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第九章
第三节(243)
空中花园见证亘古不变的爱情
巴别通天翻阅苏美尔人的历史
张翰东小分队驶入波斯湾后,从科威特登陆沿公路直接北上,穿过北纬三十度直至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国内最大的港口、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巴士拉。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的并称)之一的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本意即“神之门”,狭义上指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古巴比伦与新巴比伦。
巴比伦城位置在当今的伊拉克版图内,座落在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处,同世界几大河流如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一样,都在北纬三十度附近入海。
古巴比伦是地球上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处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在两河流域南部业已形成。阿摩利人就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到公元19世纪这里已成为两河流域南北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自古动荡的中东西亚,当时就经历着数百年的战乱。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才在尼布甲尼撒的领导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604年到了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新巴比伦已形成古代两河流域最壮丽最繁华的都城。它记载着西亚久远的辉煌,其荣耀和智慧在巴比伦古城上熠熠闪光。
这个时期,最闻名于世的还是矗立在巴比伦城南宫苑东北的,曾被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它建于公元前6世纪,毁于公元前3世纪。诚然,如今的遗迹早已荡然无存;然而,人们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的零星记载,仍可以想象出它当年的风姿绰约。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有史以来永恒不变的主题,它可以使唐明皇千里飞骑送荔枝,让印度皇帝修建秦姬陵;东周列国幽王为使褒姒嫣然一笑而亡国,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笑柄。而巴比伦国王为得到王后欢心,建起了空中花园,不但见证了爱情的崇高和伟大,而且使其成为流传千古、闻名于世的一大奇迹。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后,他与地处伊朗高原的米底亚国联姻,米底亚美丽的公主赛米拉米斯做了他的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受国王的宠爱。但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所措,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岚叠翠,花木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害上了思乡病。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取得王后的欢心,便令工匠们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里建造起层层叠叠的梯形花园。
花园设计为四层土台的立体结构,由边长120多米、高达2.5米的列柱支撑。土台底部以石块为基,用石柱和石板一层一层地向上堆砌,直达高空。园中遍栽奇花异草,林木成荫,而不见四周的平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花园还设有灌溉用水系统,唧筒通过建筑物底部的水井将幼发拉底河河水汲上来。空中花园还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宫殿,矗立在空中花园的围墙比宫墙还要高,让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当时来巴比伦朝拜、经商或游览的人们,从老远就看到空中楼上的金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全世界著名的建筑和雕塑时,就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此更使空中花园闻名遐迩。
遗憾的是空中花园没能流传下来,今天人们只能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市的台拉公园内看到一座模拟的空中花园。如今,古巴比伦依然屹立在两河流域这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见证着飞机、大炮掠过的身影;同时,也见证着昔日那神圣的爱情,及荣耀着尘封千年的世界奇迹。
说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不得不提及当时与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齐名的巴别通天塔。据考证,尼布甲尼撒统治下的巴比伦,其城墙长达16公里,内城墙高达27米,上面筑有华丽的城楼。当时的幼发拉底河从城外一边汩汩流过,河的对岸是新城,两城由跨河大桥连接起来。城内的尼布甲尼撒宫殿,长约46米,宽约14米。旁边是著名的空中花园,在整个城内耸然而立的是巴别通天塔。成了一直被视为五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城邦鼎盛时代的标志。
在距今五千年的巴比伦,竟然矗立着如此气势磅礴、巍峨雄伟的通天塔,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它像空中花园那样现已荡然无存,巴别通天塔经过历次的洗劫,只留下一片废墟。历史的厚厚尘沙早已将昔日的光辉掩埋住了,时间长河把它的面目冲蚀得难以辨认。
巴别通天塔早在尼布甲尼撒及其父之前就已存在,几位古巴比伦国王都进行过整修工作,但外来征服者不断地将其摧毁。公元前460年(即通天塔建成150年后),根据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巴别通天塔的记载:这是一座规模十分宏大的建筑。
通天塔建在许多层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饶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休息。塔基每边长约90米,塔的总高度是96米,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所以人们称呼它为“通天塔”,也有人称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是天路的“驿站”和“旅店”。
巴别通天塔经过几千年的风尘变幻,如今只剩下一堆废墟。当时巴别通天塔真的能通天吗?千百年来,关心它的人们仍对此莫衷一是。人们普遍认为巴别通天塔是一座宗教建筑。在巴比伦人看来,国王和僧人都是马尔杜克授予的。为了取悦于他,换取他的恩典,以保障国家城市的永固,将巴别塔作为礼物敬献给他。所以在巴别塔里,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大规模的庆典活动,成群结队的信徒,从全国各地赶到这里来朝拜。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马尔杜克神庙。下庙供有神像,上庙位于塔顶,但修得金碧辉煌,巴比伦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来侍奉他们的神灵。大殿内只有一张大床,床上铺设十分豪华,庙里住着一位专门挑选出来的年轻美貌女子,是陪马尔杜克寻欢作乐的。据希罗多德记载,神像和附属品一共用去黄金800泰伦(折合现价约2400万美元)。除了神灵,谁能享受如此高昂的礼遇呢?
