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第九章
第四节(244)
畅游世界最低极——死海
寻踪基督创始人——耶稣
张翰东分队自环球科学考察近三个月来,目的就是寻找外星人大壮。没想到今天终于听到了他的声音。高兴之际,便挂通了总部的电话。赵睿团长也为之兴奋,他说:“看来我们同活着的外星人真正地联系上了,这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啊!原本打算一年时间周游世界,想不到三个月就有了头绪。另外,我也告诉你个喜讯,总部回到西昌后,你们在黑竹沟带回来的翼龙蛋至今还是没能孵化出来,但飞碟外皮材料已仿造成功,现在已经开始动手制作我们地球人的飞碟,预计你们环球回来,就要正式试飞了。”最后他还嘱咐,对其他分队要加强联系,一定要完成好这次环球科考任务。
艾利克斯又劝张翰东,不如让其他队的队员们都知道这个消息,赵晓敏随之就为他逐个挂了电话。伊顿接了电话说:“我们二分队也在伊拉克境内的北部城市苏摩尔。自6月25日从蓝毗尼分手后,先后到了印度河上游即‘人间乐土的克什米尔河谷’,穿过巴基斯坦北部伊斯兰堡、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经过伊朗的德黑兰,昨天来到了伊拉克的摩苏尔。明天想去叙利亚和约旦边境,浏览这里‘嵌在石壁上的玫瑰古城’,然后考察一下大马士革,那可能是古老飞机场的遗址。然后再去约旦首都安曼。”张翰东说:“那就商定大后天到安曼会合,一起到耶路撒冷。”
他们同王自治分队也通了电话,他们正走在去麦地那的路上。听到二分队的时间安排,他们也同意后天在安曼汇合,同去耶路撒冷。
约旦哈希姆王国,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约旦基本是一个内陆国家,亚喀巴湾是唯一的出口。王自治分队就是从红海岸边由陆路改为乘船,经亚喀巴湾在约旦最南部的亚喀巴登陆,然后再进入约旦。
他们是科考团中最先到达约旦的。亚喀巴城地处约旦最南端,红海的最北端,是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处。亚喀巴城历史悠久,伊斯兰教兴起时,该城成为叙利亚、埃及等地区穆斯林前往麦加朝圣的汇合地和重要贸易中心。亚喀巴城两面环山,地势险峻,形成天然屏障。这里距首都安曼340公里,交通非常方便。王自治率队员们来到了首都,就首先浏览了安曼的市容。
安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城,坐落在七个山头之上。著名的有安曼山、侯赛因山等,最高海拔918米。安曼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城市整洁,管理有序。是有着众多古迹与现代化建筑熔在一体的城市。如故罗马剧场、拉格丹皇宫、阿卜杜拉国王清真寺等等。约旦虽然80%国土为沙漠所覆盖,但却是一块人类文明的沃土。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发祥地,是宗教圣地最集中的地方,遍布着三大教的先知、使者和圣徒的足迹。被近代的历史学者称为“世界历史的博物馆”。
王自治分队在安曼游逛了一下午,晚上才等来张翰东分队和伊顿分队。原来他们是乘火车从巴格达一起来的。这是科考队员们自蓝毗尼分手后,又一次全员聚会。一阵热烈的科考交流后,大家商定明天去游览不沉之海——死海,然后,共同去耶路撒冷。当天晚上伊拉克的工作人员就把他们的越野车开进了酒店,这样保证了科考队明天用车。
第二天清晨,约旦政府的有关部门派来了先导车和导游,第一站就拉到了佩特拉参观。佩特拉为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距首都安曼约260公里。至今仍保留着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存。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上雕凿了很多建筑物,逐渐形成了一座风格独特的石头城。因当地的岩石多为褐红色,在朝阳和夕阳的映照下格外迷人。故佩特拉享有“玫瑰城的美誉。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克的山峡,深约60多米。这条天然通道婉蜓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向导说:“这就是‘圣经’中称为菏尔的要塞。”
大家随着向导深入要塞,这里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峡,则是另一番壮观——让世人惊叹的建筑呈现在眼前:高约40米、宽约35米的雄伟石柱,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是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过来这座名叫卡兹尼的建筑,西克峡豁然开朗,伸向约两公里宽的大峡谷。可惜,隐没于大峡谷中的城市,尽管被悬崖峭壁所环抱,形成天然的城墙,早已消失。
据说这里居住着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约公元前6世纪,他们从阿拉伯半岛移进这里,因这里曾是亚洲和阿拉伯去欧洲的主要商道,到公元前3世纪这里成了纳巴泰人的首都。纳巴泰城蜚声于古代世界,昔日纳巴泰人的文字早已成了当代阿拉伯文字,至今仍在广泛使用;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建造了希腊式的圆形剧场等。公元4世纪的佩特拉,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几个世纪后,这里又再次兴旺起来。现在,在曾一度荣耀过的纳巴泰人的佩特拉废墟中,城堡的残骸依稀可辨。寂寞的峡谷悉数着曾有过辉煌,如今早已成为飞禽野兽的栖息地。
