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水漫泗州城> 第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 一(1 / 1)

第七十九章兵临城下

书接上章。

话说征南兵马副元帅、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在兵伐朱家庄之战中吃了败仗后,逃到泗州府。因怕朱家庄人马乘胜围攻泗州城,给京城上了奏折,不知朝廷何时派遣二路人马?迫不得已,许显纯以假尚方宝剑,急调淮阴、滁州、宿州、徐州、海州五府人马,前来泗州护城。

首先到达泗州府的,乃是淮阴知府刘丙仁、指挥使贾洪柱,携同贾兴旺、潘正凡、李应才、王春平、吴正超五名主将,以及三千五百人马。许显纯、周应秋、魏良卿经过一番商量,暂且安排淮阴人马,在泗州卫所庭院内安营扎寨。

翌日上午,知府周应秋、指挥使魏良卿,陪许显纯、关尚卿、乔中华、刘丙仁、贾洪柱,在府衙大堂内品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商议防守城池之事,不觉已到傍晌时分。

就在这时,守门卫兵匆匆跨进府衙大堂,距离文书案一丈左右止住脚步,打个千:“启禀许大人、周知府、魏指挥使和各位贵客,衙门外半里处有一支人马,正向府衙而来,具体是哪路人马,尚不清楚。”

众人听报,为之一振,知府周应秋目光停留在卫兵的脸上,迫不及待问:“那路人马距离府衙有多远?”

“回知府大人话,他们的前队距离府衙仅有半里左右。”卫兵如实回答。

许显纯站起身,向在坐的做个手势:“不管是哪路援兵,来者便是客;不可怠慢,立即出去迎接。”

随着许显纯的手势,在坐的纷纷站起身,离开文书案,簇拥着许显纯向衙门外走去。当他们到衙门外,那支人马的前队,距离府衙前仅有二十多丈远。顺眼望去,对方的轮廓已看得很清晰。

知府周应秋满面春风,指着前边的马队说:“那是滁州府的人马。呶!前边带队的乃是我们府衙的张师爷,他身旁的几位,虽然面生,看他们的顶盔贯甲的样子,乃是领队的主将。”

许显纯、魏良卿、刘丙仁、贾洪柱、关尚卿、乔中华等人见此,无不惊喜交集,有点情不自禁、飘飘然的表情。而且,不时的指指点点,说一两句赞叹的话。

原来,向府衙前行走的那支人马,正是张师爷持假尚方宝剑去安徽滁州府所调动的队伍,由滁州卫所指挥使韩宁亲自率领三千人马、以及四名主将,在泗州府衙张师爷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前来泗州城。

进城后,因街道宽敞,由原先的双队,并成四队同行,马队、步兵相隔开来,如此更显得英姿飒爽,耀武扬威。而张师爷、指挥使韩宁和四名主将,并驾齐驱,信马由缰,不紧不慢,一边走一边谈笑风生,指指点点。由张师爷向韩宁和四名主将,介绍泗州城的起源和名人趣事。

当他们距离府衙前几十丈之遥时,却见衙门前一班官模官样的人站在那里指手画脚。指挥使韩宁观望一会,指着府衙前问张师爷:“请问师爷,那几个当官模样的人是谁呀?能预先介绍一下?心里也有个底码。”

“嗯,好的!”张师爷点点头,顺势望了一会,他们与衙门口的距离已越缩越短,对方的嘴脸也看得清楚。只见张师爷指着府衙前一班人说,“呶!那当中高个子,便是京城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大人。对了,还有几位面生,不知何许人?等到近前向您一一介绍。”

又行了一会,他们距离府衙前仅有几丈远。只听许显纯迫不及待,提高嗓门喊道:“张师爷,你可把人马调来了?可急坏老夫了。”

“许大人急躁什么?张某没有丝毫的耽搁,与滁州知府韦林交涉完毕,便调动卫所人马,马不停蹄向泗州赶来。”张师爷边说边与随从滚鞍下马,将手中将绳交给随从。

与此同时,指挥使韩宁和四名主将,也滚鞍下马,将手中缰绳交给随从。与张师爷向衙门口走来。后面的骑兵和步兵,也陆续跟上来,自行排好队列。

须臾间,张师爷领着韩宁和几名将领已来到近前,张师爷向几人做个手势:“不可怠慢,速给许大人行礼跪安。”说着,自己先行单膝跪地,取下肩头尚方宝剑,双手捧着,“大人,下官已调来滁州府人马,特此交差。尚方宝剑在此,请大人接纳。”

“好!很好!许某感谢你出使滁州,调来人马,功不可没。”许显纯伸出双手接过尚方宝剑,将它交给侍卫姚岚平。

与此同时,滁州指挥使韩宁与几名主将,见张师爷下跪,不约而同跪下来,抱拳当胸:“我等叩拜许大人,祝许大人身体安康。”

“好好好!诸位鞍马劳顿,辛苦你们了,都起来说话。”许显纯做个手势,那张皱纹纵横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谢大人!”韩宁和几名将领道一声谢,从地上爬起来。

这时,淮阴指挥使贾洪柱将刘丙仁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刘知府,许大人哪来这么多尚方宝剑?京师御林军出师南征,九千岁仅能给他们一把尚方宝剑,不会有许多的,是否是姓许的违背朝廷,在弄虚作假?”