另外,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巴别通天塔除了祭祀神灵外还有两个用途,其一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显示个人的荣耀和威严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讨好僧侣集团,换取他们的支持以便稳固江山。除此之外,公元一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认为,巴别通天塔是一个天象观测台。新巴比伦人信仰拜星教,星体就是神。
在他们的神话里,马尔杜克是火星神,在塔上侍奉的不一定是马尔杜克神,也许正是他们(观星官及贵族)半躺在床上观测天象呢。也有人认为,巴别通天塔是多功能的。塔的地层是祭祀用的神庙,塔顶是军事用的瞭望哨所。几千年后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见到它后,由衷赞叹地写到:“亲眼看到遗迹是绝非任何书面的描述可比的。通天塔硕大无比,《圣经.旧约》中的犹太人把它看作人类骄傲的标志,四面是僧侣们朝拜的豪华殿堂,许多宽敞的仓库,连绵的白墙,华丽的铜门,环绕的碉堡,以及林立的一千座敌楼。”当年这种壮丽自豪的景象,在整个巴比伦是无与伦比的。
众所周知,古巴比伦文明的一切业绩都可以追溯到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是历史上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的,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米特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根据这里发现的最古老的楔形文字石板(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认定为公元前3600年。也有人认为苏美尔只应该指苏美尔语,实际上不存在隔离的苏美尔人这个民族。在语言学中苏美尔语是一个孤立语言,不属于任何语种。公元前1763年最后一位苏美尔民族的君主端穆辛的首都拉尔萨城北巴比伦军队攻陷,从此以后,苏美尔人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苏美尔文明是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的。他们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用三角形的尖头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然后晒干,可以长期保存;他们创造了农业,培植农作物;还饲养着家畜和打猎,家牛是为了负重,驴类牲畜为了运输;发明了犁和轮子;他们开挖沟渠,创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统;他们发明了冶炼技术,炼出青铜用以制造工具和武器;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学,非常相信迷信占卜;他们创造了城市,建立了12个国家,最大的国家有5万人;建筑特点其城墙是土石结构,房屋是土木结构。当时的贸易也很发达,在波斯湾沿岸有很广的贸易网。
船有三种,即皮船、帆船和木船;手工业也很发达,陶瓷上有雪松油画的图案,首饰匠可加工象牙、金、银、玛瑙及青金石等;在语言与文字上,苏美尔语是一种孤立语言,现已发掘出十万苏美尔文章,大多数被刻在粘土板上。其中包括书信、百科全书式的法律、赞美歌、祈祷、魔术咒语,及数学、天文学、和医学方面的科学文章;苏美尔人的宗教可以算作是单一主神教的,是后来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宗教和占星学的源泉。苏美尔人最壮观最著名的建筑是塔庙。把神庙建筑在四方形的高台上,这些高台不断地提高,便形成了塔庙。《圣经》中提到的巴别通天塔就是这种建筑。
在对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的考古发掘中,曾多次让科学家们触目惊心。认识象形文字的考古学家,对这些文字记载的历史瞠目结舌。
例如文中:“······洪水后担负艰巨的重建任务的23个王,共执政24510年3个月又3天半······”
如此精确的历史不仅令人发笑,但又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严肃而认真的。苏美尔人把他们的国王,列在长长的名册上,刻在印笺和钱币上。说明苏美尔人的寿命长得出奇,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望尘莫及。
再如苏美尔人曾生活过的加科贝、巴拉多斯汀发现的燧石加工场,估计有3万年的历史。在沙尼达洞窑中发现的成人骨骸,据C14测定,他们竟生活在45000年前。
另外,苏美尔人的天文也非常发达,当时他们的天文台测得月球的自转值,和今天的观测结果相差不到0.4秒。
综上所述,在混沌初开,地球人类还处于远古的洪荒时代,哪来的这种聪颖睿智的人种和超时代的远古文明呢?