导游率领大家继续前往死海考察,法国地理学家莱.让,在路上介绍了死海的自然情况:
死海,位于约旦和以色列之间,是世界最低的湖泊。湖长67公里,宽18公里,面积81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22公尺,所以是陆地最低点,也称‘低级’、或‘世界的肚脐’。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深处380公尺,最深处湖床海拔-800公尺。又是最咸的湖,湖水盐度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盐分高达30%。地球上除吉布提的阿萨勒湖含盐水体名列榜首外,死海位居第二。
英国地质学家布特说:“死海最有趣和最独特之处,是记住它有四个400,即低于海平面400公尺,成为世界最低极;水深400公尺,成为最深的咸水湖;湖底有400公尺厚的盐沉积层;水中含有各种矿物质达400亿吨。从地质看,死海位于约旦—死海地沟的最底部,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据《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上帝毁灭的罪恶之城所多玛城与蛾摩拉城都沉没于死海南部水底。”
赵晓敏问王自治:“请问教授,死海是怎么形成的?”他说:“我是研究历史的,又不是研究地理的。”她又问:“那么历史上是怎么说的?”王自治想了想说:“我给你们讲一段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人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諭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务于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告诫离开村庄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头去看。鲁特按着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妻子好奇,偷偷地回过头望了一眼。转瞬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
艾晶接着说:“您的故事还没讲完呢?”王自治说:“鲁特的妻子因违背了上帝的告诫,立即便成了石人,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站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守望着死海。上帝还同时惩罚了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水喝,又没有淡水种庄稼。”张翰东见大家议论得很热闹,也插嘴说:“这不过是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个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源头含有众多矿物质的约旦河,流入死海后被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车队终于停在死海湖边,年轻人跃跃欲试要下水畅游一番。李大刚和秦乃正在车上就做好了下水的准备,布特教授急忙上去阻拦,他说:“我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在这里会游水不见得会浮水,不要以为死海水浮力大,只要人不沉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且不可噗通一声跳下去,要知道死海的水比大洋的水咸10倍,切忌动作过大而弄出水花溅进眼睛。因为海水浓度过大,哪怕有一小滴进入眼睛,都难受得要命;还有人不小心喝了一口,结果好几天胃里难受,想吐也吐不出来;另外,不经常赤脚的人偶尔走在岸边的鹅卵石上,每走一步都感到脚底下疼痛难忍。所以,下死海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老教授说得在理,然而,丝毫未减大家漂游死海的兴趣。大家纷纷穿上游泳裤、戴上太阳镜等一一准备完备,便朝海边走去。向导还一再嘱咐大家,要注意安全。并指点队员们一步步地往海的深处走去,在水齐腰深时再慢慢蹲下,然后头往后靠,脚往前伸,再把身子拉直,眼看着大家都漂浮起来。秦乃正是这里游泳水平很高的,他在为不会游泳的人示范,但一伸手身体就失去平衡,多亏他带有防护镜。向导说:“最好是轻轻地滑动手臂,比正常游泳的速度慢上十倍才行。”人们效仿果然奏效,毫不费劲儿地游动了起来。赵晓敏、艾晶和爱丽丝都把双手垫在头下面,仿佛在舒舒服服地睡觉。更有甚者如艾利克斯、吴昊等不但在海面上看报纸,而且嘴里还点燃支烟,优哉游哉地随破荡漾。
导游漂躺在湖面上说:“今天这里天气晴朗,所以碧波粼粼;而阴雨之时,则是远山依稀,雾雨弥漫,海天一色,朦朦胧胧。所以,死海总是给人一种迷离和神奇的感觉。”白敬文问:“向导,您能说说死海发生的故事好吗?”导游说:“据说公元70年,罗马军统帅狄杜包围了耶路撒冷,要处决几个俘虏,就把他们带上手铐脚镣投入死海。可是这些奴隶没有下沉,投了几次都是如此。当时狄杜以为有神灵在保佑,就赦免了这些奴隶。这个故事主要是讽刺侵略者的无知。”
