,后头做的,都是先在家里试过一遍的。
毕竟搭着药的菜馔,她也是第一次尝试,不想被挑出毛病来,自然得先试过了,方有把握做的尽善尽美。
这牛鞭羊肉汤炖的满屋子香气,牛鞭处理得当,也不腥气了。
等到酥烂时,她先盛了一碗来喝,药味不显,汤味浓厚,咸淡也适中,两日后做了给那魔王吃,口味想必是没的挑了。
唯独怎么才能令他吃进去,这是个难事。
只听外头一片响,是田氏收摊,接了下蒙学的妹妹们回来了。
一并来的还有别人,只见是四个穿锦佩玉,花团锦簇的五陵小子弟,个个在门口下了马车,田氏引了他们进院子,笑盈盈说:
“进来呀,你们是小珠的同窗,我给你们拿果子吃。”
他们这群萝卜头一路进来,站站停停的,为首的黎富业作揖道:
“叨扰了。”
他们这四个,并季珠,是被选中在春祭时合唱《大风歌》的,单独都唱的很好,只是合唱还不过关。
范书师命他们今日下学后在一处演习,做签给他们抽,抽中的是在季珠家里演习,这不,都来了。
门口停的是各家的马车,这巷子都不一般了。
“都怪范书师,非得抽签,到我家去,就是在偏院里练习,也好过挤在这处呀。”
他们还没见过这么小的院子,一眼就能看到头,这会子脱了鞋,竹榻踩着还咯吱咯吱作响。
坐在褥席上时,王昌悄悄向黎富业嘀咕道。
黎富业倒很安分,不似在黎家出钱建的蒙学里那样不羁,出门在外懂得守礼数了,不能丢了黎家的脸。
况他的心变了,他觉着这里也挺好的,院子里扎了秋千,房子虽小,却也暖和,这里还摆了炭炉子,季珠还懂得拨炭。
黎富业指着案上的纺车问:“这个是什么?”
“是纺车,纺线用的。”季珠道。
黎富业有趣的转了两下,“这些又是什么?怪好玩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