根据楔形文字的记载,那就是外星人的介入。让我们设想一下,约四万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内杂居着各种部落的原始人的说法。忽然,这里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具有天文知识、文化和技术的苏美尔人。他们看好了这里的水草丰美,和千里沃野的一马平川,太空人就把他们的科学技术流传给当时还是半野蛮的闪米特人,奠定了这里的文明和文化基础。并商定,待促其发展后就返回他们的星球。好奇心促使他们每隔100个地球年,回到他们拓殖的地方,检查他们实验的效果。在地球上数百年的期间里,苏美尔人已建起了一座座城堡、金字塔、十分舒服的住宅。他们用纯金重达48000多磅黄金,塑造了一尊至高无上的神——马尔杜克(火星)雕像。他们还祭祀“众神”,恭候着“众神”的归来。
经过百年后,果然“众神”回来了。一份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铭文记载道:“接着,大洪水泛滥,洪水过后,天上再次派来国王。”
再看看原版出自苏美尔人之手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这是一部绘声绘色、富有魅力的外星人英雄史诗。它刻在十二块泥板上。其史诗的主要脉络与《圣经.创世纪》极其相似。诗中第一快泥板记述了苏美尔人在乌鲁克城首位国王,吉尔伽美什是“神”与人交配的娇儿,三分之二是“神”的血统;第二块泥板说的是国王撮合风流韵事,为使半神半人与半兽半人的杂交;第三快泥板告诉我们‘太阳神’降临,对重力和加速器的清楚计算的描写;第五块泥板叙述了吉尔伽美什去造访众神的住所,一个声音冲着他们吼着:“回去!凡人莫到众神居住的圣山上来。”就像现代地球的探测器造访月球和火星时,所遭遇“滚回去!”之类的相同礼遇。第七块泥板是亲眼目睹了一次宇宙旅行的第一手记述;此情此景,只有在距地球万米以上的高空飞行时才能看得到。第八块泥板说到从高空俯瞰地球后,染上一种奇怪的病,吉尔伽美什问:“天兽喷出的毒气怎能造成致人于死的不治之症呢?”最后几块泥板叙述了吉尔伽美什哀悼其友之死,靠‘太阳神’飞渡大洋彼岸去找众神的过程。
史诗中不难看出《圣经》的创作者摩西,是在埃及的王室中长大的,古埃及历代法老无疑有许多图书馆,供摩西学习和抄录所用。《吉尔伽美什》来自苏美尔人,经亚速人、巴比伦人之手传入埃及,法老提供给摩西加以改写。所以,真正的原本应该是苏美尔人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而不是《圣经》上的描述。
从古埃及人、古代玛雅人、和苏美尔人及其文明神秘消亡的原因看,确实是毁于一场由外星人发动的核战争。外星人曾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来到过地球,正是外星人创造了这些奇迹并孕育了地球人类。后来,当他们感到地球人文明的迅速发展,将威胁到他们自己的生存时,他们又毫不犹豫地用核武器毁灭了文明地球人古老的文明世界(也包括本章第一节说到的核爆炸被毁的摩亨佐.达罗等古印度文明)。
而劫后余生的原始民族,对隐藏下来的秘密,将一无所知。地球上整片整片的地区曾一度变为灼热的沙漠,可持续几个世纪的核辐射,使那里寸草不长。被摧毁的地球人及其文明将会一物不存,肆无忌惮的自然力将把废墟中的一切消失殆尽,甚至化为尘土。于是,地球上一切又重新开始。
今天的地球人早已牢记这些教训,人类也许要再次踏上历险的旅途,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能再次成为文明的人。为此,1965年,美国人在纽约的地底下埋藏了两个密封容器。这两个容器可经受住今后地球在5000年内会发生的最大浩劫。日本人也在京都的地下埋了一个名曰“地球蛋”的容器,其目的是一样的,密封容器里面装着我们要传给后世的消息。这些容器是用比铜还要硬的金属制成的,甚至可以安然经受一场核爆炸的危害。
