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酒剑情> 第二十八章 龙兴寺遇朱重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龙兴寺遇朱重八(1 / 2)

濠州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有一寺院,原为於皇寺,始建于北宋年间,金人占领中原,一度被拆毁。后元代兵荒马乱时,被躲避兵乱的僧人重建,更名曰龙兴寺。龙兴寺初建之时,规模宏大,占地千亩,向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寺由中都名匠营建,雕刻精细,规制宏传,颇有“梵刹西连万岁山,梵王宫殿屹浮寰。”之势。传闻,本来天下各大寺院的四大天王都是“顶天立地”的站姿,唯独龙兴寺是首坐,后天下寺院纷纷仿建,只因龙兴寺出了真龙。

侯进离开唐门后,一路向东北方向行走月余,方才来到皖地区的一个小县城濠州城。一路经过,到处都是饿殍遍野,百姓颠沛流离,哀嚎连连,有甚者易子而食都司空见惯。元代统治者将天下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以天下汉人为刍狗,肆意屠戮,苛捐杂税徭役繁重,以至汉人百姓有倒悬之急,饱受涂炭之苦。元末顺帝尤甚,恣意抓捕壮丁做苦力,匠人都被拿去军中,留下老弱病残自生自灭。天下英雄愤懑元军的残暴统治,纷纷揭竿而起,誓要将凶残的元军赶出中原地区。一时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盗贼横行无忌,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侯进来到濠州县城,可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到了。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片风声鹤唳,前逢堕珥,后有遗簪。街道变为丘墟,沃田沦为荒塚。夕阳惨淡,几点青磷照野,臭气薰蒸河畔。逃难的百姓纷纷倒在地上,捱捱挤挤,眼神空洞,神色木然,老的卧地不起,奄奄一息,显然是极度饥饿,多日未曾进食,不时还有哭爹喊娘的抽泣声,甚是凄厉。哭啼啼抱儿挈女的男女,慌慌张张……这一幕幕不断出现在侯进眼前,侯进百感交集,心里憎恨起元军来。可眼下为了寻找莺儿,侯进也顾不了那么多,况且,现在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也改变不了什么。

连日赶路,风餐露宿,好不容易来到一座县城,本想休整一下,可眼前的这一切,让侯进不禁悲从心来。感觉有些乏了,腹中空空,于是乎,侯进停下来脚步,找了一处还算干净的地方,席地而坐。拿出包裹中的干粮,咬了一口,掏出腰间的酒葫芦,小抿了一口,这才感觉舒服了一点儿。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蓬头垢面,身上满是泥土,还有一些异味儿,面带菜色的孩童走到侯进面前,眼睛直楞楞地看着侯进手里的干粮,口水都流了出来。

侯进一愣,问道:“你想吃?”

孩童不答,只是如鸡啄米一般不停地点头。

看着满面菜色,骨瘦嶙峋的孩童那渴望的眼神,侯进于心不忍,将手中的干粮递给孩童,道:“给你,吃吧!”

孩童伸手拿起手中的干粮,狼吞虎噎,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险些还噎着。不给还好,这一下子起了蝴蝶效应,饥饿的人群纷纷向侯进奔涌过来,如同饿狼一样的看着侯进,有甚者直接伸出脏兮兮的手去掏侯进的包袱。

侯进微微一皱眉,伸手打开伸过来的脏手,大声喝道:“干什么?干什么?不要抢。”

可饥饿的难民充耳不闻,依旧伸手来抢侯进的包裹,不禁如此,还有源源不断的难民向侯进围拢过来,看着架势,是要把侯进生吞活剥了。

侯进无奈,运起阴阳五行功,顿时一股气流从侯进体内冲出,将抢自己包裹的难民荡开,跌坐在地上。人们见势,这才静了下来,再没人敢乱来,不过眼睛都紧紧地看着侯进。

侯进提起一口气,大喝道:“不要抢,我这里还有一些吃的,给你们。”说着,侯进拿下背后的包袱,拿出一些干粮来,分发给了一些饥民。不一会儿,鼓鼓囊囊的包裹变得干瘪起来。看着还有很多饥民盯着自己,侯进索性打开包裹,抖了抖,空空如也。没有分到吃的的饥民,原本充满希冀的眼神黯淡下来,这才纷纷走开。原本如同香饽饽的侯进,周身再没有饥民围着了。