赵晓敏问:“死海水将来会怎么样?”导游说:“肯定地说,是海枯石烂,死海的水在不断下降。”地质学家布特接过话题:“据1915年测量死海水面低于海平面387公尺,上个世纪末又经测量,已下降了13公尺。以此类推,早早晚晚还真得海枯石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面水补充不足,该地区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尽管周围100多个温泉昼夜不停地向死海供水,但难以抵偿长74公里、平均宽16公里死海水的自然蒸发量。”
导游说:“死海还有很多难解之谜,如除个别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不能生存。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资,成了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海边开设了十几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由于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对于健身美容有着特殊功效,所以早已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
死海漂游后,导游又把大家带到离这儿很近的山洞,过去曾在此发掘出‘死海古文书’。
1947年春,吉普赛人穆罕默德.德布在寻找遗失的山羊时,迷失了方向,山羊也没找到,可他却在死海附近的阿因.菲谢山洞,发现了许多粘土器皿的碎片和几处保存完好的储罐,罐中有用奇怪文字书写的卷轴。经考古学家多次发掘出了古代书的抄写本,并将它命名为“死海古文书”。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旧约圣书前几章的文本,这是2000多年前依照更为古老的原文抄写下来的。特别是关于索多姆与峨摩拉两城毁灭的记载,尤为引人注目。死海古文书大多是皮革、纸草,甚至是金属片写成。由于腐坏和氧化,故残缺不全。这浩如烟海的古卷,西方学术界称为当代最重大的发现。向导说:“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家博物馆,能看到当时在死海出土的古文书。车队从这里出发,只要半个小时就到了。
耶路撒冷,位于北纬31度47分,东京35度13分。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地处犹大山地南部的高原,包括橄榄山和瞭望山,介于地中海于死海之间。被誉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昔日圣殿的遗址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教也非常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两座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目前的耶路撒冷乃是一个纠葛和冲突较为强烈的城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层、不同文化,却同处一城;一城的东西两部分截然不同,发展水平悬殊。老城雅法门以西的西耶路撒冷是现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带;而老城极其东、北、南三面的东耶路撒冷则以巴勒斯坦为主。最为特别的地方是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包围着的耶路撒冷老城,其中又分为四个宗教与种族居住区:犹太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区和穆斯林区。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也是引起重大争议的宗教圣地均位于此处:包括犹太教的西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教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科考队驶入耶路撒冷后,首先从老城开始浏览各著名景点。奥玛清真寺位于哭墙边沿石阶而上便是,始建于公元前687年,这座金色圆顶的美丽建筑,堪称耶路撒冷的地标。不论你从任何角度远眺耶路撒冷,都能看点奥玛清真寺闪烁的金光。据说,这里是先知穆罕默德由天使引领升天之处。因此,被视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另一伟大的伊斯兰圣地。
对于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最神圣的地方,莫过于3千多年前所罗门所建造供奉“十诫”法柜的圣殿。历史上曾多次被摧毁,唯一仅存的只有外墙残垣。西墙原文之意为欧洲之墙,公元之初,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正是欧亚分界线。长久以来,流浪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墙前低声祈祷,为历史沧桑而悲恸,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哭墙。
哭墙高约20米、长50米,中间屏风相隔。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子必须带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备有纸帽供应。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手扶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历经千年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