密封容器里装的除了‘日报’外,还装有城市、船舶、汽车、飞机和火箭的照片;收藏了各种金属、塑料、纤维、线和布的样品,以及传给后代子孙的钱币、工具、和梳妆等日常用品;并且还有保存在微缩胶卷里的有关数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宇航学等书籍。为了对后人提供完善的服务,容器里还备有一把“鈅匙”,即一部书,把所有的书面材料均可译成各种未来的语言。
这是个多么好的想法和做法啊!地球人都觉得实施这个方案,既有利,又让人放心。然而事情还远没有那么简单。说“人定胜天”,不过是地球人类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作为一种人群口号或奋斗目标而已。在浩瀚的宇宙,深邃的苍穹,甭说星球相撞之类的大自然灾害防不胜防;就连我们的地球,只要地轴偏移几度,就会招致一场史上空前,而又无法阻挡的大洪水泛滥,完全可以吞没地球上的一切,片字不留。看来地球人埋下容器这富有想象力的举动,也只抵一场蹂躏地球核爆炸的浩劫,却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明被毁灭的问题。
另外,自远古以来,外星人曾多次访问地球,并留下来诸多的文明遗迹,目前还是明摆在那儿,任世人怎么争辩,也抹煞不了。今天,来自关于外星人的证据越来越多,使我们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信科学,实事求是。外星人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广博的,而地球人只是生活在浩瀚宇宙中,有如沧海一粟的太阳系内一颗行星的狭小空间。例如目前我们的飞行器,虽然已能在太阳系内飞抵月球、金星、火星等。但要飞出太阳系,到外太空漫游那是多么遥不可及啊!想要进入宇宙,在任何恒星之间飞行,就必须具备超空间的推进动力。即必须具备两种推进动力设备:一是使速度能加速至光速的装置;另一个是进入超空间后所需的超光速设备。
大家正议论纷纷之时,赵晓敏忽然想起上次外星人小溪告诉了她哥哥的联系方法,便随手试了起来。真巧,只一下就联系妥了。她提着意念电脑便递给了张翰东说:“大壮联系上了。”张翰东接过电脑一看,果然是法艾东人小溪的哥哥大壮发来的。只见一行清楚的汉字出现在屏幕上:
“您是环球科考队一分队队长张翰东先生吧?我是法艾东人小溪的哥哥大壮。首先,感谢你们两个多月来不辞辛劳地照顾我妹妹,同时,又驰骋在北纬三十度线上,关心着我的下落。其实,我也一直在关注你们的动向。”张翰东激动得竟然望了给大壮回话。这并不奇怪,近三个月来寻找跟踪外星人大壮,今日竟能与外星人亲自对话,在队员们的敦促下,不善言谈的他,才匆忙中问到:“您现在在哪?”
大壮说:“我正在你们的上方听着讨论呢。其实我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的讨论观点让人佩服,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其实,宇宙间客观存在着外星人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同地球人一样,同属于人类。我们除了在知识、经验、精神感应能力和科技方面非常先进外,其他没有什么两样。回顾地球人类的历史,也是充满了巨大的变化,常常有一些天灾人祸的大事件发生,如地震、洪水、革命、争斗等等。唯有克服了这些灾难变化,才能拉开黄金时代之幕。这时所有战争结束了,自由、和平和幸福才会重返人间。全部的人类都彼此相爱地过着日子,才能全力以赴地置身于宇宙法则之中。”
(第五部第九章第三节结束待续)
<ahref=: www.="">起点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href=:>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