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杜撰历史> 79 肖识霖0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9 肖识霖02(1 / 1)

“将军说的是,......或者,......”对于孙振的刻薄言辞,葛慎一点也不在意,当年英山战斗最激烈之时,林赞一天八封的求援书信都不曾打动过他,可见定力之深厚,又怎么会被区区的几句话激怒,但不生气归不生气,却并不代表不会反击,葛慎眉头一扬,说道:“既然将军担心吕氏后党先发制人,不如咱们先发制人,立刻封锁城门,没有大公子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你!......”孙振被葛慎噎的说不出话,在当初肖知善的设计中,一旦确定吕氏后党有先发制人的行为,的确有这样的反制措施,然后调禁军两卫策应,等待肖识虎率领北地兵马救援,这是万不得已的对策,而御林军则是这个对策中第一个亮出刀枪的。

作为御林军都统制,孙振知道自己在京城中的分量,同时,作为御林军都统制,孙振也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制约着自己,就像肖知善,他虽然让自己统制御林军,却也把史经武放在了海州都统制的位置上,因此,他必须要表现的忠勇无比,才能消除肖氏一门的猜疑,但同时,又不能做出任何实际意义上的举动,以免得罪了吕氏后党,因为吕氏后党同样制约着他,所以孙振才表现的如此激进,对葛慎缓缓图之的方法大加指责,不屑一顾,但当葛慎话锋一转,把一个表现忠勇的机会送到面前时,又把他吓的心惊肉跳,怔怔的说道:“葛大人,你这可是让大公子造反呀!”

“造反!”肖识霖被这个词汇吓蒙了,眼前突然浮现出很多年前,赵光初被腰斩弃市的情形,赵光初的双腿和屁股被巨大的铡刀切断,但并没有死,而是拖着剩余的身体,在地上爬行,......他也是被扣上了造反的罪名。

“大哥!”孙振看着肖识霖脸上的恐惧,心里有了底,慷慨的说道:“御林军就在兄弟手中掌握,只要大哥一句话,兄弟立刻就去封锁城门,索性在派出一队兵士,将吕氏后党全数拿下,只是御林军的差事历来都有成例,若是贸然间封锁城门,必将引起军心哗变,京城百姓人心惶惶,倘若有人趁机落井下石,诬告咱们造反,......不是兄弟舍不得这一身皮肉,实在是担心给岳丈带来灾祸。”

“将军所言甚是,是老夫思虑不周,说话鲁莽了。”葛慎淡淡的说着,用一丝自责替孙振解围,自从英山之战后,葛慎先在牢里受苦,接着又突然高居要职,这样的大起大落,也许在别人看来是天降大任的舍我其谁,也许是绝路逢生的柳暗花明,但在亲身经历者葛慎看来,不过是一次从火热油锅到冰冻地窖的折磨,他觉的自己就像是一个面团,被肖知善捏在手里,揉圆了摔扁,揉圆了摔扁,揉圆了摔扁,......

葛慎了解孙振的处境,知道他不过是想以自己为载具,标榜出他的忠勇,葛慎无意揭穿孙振,只是反感他拿自己当载具,所以才给孙振出了这么一个难题,然后又亲自为他解围,希望他以此为戒,保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高尚情操。

“大公子,事已至此,也许除了葛大人说的办法,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田明咬着牙,一字一字的说道。

“造反,那,那怎么行!”肖识霖被巨大的心理阴影笼罩着,他不想造反,他只是想救出父亲,然后耐心的等待着,等到父亲老去的那一天,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接过父亲手里的权力,从此后执掌天下,安享富贵荣华。

“不是造反,只是封锁城门。”田明严肃的提醒肖识霖,目光威严的扫过众人,竟有几分肖知善的风采,说道:“太师乃是百官之首,率领群臣操持政务,不论军政民事,都日夜操劳,不曾有丝毫轻慢,如今突然不见行踪,朝廷里一片混乱,我等六部尚书,从朝廷社稷的大局着想,为了防止歹人趁机作乱,联名调动御林军,加强京城戒备,所有官员百姓,非奉六部尚书之命,任何人不得出入京城。”

“让吕氏后党内外不得相通!”对于田明的提议,史经国心领神会,附和着说道:“不论囚禁太师是否与太后有关,只要牢牢的将吕氏后党的人拴在京城内,使他们无法调动城外的禁军,他们就无法逼迫咱们就范,......若只是朝堂争执,局面也未必就会对他们有利。”

“两位大人!”孙振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表情凝重的说道:“封锁城门绝非小事,倘若城外的禁军士兵趁机作乱,这份责任谁能担当的起,况且就算封锁城门,也无法做到使吕氏后党内外不得相通,只要有人用一只利箭,将消息射出城外,仍然可以调动城外的兵马。”

