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星河脸谱> 第二十一章 阿斯兰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阿斯兰省(2 / 2)

“接下去,就请大家各抒己见吧。”伊南听完汇报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让部下们谈谈看法。

“敌军此举的目的在于分割我军的兵力。假如他们在雷区的出口伏下重兵,鱼贯而出的我军就会被敌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蒙特兼任前敌指挥部的参谋长,故而首先发言,“分开行动左右两侧同时推进也不是明智之举,敌舰队可以集中兵力优先摧毁一侧的攻击,其结果同样是被各个击破。”

“扫雷呢?可以通过扫雷拓宽推进道路吗?”英·布里奇问道,“或者火力破障前进也可以吧?”

“扫雷当然是可以的,但需要大量时间。何况,扫雷的同时,敌军也可以继续在后方布雷。或许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将雷区布置得更复杂,比如彻底封锁航道。”工兵专家针对布里奇的提问,从技术层面进行了答复。

“我们找机会与敌军的布雷舰队打一场,然后就全军撤退如何?”兰米·希尔半真半假地提议。

“如果这么做可以交差,那还不如现在就全军撤退……完全没有意义啊。你认为国内会认可我们花那么多钱就打掉几艘布雷舰的结果吗?消极避战的帽子可不小呢……”蒙特摇着头否定了兰米·希尔的提议。

“从敌军的行动来分析,他们早就得到了我军出击的情报,这么大的一片雷区绝对不是几天就能布置起来的。既然敌军早有准备,我军顺势撤退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英·布里奇一边说一边看看坐在一端的伊南,意思是由于你拖拖拉拉的战前准备给了地龙充足的时间。

“仅仅一个雷区就把几万艘战舰吓跑了,你们认为能交差吗?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们现在还必需考虑政治的因素。”乔治·伊南瞪了时不时看看他的布里奇一眼,“我说过了,大前提不用讨论了,我们就在战术层面多动动脑子吧。西庇阿准将,你说说看。”

法兰格尔被伊南突如其来的点名吓了一跳,神色有些紧张。蒙特见状以为自己的学生是真紧张,赶紧暗挑大拇指作鼓励状。

“下官认为还有一点需要防范——当我们的舰队全部进入雷区与航道边缘之间的空隙后,敌舰队假如把两头封住,然后派一个舰队,半个也行,突击我们的领土,不考虑补给问题的话,似乎可以持续突击直至遭遇第一舰队拦截?各省的警备舰队在缺乏预警的情况下应该无法担负防御任务吧?”

听完法兰格尔的奇思怪想,几位将官都惊呆了。

“这个……这样吧福卡,你先向阿拉密斯报告一下,要求总司令部命令后方各省的警备舰队进入戒备状态。然后,派侦察舰继续对雷区进行侦察。各位司令官先休息一下,一个小时后我们继续讨论吧……”伊南意识到法兰格尔所提出的情况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有些惊慌。本来沿航道推进根本不用考虑后路被截断的问题,也就不用担心后方会被袭击之类。因此,全军出击也无可厚非。现在这些情况都必须重新考虑,令他一下子感到非常棘手。

辛迪号的军官餐厅向贵客们提供了非常丰盛的工作餐,但是就餐者却鲜有兴趣盎然的,不过法兰格尔是个例外。

“法兰格尔是不是有什么想法?看样子你丝毫不为下一步的行动担心啊。”英·布里奇看着大快朵颐的法兰格尔忍不住问道。

坐在一旁的兰米·希尔听见后也停下来朝他们看。事实上法兰格尔并没有仔细思考过下一步的行动。情况越紧急他越冷静,思维也相应地变得更加活跃。但是,当有人负责决策时,他就不乐意开动脑筋去越俎代庖了。这可以说是安分守己,但也可能是出于他没来由的自信心——有时候,他会自认为能够应付各种错误决策造成的不利后果,所以秉持着“后发制人”的风格。

说话间,赫德拉姆走进军官餐厅传达伊南继续开会的命令,看看时间比预定提早了近半个小时。

“看来有新的情况了。”英·布里奇看了赫德拉姆一眼自顾自嘟囔了一句后就离开了餐厅。他应该知道赫德拉姆正在与自己的女儿交往,但此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有些冷漠,给人一种不太协调的感觉。

回到会议室,伊南正在与情报参谋说着些什么看样子似乎很兴奋,见众人入座后便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全舰队兵分两路以最快速度绕过雷区,然后在雷区后重新列阵。”

话音刚落,本已坐下的兰米·希尔顿时又跳了起来。不过伊南并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挥手示意其坐下,然后命令情报参谋将新获得的信息复述了一遍。

