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历310年10月9日,法务省公布了军务尚书勾结边将案的处理结果,军务尚书结交边将罪证确凿予以赐死;三位舰队司令官,除哈里斯伯爵外,全部贬为庶民;哈里斯伯爵接任军务尚书之职。
不知内情的人都感叹年轻的女王终于也祭起了恩威并施的大旗,懂得了名升暗降的手段,但事实却是因为她不忍心处死更多的人。
另外,前线的舰队也进行了整编,调换了各个舰队所属的分舰队,特别强化了近卫舰队。同时,大部分的高级军官都进行了调整。“既然不再信任这些人了,那就把他们都替换掉好了。”有时候复杂的事情也可以变得很简单。
反对整编方案的人也有不少,但有影响力的都已被免官去职或者正在听候处罚。那些新换上来的人自然是乐意看到变化的。更多的人则显然被杀鸡儆猴的招数给唬住了,不敢继续肆无忌惮地攻击朝政。
内部的事情刚刚有了些眉目,外患又开始蠢蠢欲动。10月11日,一直在奥利维尔省附近监视的侦察舰传来报告:瓦伦纳的舰队出动了。
“当个女王容易嘛!一刻都不让人休息!”
“敌情紧急,你还是回首都吧。这里就交给我和福明将军好了。”
“嗯……福明中将虽然是名义上的联军总司令,但你可以不受他节制,我会留一份密诏给你备用。”
“喂喂,我可是外人哦,你这么做福明将军知道了会伤心的。”
“以防万一罢了,我会另外再关照他的。安心啦,福明可是很欣赏你的,上一次镇压卢基乌斯叛乱之后就对你刮目相看。”
……
负责指挥入侵诺斯王国行动的是韦维尔元帅,他麾下共有超过四万艘战舰(自己所辖三万艘,布冯所辖一万两千艘)。兵不血刃地占领奥利维尔省后,他一方面在等待诺斯星际舰队内应的消息,一方面则在强化对奥利维尔省的占领。
执行地面占领任务的虽然是瓦伦纳的军队,但他们却打着西培公爵的旗号。这也是瓦伦纳的一个策略,扶持卢基乌斯的傀儡政权,转嫁部分的矛盾。
占领行动并不顺利,哈里斯撤离时留下了地面部队展开游击战。虽然部分官兵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但也有不少人躲入山林和城镇进行抵抗。于是,放火烧山和弹雨洗城的惨剧不断上演,士兵在占领过程中的丑态也层出不穷。特别是打着西培公爵的旗号,使得不少官兵堂而皇之地扔掉了最后的节操。
“元帅阁下,地面部队军纪涣散,作战效率低下,导致民怨沸腾,似乎连卢基乌斯都颇有微词。”
“不用去管那些,地面作战就交给地面部队负责,把陆战队都撤回舰队。命令马克·布冯的舰队待临时编组的地方舰队接防后就展开侧击,我们要继续前进了。”
韦维尔的战略是歼灭诺斯舰队主力,但行动并不顺利。进攻奥利维尔省时扑了个空,令全国人民都感到有些遗憾。诺斯舰队内部意志不坚定者的表态,使他暂缓了攻击节奏以待时机,但最终等来的却是诺斯王国军队高层的大换血。不能再等了,那些后生晚辈们可都看着呢。
联合历310年10月11日,联军司令部收到侦察舰发来的最后一份报告,瓦伦纳舰队倾巢出动正兵分两路离开奥利维尔省。
目前诺斯和国派两国联军的总兵力有十五个分舰队,数量上联军占有优势。但是,在舰船的质量以及指挥水平方面则恰恰相反。
“与瓦伦纳舰队打消耗战肯定是行不通的,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腹背受敌。我的意见是一方面迟滞敌军攻势,一方面发动反击夺回奥利维尔省。”
对于法兰格尔提出的建议,诺斯的将领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悉悉索索的讨论声。人人都知道年前这个年轻人与女王陛下私交甚密,是不是存在超越友情的关系也未可知,所以私下的讨论归讨论,当面质问的却没有。
“咳咳……大家静一静,听西庇阿将军继续说下去。”福明上将(刚晋升)见大家议论不休,便发声音干涉了。他虽然是名义上的联军总司令,但他也明白女王陛下更希望大家多听听法兰格尔的。
福明并非无能,以一介平民的身份荣任近卫舰队的司令官,足以证明他的能力,至少在察言观色方面的能力。当然,他肯定不仅仅是如此。
法兰格尔的计划最终获得了众人的认可,倒不是因为女王陛下的面子,而是的的确确让大家看到了获胜的希望。当然,达成计划的难度不小,势必要付出足够大的代价。不过,希望这种东西,它的作用就是那么神奇。
“西庇阿将军,你在鼓舞人心方面真是越来越有心得了。”一同参加作战会议的高登在返回诺瑞德号的路上悄声感慨。
“难得西德尼教官使用嘲讽语气说话呢。”
“下官只是觉得风险很大。”
“因为不是在本土作战,所以会缺少一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可是,假如诺斯王国不保,我国的周边环境就会更糟。越快结束诺斯的战事,对国派越有利。所以,不得不以死相拼,而这正是瓦伦纳所不具备的。”
战斗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充实而又凄凉。基层的官兵都在享受出发前最后的假期,人人都知道这可能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假期,即使紧得手脚发颤,也一定要好好放纵一番。高级军官们则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他们还必须为各种细节反复推敲。即使是对文案工作无比厌恶的法兰格尔,此时也在认真地核对各种信息。
“法兰格尔,就算没有参谋长,那好歹也找个副官吧。你这样剥削我们的劳动力,就不怕回国后被部下投诉吗?”