阿喀萨清真寺与奥玛清真寺相望,是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和麦地那夜行跋涉到此所建,使之成为伊斯兰教又一圣地。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以东,即耶稣曾经布道的地方,周围遍种橄榄树,山丘下的克西马尼园中种有名为‘记忆’的迷迭香,旁边的克西马尼园教堂又叫苦闷大教堂,祭坛前的岩石传说是耶稣被出卖后,度过最后一夜的地方。
附近俄罗斯式的教堂建筑是圣玛丽神女教堂,旁有多米内斯弗列维特礼拜堂,上方有座升天教堂,听说至今留有耶稣升天的脚印,不远处的彼得涅斯特教堂里边有以44国文字写成的主祷文。站在橄榄山的高处远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橄榄山遍布基督教圣迹,因此,对犹太民族来说,此地亦是值得纪念的神圣之地。
科考队还观看了大屠杀纪念馆,当欧洲的犹太人历经纳粹屠杀,回到以色列建国之后,那些不可泯灭的民族沧桑,至今仍是以色列人心中永远的痛。大屠杀纪念馆正是为了纪念二战期间,死于德军集中营的六百万犹太人而建的,足以使参观者心悸动容。纪念馆前的每棵树下,几乎都立有写着名字的纪念碑,纪念馆旁还有专门登录死于鼠疫的犹太人名字及文件的研究中心。这些无不在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却以往的罪过。
最后还浏览了以色列国家博物馆,该馆是耶路撒冷新城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馆中多为各个时期的样式各异的圣经,所以也堪称是座‘圣经’博物馆。另外还有珍贵的死海古卷,这些手抄圣经年代可追溯到2000年前,是目前人类发现年代最早的圣经抄卷。
以色列国家博物馆馆长,把科考队员们带进了一间休息室里,他说:“难得世界科考队来我博物馆。在此稍事休息,同时想请教几个有关宗教问题,行吗?”张翰东说:“首先感谢您的款待,但我们很少有人信仰宗教,恐怕要事与愿违吧。”馆长说:“甭客气,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另外你们参观后有什么意见也可以交流一下,这样可以吧?”
在交流中,馆长提出了三个问题:首先,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耶路撒冷三大教有数不尽的恩怨纠葛?其次,耶稣是人,还是神?最后,我们信奉一神论,那么什么是神?若按《圣经》的说法为什么都是来自天上?这些问题萦绕我们多年,游客们时常问得我们瞠目结舌。烦请大家只当随便谈些观后感,帮助我们缕清一下思路,以便更好地做好我们的工作。我这里首先谢谢各位科学家了。”说着,他还真向四周科考队员们举起躬来。
印度德里大学哲学教授辛哈说:“我认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三大教,因它们都是世界宗教中最成熟、最有权威、最有信徒的宗教,它们可以超越民族与国界进行广泛传播,并且能让世界各民族与国家的人们接受,因此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王自治紧接着为辛哈做了补充,他说:“这三大宗教之所以可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是由于它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都得到强大而有力的政治权利大力的支持。如伊斯兰教同政权的紧密结合,宗教兴起后,只用了100多年的历史,便随着阿拉伯国家的强盛而变成了跨越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宗教。另外,三大宗教都没有突出某个民族、国家在宗教上的优越性,其信仰的神乃是世界各族人民都能接受的那种神。而且这三大宗教都有神圣的经典,以及高度的神学理论观。再是三大宗教的仪式都比较简单,都有大批从事宗教专业人才。最后,三大宗教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制恶扬善,明白人生观,谦虚,虔诚。并承诺帮助世人拯救世界,等等。终上所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便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
最爱抢话的赵晓敏,还是抢着提出问题:“参观这里的教堂时,明明写着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但王教授讲的三大宗教里没有犹太教哇?”提到历史问题,王自治还真是背得滚瓜烂熟。他说:“基督教并不是耶稣独创的,它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新宗派,最早的基督教徒大部分是犹太人,所以福音书的记载自然受到犹太教的影响。之于馆长提出三大教之间多有恩恩怨怨,我想这也如人之常情。就三大教之宗旨、教义和目的看,本不该有这么多的纠葛。原因是四大文明古国多发祥于北纬三十度附近,而世界三大宗教又均始创于北纬三十度周围。这样一个文明集中的地方,各宗教间在所难免容易发生一些恩恩怨怨,我看只要敞开胸怀,放眼世界,大度为怀,和谐相处,总能避免发生宗教纠葛的。”
这时,张翰东的意念电脑收件箱鸣笛,他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大壮发来的信息:“张队长,知你们在耶路撒冷遇着宗教难题,这正是宣传宇宙法则的良机。我们就在您的身边,会为你擂鼓助威的,祝您好运,大壮字。”张翰东阅后如梦方醒,茅塞顿开。此时,馆长问道:“耶稣到底是人还是神?为什么都说是来自天上?”