“本府也一直怀疑这件事蹊跷。”刘丙仁附和着,一脸质疑之色,“看来,去宿州、徐州和海州的信使,一定也各持一把尚方宝剑。不然,他们空口说白话,是调不来各路人马的。难道他们瞒天过海,以假充真?”

“有可能,知府大人,如果我们上当受骗,是否要给九千岁上奏,弹劾姓许的?”指挥使贾洪柱提出自己的意见。

刘丙仁听后,摇了摇头:“暂时不能给九千岁上奏,等几天再说,看朱家庄那边有何动静。有机会再派名心腹,暗地里去朱家庄打探一下情况,看家父和田元帅是否真的像他们所说,为朝廷捐躯赴难?”

“也好!”贾洪柱点了点头,一脸忧愁之色,“贾某担心淮阴城的安危。说实在的,以五百名兵将守城,是冒多大的风险?一旦朱家庄人马得知我们来泗州,而淮阴城空虚,不要说派万马大队,就是派几千人马进攻淮阴城,淮阴城便会大难临头,被敌军唾手可得。到那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嗯,你说得也是。”刘丙仁沉思一会,“先等几天再说,如果形势不妙,我们开溜,人不知、鬼不觉将人马拉回淮阴城去。”

“就这么办。”贾洪柱点了头,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就在刘丙仁和贾洪柱低声交谈之际,许显纯转过脸向他俩打着招呼:“刘知府、贾指挥使,你们在那里嘀咕什么?过来!过来!过来一下。”

“来啦!来啦!”刘丙仁、贾洪柱应承着,迈步走过来。到了近前,刘丙仁赔着笑脸,“许大人有何吩咐?”

“噢!情况是这样的。”许显纯微微一笑,指着滁州指挥使和四名主将说,“你们同为朝廷干事,估计你们互相都不认识;借此机会,你们彼此认识一下,以后在一起也有个称呼。”

“大人说得对,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刘丙仁拱手附和。

接下来,许显纯冲张师爷做个手势:“张师爷,请将滁州指挥使和几名将领给我们这里几位介绍一下,彼此熟悉熟悉。”

“好的,下官听令”张师爷报一下拳,指着滁州几位介绍说,“这位乃是滁州卫所指挥使韩宁,勇冠三军,功夫十分了得,使一杆丈八蛇矛枪。这位叫**达,使一杆梅花枪,功夫浑厚,能与三国时的张飞相媲美;江湖上给他送一个绰号,叫望天吼。这位叫胡庸,使一对三节棍,人称金毛鼠。这位叫孙启汉,使一对铜锤,因他轻功极佳,飞檐走壁、上房攀树,是他的拿手好戏;所以,江湖上给他送一个绰号,叫飞天蜈蚣。这一位叫陈沧海,使一杆方天画戟,臂力超群,论他的武功,不亚于三国时的吕布;他的绰号叫九头虫。”

“噢!幸会!幸会!有你们这班骁勇善战的将领来泗州守城,许某放心,高枕无忧。”许显纯打量滁州卫所指挥使和几名主将一会,脸上布满笑容。片刻,转过脸冲周应秋说,“周知府,你将我们在场的几位给韩指挥使他们介绍一下。”

“下官遵令!”周应秋指着许显纯说,“这位大名鼎鼎的许大人,九千岁身边的重臣,你们已经叩拜过,用不着在下介绍。我呢,来个毛遂自荐,自我介绍一下。在下姓周,名应秋,乃是泗州府衙的知府。”

“我等叩见知府大人,有关您的大名,我们早有耳闻,今日相识,三生有幸。”韩宁、**达、胡庸、孙启汉、陈沧海异口同声,抱拳施礼。

“好啦!自我介绍完毕,再介绍其他人。”周应秋笑容满面,指着魏良卿介绍说,“这位乃是泗州卫所指挥使魏良卿,当今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九千岁的亲侄子。他远离京城,来泗州做指挥使,确实委屈了他。”

“我等叩见魏指挥使,今天能认识您,是我们的荣幸。”韩宁、**达、胡庸、孙启汉、吴正超抱拳当胸,恭恭敬敬行礼。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