“所以,这几日就要格外辛苦将军了。”田明提高了声音,用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看着孙振,说道:“将军所说的这些,都是不得不防的手段,请将军除了加强城门守卫之外,另外调遣一队士兵,守在吕氏后党重要成员的府宅外,任何进出的人,包括那些买菜的丫鬟仆人,都要牢牢盯住。”

“这个,......”孙振被呛的说不出话来,他不想第一个跳出来与吕氏后党为敌,因为前路难测,在这场肖知善与太后的争斗中,肖知善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两人打成平手,而他如果第一个跳出来舞动刀枪,万一出现后两种情况,对他而言,其实都是输了。

“大人,末将也想如此,只是手下人手不足,御林军虽有万人,但一半驻扎在城外的御林,末将手下只有半数的兵士,还要分守四门,拱卫皇宫,本已捉襟见肘,若是再要拨出一队兵士来,只恐别处会出现差错。”孙振搪塞着,现在的肖知善已经明显处于不利的局面,他又怎么能够不留后路的把全部希望压在肖氏一门的身上。

“无妨!”田明在心里冷笑着,说道:“将军只要盯紧了吕氏后党,城里城外还有谁敢犯上作乱。”这是当初孙祖苗惯于玩弄的把戏,见利益就上,见危险就躲,因此虽然后来官至宰相,却成不了肖知善一样可以独掌朝政,只手遮天的人物,就是因为缺少担当。

现在孙振又把这一套搬出来,田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知道他肯定会百般推诿,但只要把他的种种借口顶回去,他就必须乖乖的派兵,尽管他会在暗中使些小手段,达到出工不出力的目的,但这不要紧,只要御林军封锁了城门,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态,表明御林军坚定的站在肖知善一边,给吕氏后党造成压力。

“只要能救出父亲,就按田大人说的办吧!”在田明解释了造反与封锁城门的区别,史经国简要的陈述了封锁城门的好处之后,肖识霖也从巨大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大哥!岳丈对我恩重如山,只要能救出岳丈,兄弟愿意上刀山,下火海,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敢有半句推脱。”肖识霖决定性的话语提醒了孙振,不论田明多么的足智多谋,但事情的决定权却在肖识霖手里,说道:“只是田大人的方法实在过于激进,常言说,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兄弟担心,一旦兄弟派兵包围了吕涟的府宅,吕氏后党就会铤而走险,万一伤到岳丈,兄弟毕定会愧疚一生!”

“这,这,我也有此担心?”肖识霖又有些动摇了。

“大公子!太师已经被囚禁,性命悬于他人一念之间,若是不能立刻做出应对之策,使他人有所顾忌,才是将太师往绝路上逼!”田明急迫的说道。

“田大人说的是,不过家父的性命,......”肖识霖并不是傻子,他知道父亲已经成了别人手上的囚徒,自己的任何举动,都有可能对父亲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他只是不能准确的判断出,哪一种方法才能确保父亲平安无恙。

“大公子!田大人所言,实在是解决目前困局的良方。”史经国站起来,面色和蔼的说道:“皇上是少年人心性,血气方刚,心性浮躁,贸然做出囚禁太师的举动,也并非不合逻辑,臣所担心的是有人借题发挥,借机生难,因此,田大人想调动御林军,绝不是想激怒皇上,陷太师于危难,而是冲着那些别有用心的宵小之辈,而这些宵小之辈之所以不敢光明正大的动手,就是因为实力不济,因此,田大人才要示之以强,而取之以弱,示之以急,而图之以缓,如此,不仅可震慑那些宵小之辈,更能维护太师的安全。”

“示之以强,取之以弱,示之以急,图之以缓!”肖识霖困难的下着决心,他并没有完全听懂史经国的话,也不完全明白强、弱、急、缓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在紧张气氛的影响下,总觉的自己该做点什么。

“如此,就请葛大人以兵部的名义,授予孙将军封锁城门,严禁内外之权。”趁着肖识霖态度变化,史经国趁热打铁,让葛慎以兵部的名义,出具公文,用以堵住孙振强词夺理般的借口,尽快封锁京城。

“以兵部名义书写公文,葛某责无旁贷!”葛慎坐直身体,他在官场中历练了几十年,早就没了年轻人的急躁,不紧不慢的说道:“只是按照朝廷惯例,兵部的公文要加盖太师的印信才能施行天下,如今太师被囚,倘若加盖太师的印信,肯定难以服众,毕竟吕涟本人就是兵部的侍郎,但若不加盖太师的印信,又该如何服众?”

“无需顾虑这些,这份公文只是给孙将军的手续,......”史经国说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