张翰东说:“我来讲讲个人的一点看法。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相信科学,讲求实际。首先感谢犹太的先民们编撰了犹太教的经典——《圣经》,它是世界上发行最多,流传最广的书籍之一。它不但是一部大百科全书,而且真实地记载了大量的史实供后人参考佐证。自基督教创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对基督教创始人耶稣是否有其人其事,历来看法不一,论点各异。数以亿计的教徒信奉的‘救世主’是一位凡人,后被奉为‘上帝’尊称为‘基督’。在《圣经》中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流传着‘神’的故事。这些使人敬仰、畏惧的天神究竟有没有?我过去认为是不存在的,是人们在无法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时幻想出来的。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赞成一种新的观点:即‘神’,既不是有神论者概念中的造物主;又不是无神论者所说虚拟的幻影,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造访地球的外星人,是来自遥远天体的宇宙航行家。”
张翰东的大胆推测,受到馆长及科考队员们一致鼓掌欢迎;同时馆长还邀请来的听众们唏嘘起来,果然一名教会官员说:“能否举几个事例来说明?”张翰东说:“还拿世界三大宗教来说,尽管世界各个民族所信奉的神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地相信,神是来自天上!那么天上唯有自天而降的外星人与之相吻合。”这位教会官员又问:“您能详细说说吗?”
日本的藤仁新野教授接着回答:“我来说说佛教中的外星人,飞碟是佛典中的莲花。日本人在《法华经》的28章中的后几章,有关于外星人到地球拜访的记载。说妙音菩萨来到地球,在释迦牟尼说法的地方,出现了84000个‘莲花座’,都是黄金茎、白银叶、钻石花瓣。可见高度进化的宇宙前辈们一再来地球访问,就是这些似莲花座的侦察飞碟,随着大型航空母舰飞来地球。”
伊顿说:“在《圣经》里也多次提到太空船,飞碟就是上帝的太空船。在《旧约圣经》中,如‘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出现’等等。美国国家宇航局布拉里奇研究《圣经》后,写了一本《以西结的太空船》,认为飞碟是上帝的太空船。”
辛哈说:“在死海发现的《可兰经》中,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它不断提到战车(上帝的飞碟)、天国的子民(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轮子、放射浓烟的飞行怪物等字眼,而且还记载夏娃看到一列光芒四射的战车从天上飞过。说明了‘神’的各种举动都无不与这些飞行器相关。另外,根据《古兰经》的记述,部分阿拉伯人都相信他们的唯一真主安拉,是天地的创造者,日月星辰的支配者,人类生计的赐予者,大灾难的解救者。安拉也要派遣天使给释迦牟尼传了启示,命他为安拉的使者和先知,这些无不与天上的外星人有关。”
最后,美国UFO协会秘书长伊顿,张开想象的翅膀,做了驰骋宇宙空间的总结发言:“若说‘神’是来自天上,仅上面的事例很难让人们理解。我们试想一下:地球人类从远古洪荒的蒙昧,到文明社会的发生、发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至今宇航事业飞速前进。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太空船在宇宙中旅行,很可能遇到另外原始民族的星球。如果地球人在那个星球上降落,教导当地土著居民一切生活礼仪,并协助他们改善生活。地球人在当地土著人心目中会变成什么呢?我想他们必定会敬仰而又畏惧地说‘万能的神啊,你从天上来。乘坐着来去自如的喷火车······’;也可能在那个星球上,同样流传着一个奇怪的神话,而这个神话竟是地球人而创造的。”
(第五部第九章第四节结束待续)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