“福卡,假如我们能活着回国,我就举荐你担任副官好了。”
“开什么玩笑……我还等着参谋长的位置呢……”
“对了,给你个任务,虽然不如参谋长,但也很重要。安排你与冷罗亭跟随特遣舰队一起行动。”
“让冷罗亭也去?”
“我不放心……”
“……好吧,我明白了。你总是坑自己人呐。”
联合历310年10月20日,联军与韦维尔舰队群爆发了激战。
韦维尔进攻的目标是肯帕雷拉省,这个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首都的门户;又是诺斯王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他所采用的战术并不复杂——亲率主力正面进攻,布冯舰队负责攻击侧翼。这个战术几乎是德拉斯歼灭奥伦治舰队主力的翻版。简单,但很实用。很多时候,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才算是有本事。
不过,诺斯的舰队似乎更乐意将问题搞复杂化,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之下,乱中取胜无疑很好的选择。以观察员的身份全程跟随韦维尔舰队行动的地龙军事记者伊莎·奥哈露完整地记录下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10月20日,旗舰内拉响了战斗警报,布置在走廊两端舱门上的红色警灯伴随着警报声不断闪烁,显得特别有节奏感。旗舰的官兵训练有素,忙而不乱,但愿其它战舰上的情况也是如此。不过,一些阶级较高的军官,他们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点意外。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心理作用。但是,韦维尔将军的确在两天前的晚宴上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战斗应该在几天后更靠近肯帕雷拉省的地方发生。”
“两个小时后,地龙军事观察团被允许进入舰桥。我自作聪明地以为这意味着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因为这个国家长久以来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展示光彩鲜艳的那一面,负面的东西很少有机会见诸于公共媒体,除非是出于某种更深层次的目的。但是,这一次我错了。”
“诺斯与国派的联军采取了主动迎击的态势,虽然我在军校时的成绩很一般,但如此明显的态势还是能分辨出来的。联军并没有堵塞航道,而是固守在航道一侧的小行星带的边缘区域。联军的控制区域内还有一个诺斯王国为方便航道通行而修建的补给基地。”
“韦维尔将军的脸色不太好看,见我们到来也只是礼节性地示意了一下,这与我们刚登舰时他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地对比。那双总是在年轻女性身上不停审视的眼睛此时也目不转睛地盯着态势图。战斗进行的似乎并不顺利。”
“五个小时后,双方开始互相炮击,战斗正式打响。以小行星带作为掩护的一方,虽然能将小行星当作掩体加以利用,但小行星一旦被击碎或者偏离轨道的话,同样会造成严重伤亡。而且,不断增加的碎片也不利于舰队机动和主动出击。不过,联军似乎铁了心要困守小行星带了。”
“我们观察团的团长巴里德中将对联军的行动表示了怀疑,联军似乎有巴里德将军熟悉的国派将领参与指挥。不过,韦维尔元帅并没有把巴里德将军的话当一回事儿。在他眼里,值得重视的国派将领只有夏洛特·弗莱明、里宾·加布里等三四个人。至于诺斯王国,除了已经被架空的哈里斯之外,似乎没有人能入他的法眼了。或许年轻貌美的姑娘更容易走进元帅的视线也说不定。”
“十二个小时后,韦维尔元帅终于下达了退出射程进行补给的命令。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也已经在舰桥干坐了整整十个小时。小行星带的一小段已经被炸成了一大堆碎片,远程导弹也对补给基地发动了一轮攻击,我真的很怀疑联军舰队是不是已经被小行星的碎片砸烂了。但是,数据统计显示敌军的火力密度并没有下降多少。当然,瓦伦纳舰队的损失也很小。”
交战十小时的情况大致与奥哈露描述的差不多,只是她与韦维尔等人都没有发现,联军投入战斗的舰队只有两个,法兰格尔指挥的第四舰队并没有在小行星带内。
阻击韦维尔舰队的具体作战计划,法兰格尔直到与瓦伦纳舰队接触前一天才修改完成。新的计划与舰队从肯帕雷拉省出发时的那份相比发生了大规模的改动,原本被动防御的阻击计划变得充满了攻击性,当然也就更为冒险。
“担负突击任务的舰队我还没有想好,福明将军您怎么看?”法兰格尔得到福明对计划的认可后,就与他一起推敲细节。