原来,侦察舰刚刚成功绕过了雷区。途中并没有发现地龙舰队,连阻击侦察舰的兵力都没有留下。同时,情报部门证实地龙方面正在大规模转移阿斯兰省的人员与物资,并在重要建筑上安置炸弹。

“换而言之,雷区很可能仅仅是为了迟滞我军前进而布置的?”布里奇听完报告后第一个发问。

“准确地说,很可能是为了争取时间等待援军到达然后再伺机反扑。从对星球的疏散行动来看,必要时他们甚至准备放弃这里。”乔治·伊南此时的情绪与半个多小时前截然不同,给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突破雷区,然后赶在地龙援军到达之前与敌军决战。机不可失,现在就立刻行动吧!”

“是!”众人起立敬礼后纷纷离开会场回到了各自的旗舰。根据命令,第二、第四、第七舰队并辅助舰船从右翼绕过雷区,第三舰队从左翼绕过雷区,其配属的补给舰队(三千艘补给舰和一千艘修理舰)脱离第四舰队护航,跟随第三舰队机动。各舰队所属的工作舰则全部留下执行扫雷作业拓宽航道。

回到诺瑞德号之后,法兰格尔向部下们传达了行动命令。根据作战序列,第四舰队的位置最靠后,因此准备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

“西庇阿司令官,下官与伊普顿空战参谋都认为可以利用这次突破雷区的难得机会组织一场针对性的训练。”高登对于新的作战计划没什么看法,他比较缺乏质疑精神,更善于执行。不过,对于军纪、训练等提高战斗力的事情则非常积极。要不是刻板的处事风格,这种务实型的军官应该是很受上级欢迎的。

法兰格尔对于训练的提议并不反对,反正也不用自己插手,唯一担心的是消耗掉的物资是否会导致供应短缺。

“放心吧,我可是按照一个标准舰队的编制做的补给哦。交战前用掉一些也好,否则也是累赘。”路易对于这种担心毫不在意,虽然第四舰队的补给舰队没有跟随大军出击,但所需物资仍然得到了妥善安排。

高登安排的训练任务包括舰炮、导弹射击;舰载机狭窄空域攻防对抗;战舰防空等,不过在训练中却发现了一些古怪现象。

“看到那个小行星了吗?跟你打个赌如何?假如能用导弹一发命中就替你值一个夜班,怎么样?”

“哈!你就等着值夜班吧!”

这是重新披挂上阵的斯芬克斯号炮术组两名军士之间的对话,他们打赌的目标位于雷区的深处。导弹发射后躲过了外围几枚飘雷的追踪随后便一路顺风直至命中。

“哈哈!可不许耍赖哦。”赌赢的一方兴高采烈。

“这不科学啊!为什么侦测到目标的飘雷没有发动攻击呢!?”输掉的一方除了懊恼之外还有几分疑惑。

此外,舰炮联合射击训练时也发现了异常。十几艘战列舰的主炮同时射击命中了一大片雷区,引爆了数十枚飘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热反应应该比较敏感的飘雷几乎一动不动,即使爆炸就发生在旁边。

“地龙的飘雷会不会安装了新式的探测设备?可以区别爆炸产生的热源?”

“哪有那么邪门,我猜是没挂弦。”

“没挂弦……估计只有你布的雷会不挂弦……”

这些零碎情报陆陆续续汇总到诺瑞德号上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舰载机训练时发生的一场虚惊……

舰载机的训练被安排在舰队的右侧(因为左侧是雷区),伊普顿亲自出马与新人们开展对抗。每一批新人中总会有那么几个有天赋、出类拔萃的好苗子,这次也不例外。

三个训练成绩最好的新人组成小队与伊普顿进行格斗,可惜姜还是老的辣,很快就二比零了。第三架枪乌贼从一开始的咄咄逼人变成了东躲西藏被伊普顿一路追杀。不知是入戏太深还是故意而为,一个侧翻绕过了一艘战舰然后竟向雷区冲去。

“蠢货!马上停下!关闭发动机!”看着部下冲向死亡的深渊,伊普顿一边追一边急得大声下令。

这一片雷区之前被当靶子轰击过,外层的飘雷已经被打光了,因此留给了这个冒失的新人更多的反应时间。即便如此,过分紧张仍然严重阻碍了能力的发挥,以至于连基本的常识都忘记了——关闭了发动机后却没有启动反向推进器。由于惯性,舰载机仍向飘雷撞去。等到飞行员反应过来时,一颗飘雷已经近在咫尺了。机头喷口喷出的热浪直接喷到了飘雷上,舰载机则是直到撞上飘雷才停了下来。在远处不敢继续靠近的伊普顿本来已经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预料中的爆炸声却迟迟没有传来。