侯进摇了摇头,无奈的苦笑着。随身带的吃的都给了饥民,自己依旧腹中空空。饥肠辘转,咕咕地叫着,正在抗议。于是起身,往前面走去,来到一座山林,向打点野兔獐子什么的来充饥。可这兵荒马乱的,别说一只兔子,就是连一只鸟都没有。侯进颇感无奈,一路向前,下了山去,来到山脚下,一块石碑伫立在路旁,上书:日精峰。侯进又走了一段路,总算没有想之前一样,到处都是饥民。不远处,一座寺庙映入侯进眼帘,心下一喜,加快脚步,向寺院跑去。

来到寺庙门前,侯进抬头一看,寺院大门上方正中央有块牌匾,上书:龙兴寺。侯进又看了看周围,发现寺庙颇为残破,也没有什么人来敬香火。不过,说来也是,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人们朝不保夕,谁还能顾得上来敬神拜佛呢?寺院大门虚掩着,侯进向里面瞄了一眼,却一个大和尚都没看到。

侯进伸手敲了敲门,沉声喊道:“里面有人吗?天色已晚,在下求借一宿。”等了半天,里面却是无人应答,侯进又喊了几次,依旧如此。正想抬手推门走进去,一个人影却是打开了寺门,手上提着一盏灯笼。借着微弱的灯光,侯进看清了来人,是一个年纪有些大了的老和尚。老和尚面容枯槁,满脸的皱褶,没有什么精神,脚步还有些颤颤巍巍,伸出头来,想努力看清侯进的模样。

老和尚双手合十,唱了声:“阿弥陀佛。”

侯进见状,仿老和尚模样,道:“大师,晚生有礼了。晚生从昆仑山来,现天色已晚,路过宝寺,欲求借一宿,还望大师行个方便。”

老和尚看清了面前的人,是一个俊俏的后生,听明侯进来意,再次唱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施主,里面请。”说罢,老和尚前头带路,转身往里走,侯进跟在后面,入得寺院内。

侯进四处张望,看着寺院内的景象。院内也还算收拾的干净,没有什么杂草,树叶也被打扫到一旁堆积起来。但由于年久失修,有些佛像已经毁坏。倾轧的香炉,散珠红香冒着袅袅青烟。只是庙宇有些倾倒,还透着风。除了老和尚外,再也没见到有其他的出家僧人出来。看着如此冷清的龙兴寺,侯进心中不免感叹道:“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侯进问老和尚:“大师,贵寺为何如此破败冷清?不见有其他僧人?”

老和尚叹了口气,摇摇头,一股无奈感油然面上,道:“阿弥陀佛。施主有所不知,元人残暴,以至黎民清苦,食不果腹,楼室十去九空。因之,缺少香油钱,已很久无人来参禅拜佛。原本敝寺僧人甚众,为躲避祸乱,都逃了。老衲年老体弱,腿脚不便,便留在寺中,只有一徒相伴。”说罢,老和尚喊道:“重八,有施主来访,你且收拾一间禅房与施主,再去背些斋饭。”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应道:“是,师傅,弟子这就去。”

约莫过了一炷香时分,一个年轻的大和尚走了出来,对老和尚道:“师父,弟子按照您的吩咐,禅房和斋饭已经备好。”

老和尚双手合十,对侯进道:“施主,且随重八去用斋,老衲有些困乏了,失陪。”说完,老和尚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离开了。

侯进对老和尚施了一礼,这才回过头来,打量了下年轻的大和尚。但见大和尚身长七尺有余,姿容雄伟,,奇骨贯顶,地阁方圆,耳垂肥厚,鼻准肥大,最具特点的时那一双细长的眼眸,眼尾尖小并收敛上翘,眼珠之乌珠圆大而有光彩,透射真光,一身打满补丁的破烂僧衣也掩盖不了大和尚的气势。侯进微微一惊,心道:“想不到,这座小庙竟然还有如此姿容伟岸之人,怎就甘愿在这里做和尚呢?”

那叫重八的和尚双手合十,微微施了一礼,对侯进道:“阿弥陀佛,施主且随小僧前去用斋。”说罢,重八在前面带路。

侯进亦是双手合十,道:“有劳师傅了。”

不一会儿,二人通过走道,来到一间禅房。重八道了声:“施主,且慢用,重八就在隔壁,施主有何要求,唤重八一声即可。”

侯进见重八模样,根据自己在书中看相所学,认为这个大和尚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只是不明白为何会甘当寂寞,委身在这座小寺院中。于是,想结识下重八,道:“重八师傅,用过膳否?”

重八答道:“未曾!不过已备好。”

侯进道:“重八师傅,不如坐下来,与某一起用膳,如何?”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