“雷区内层的飘雷可能都没有被启动?”这次事故加上之前的情况一起汇总给法兰格尔之后,他理所当然地得出了这么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

时间已经不容许他进一步试验和思考了,第二、第三舰队已经突破了雷区开始重新列阵,阿斯兰省也已经不远了。

“向司令部报告,第四舰队要求留在雷区通道出口警戒。”

“司令官,这个要求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吧……会被人误解为懦弱的。”路易听完法兰格尔突如其来的命令感到莫名其妙。

“就说舰队新兵太多还需要一点时间开展适应性训练。拖延几个小时也好……”

信息送达辛迪号后,伊南感到有些不快,但还是同意了这个奇怪的要求。于是,各舰队下属的补给舰队归还序列,第四舰队则留在雷区附近待机。自从进入雷区后他的眼皮就不住地跳,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正在逼近。

福卡作为代理副官传达了司令部的命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安:“法兰格尔,你是不是有什么计划?可不要瞒着我啊……”

“我觉得守住这个出入口会比较安全一些,感觉我们现在正往一个陷阱里钻……但愿是杞人忧天吧。”

“假如是杞人忧天,那战斗结束后我们第四舰队就没脸见人了……”马杜卡舰长在法兰格尔结束通话后一脸凝重地抱怨着。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上述过程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其间高登作为副参谋长没有插一句嘴,只是默默地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各自的见解。法兰格尔等这些事忙完了才想起身边的副参谋长,他看了看高登的表情最后还是打消了向他征询意见的念头。

……

此时第四舰队三千艘战舰的战力对于伊南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阿斯兰省已经进入了攻击范围,但是地龙舰队却踪影全无。

“是否派出陆战队展开登陆作战?”蒙特以指挥部参谋长的身份向伊南请示。

“开什么玩笑……”虽然三个舰队各带了一个陆战兵团总计有三十万人,但眼前的目标是一个十亿人口规模的星球,伊南根本没考虑过占领的问题,“命令侦察舰继续扩大搜索范围……”

“阁下,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继续等下去人心惶惶,恐怕凶多吉少……不如对星球发动几轮空袭有所交待就撤退吧。”

根据蒙特的建议,舰队针对星球上的军事目标、修造船厂和港口设施发动了两轮打击,但无论是攻击方还是防守方都显得缺乏激情。舰队在大气层外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然后校对轰炸效果;地面部队则进行防空作战,并伺机攻击贸然进入大气层的国派战舰和舰载机。

从阿斯兰省出发有多条航道连接后方的省份,也就存在多种可能性。指挥部无法做出判断,于是就这样在原地等了整整一天。一直拖到第二天的下午,乔治·伊南二级上将终于也忍不住了。他看完统计出来的差强人意的空袭战果后下达了撤退命令。

就在全军重新编排好队形整理好各种物品准备返航时,詹姆斯·福特上将率领地龙舰队恰到好处地闪亮登场了。其实,这也并不奇怪,阿斯兰省既然进入了国派舰队的攻击范围,自然对于国派的大致行动非常了解。

“发现敌舰队!数量大约二万!确认旗舰‘瓦莱里安’号(詹姆斯·福特的旗舰)!”

船舱内警铃大作,本已倦怠的国派官兵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肾上腺素开始大量分泌,似乎人人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指挥部相对而言则比较冷静,伊南和蒙特都认为敌舰队此时出现很可能已经得到了增援,不过这个结论又与侦察舰提供的情报相左。

“敌舰队的增援可能来自于周边省份的警备舰队,也可能是蓝·雷恩少将的舰队。总而言之,恐怕是不得不大干一场了。”蒙特看着态势图有些无奈。

“看来我们遇上了玩花招的高手。”伊南总指挥的身份使他不能仅停留于埋怨的阶段,“命令全舰保持现有队形后撤拉开与敌舰队之间的距离,退至雷区前九百万公里(大约三十光秒的距离)列阵。”

第四舰队同样也接收到了敌情的警报,只要通信功能完备,敌我态势都会通过数据链加密后实时(空间距离造成的延时另当别论)传递到各个单位。当然,不同级别的单位能够接触到的态势各不相同,法兰格尔作为舰队司令官自然是拥有最高权限的。

“命令!指挥部命令我舰队集结兵力继续待机。”

“本来只是打算出来唬唬人,现在看来要玩真的了。不知不觉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了……”法兰格尔的抱怨被高登的干咳声打断了,他看了看高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联合历310年7月25日相当于阿拉密斯清晨的光景,国派与地龙的舰队群分别进入了对方的有效射程。随着双方指挥官的命令,阿斯兰省会战正式打响。

交战双方在开头的两个小时内都显得非常谨慎,国派方面投入了十一个分舰队,采用朴实无华的平面阵型——战列舰在最外侧,巡洋舰则在战列舰后方隐蔽、等待时机。地龙方面则被确认有九个分舰队的兵力,他们一开始采取攻势,进入战列舰的有效射程后则停止了前进专注于远距离的炮击。双方在这段时间里伤亡都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规模的会战就好比两个超重量级拳击选手之间的对决,绝对不能露出破绽,绝对不能轻易出手。一招往往致命……

“虽然就目前的情报分析我军数量占有,但敌方的援兵规模仍未得到确认,所以贸然绕袭侧翼恐怕并不明智。”

“敌舰队假如真有援兵,恐怕不至于如此保守,本官仍坚信敌军在玩心理战。”

“冒险实在是没有必要,现阶段只需要加强正面火力就行了。”

……

经过短暂的视频会议讨论,国派舰队改变了战术——不再向侧翼进行试探,而是将多余的战舰补充到现有战列之中以加强局部的火力。同时,舰队开始向地龙的阵地逼近,以期将火力优势进一步扩大(战列舰比对方多,巡洋舰也比对方多)。

“即便地龙有一个舰队的增援,我们仍然能够保证一个平手。确认敌军援兵之后就命令第四舰队加入战列。”伊南在双方交火之后心境变得平静许多,他毕竟也是一个经历过战争的老兵,战斗反而会使他感到踏实。

詹姆斯·福特的心境变化起伏不大,总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虽然兵力上处于劣势,但他却毫不在意,对于援兵的事情也很淡然。

早在国派舰队出发之前他就获得了相关的情报,随后便安排部下开展各种准备工作,比如疏散和布雷。至于出击时机的选择,是部下们唯一不理解的地方。福特则以心理战的理由加以解释,但是仍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不过,这些都不是可以决定胜负的关键,真正的杀手锏只有几位舰队司令官知道——鲁格·西弗尔少将在疏散和布雷阶段就奉命指挥两千多艘巡洋舰组成的特遣舰队脱离了舰队主力,大多数人都以为他指挥这些兵力是负责护送人员物资或者负责掩护工兵布雷去了,其实则不然……

“司令官阁下为什么任命这个人担此重任?”对于福特的作战计划部下们并没有表示太多的怀疑,不过在关键任务的人选方面却颇有微词。马克思·佩里少将就曾提出过类似的疑问。

“西弗尔并非庸才,这个任务风险极大。选择他也算是风险控制的一部分。”福特的回答其实是话里有话,全凭听的人自己理解了。这里的“风险控制”可以理解为提高任务的成功率,也可以理解为降低任务失败的损失。

……

回到战场,通过侦察福特也发现国派舰队并没有大胆地采取绕袭侧击的战术,他当然明白这是国派的指挥官担心自己还有预备兵力的缘故。想到这里福特就忍不住发笑,事实上一直被伊南等人念叨的地龙增援部队根本就不存在,阿斯兰-哈德尔方向的军事行动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敌舰队正在缩小距离,很快将进入巡洋舰射程。”情报参谋见福特在冷笑,便将监视器上显示的情况用文字强调了一遍。

“命令全舰队坚守位置。”假如认真详实地统计双方的伤亡情况,那么现阶段数量不占优势的地龙舰队方面损失更大一些,不过绝对数字上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假如进入双方巡洋舰的射程后,情况就可能发生恶化。因为总量上本来就不占优势,又有将近一个舰队所配属的巡洋舰未参加战斗。

福特的通讯参谋再次确认了司令官的命令后才向各舰队进行了传达,并不是个人能力和见识上有多大差别,而是因为他并未参与战场最高层的决策。旁人单凭零星的情报就看穿福特的计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各舰队的司令官倒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抵触的情绪,因为他们都明白福特乃至整个舰队此时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不过,巴里德还是忍不住善意地提醒了福特一句:“巡洋舰火力密度上的不足,很可能被敌舰队发现。”

这也是福特感到担心的地方,但是那支始终停留在雷区附近待命的国派舰队令他感到有些不安——那个位置会直接影响到他预留的杀手锏的威力。

“看来,计划再完美,还是需要借助运气和计划实施者的能力。接下去就要看鲁格的发挥了。”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