“阻击兵团会承受不小的伤亡,但即使计划失败仍可以全身而退;突击兵团前期比较安全,但突击过程中难免经历恶战,更重要的是假如计划失败,很可能全军覆没。”福明没有马上给法兰格尔答案,而是分析了不同角色的戏份。
“基本上是这样的,不过阻击兵团的任务也不轻,前期承受伤亡,后期还要参与反击,也不容易啊。算了,还是由我来负责突击任务吧。第四舰队的装备相对更好些。”应该说,这的确是最好的结果了,不过福明仍为此感到有些担忧和惭愧。
这就是交战前发生在联军一侧的事情,之后的“演出”基本没有偏离法兰格尔的剧本,福明利用小行星带的掩护,成功地使韦维尔对联军的规模发生了误判。当然,他即使没有发生误判,问题也不是特别大。因为法兰格尔确信自己投入战斗前,肯定会被敌军的侦察舰发现。突击的窗口时间无疑是很短暂的,他很清楚这一点。
“伤亡的情况比预想中的小很多,我还可以再坚持一轮攻击,你不要马上出击,继续待机。”
小行星并没有特别之处,瓦伦纳舰队炮击的质量也正常,但联军舰队的伤亡却并不大。问题其实出在那个补给基地身上——它吸引了过多的火力。由于这个补给基地的存在,瓦伦纳的战舰都有意无意地将更多的火力投送到了补给基地的周围,十个小时的炮击告一段落之后,它附近的小行星几乎都被打光了,直接暴露在了敌军的攻击范围之内。但是,事实上这个基地的作用并不大,早就是半关闭状态了。
联合历310年10月21日,韦维尔对小行星带发动了第二轮攻击。这一次他特意修正了攻击目标,福明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当充当掩体的小行星承受不了猛烈地炮击而四分五裂时,停靠在它附近的战舰就成为了殉葬品。大大小小的碎片就像一颗颗轨道炮的炮弹,以极快的速度向战舰飞扑过去。躲避和防空射击必须同时进行,否则平行位置的友军就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不过,即使将大块的碎片打碎,小碎片的破坏力仍然不容小觑。很快,福明的舰队中就出现了一批小行星碎片的受害者,被打中的战舰不是当场被撕裂,就是舰体被打穿失去了战斗力。
“敌军的火力密度似乎下降了。”
“一群蠢货,命令各舰准备抵近攻击,务必歼灭这批敌人。”
虽然也有人劝诫韦维尔要小心谨慎,比如巴里德。不过,他还是下达了上述的命令,因为开战前韦维尔的设想就是消灭诺斯王国军队的有生力量。
此时,正在航道另一侧潜行的法兰格尔,除了默默地为友军祈祷之外,就只剩下期待己方尽可能晚点被瓦伦纳的侦察舰发现。不过,他这一次的运气似乎特别好,预设的航线上一艘侦察舰都没有遇到……
“瓦伦纳的指挥官怎么会那么大意?难以想象……”首先表露出担忧情绪的是高登,一贯严谨的作风使他对这种低级错误有些难以置信。
“我们前出的斥候并没有发现适合伏击的位置,有意露出破绽的可能性不大。”情报参谋洛迪结合多份属下的报告后谨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友军现在承受的压力太大,随时可能崩溃。没有时间留给我们犹豫了,还是继续前进吧。”法兰格尔同样对韦维尔的大意感到不解,但战机往往稍纵即逝。
不得不承认,在这次会战中,幸运女神坚定地站在了联军一侧。假如法兰格尔是个运气定量主义者的话,他一定会担心自己透支了未来的好运。韦维尔毕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并没有自以为是到忘乎所以的地步,但是派出的数量还是偏少。而且,当舰队主力发动总攻时,侦察舰恰好达到活动的极限返航了,韦维尔的参谋也全神贯注于攻击行动忽略了交接班的安排。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第四舰队得以长驱直入,在敌舰队的后方划出了一条诡异的弧线。
“我们已经到达瓦伦纳舰队的右后方,敌舰队主力在我两点钟的方向,敌舰队的军辅船队(补给舰和修理舰)在我十一点钟的方向!他们似乎没有发现我军!”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过,又有一道棘手的选择题摆在了法兰格尔等人的面前——究竟优先攻击哪个方向的敌人?从长远来看,人人都知道摧毁敌军补给的重要性,但其效果并不能马上体现出来,更何况韦维尔的舰队刚刚完成大规模补给。而且,友军所面临的压力很大,有崩溃的危险。
“怎么办?”高登并没有开口,但他的眼睛里似乎显示出了这三个字。
“西庇阿将军,我们该怎么做?再等一会儿难保不被敌军发现。”副司令官莱顿也特意联系了旗舰。
之所以提到这两位,因为他们都曾与法兰格尔一起参加过殖民地的年终演习,自然也都记得那一场平局。
“这有什么好说的?集中兵力攻击敌军的军辅船队。”法兰格尔的回答看似轻巧,其实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不过,命令全舰队在攻击前朝韦维尔舰队主力发射远程导弹。”
“可是,目标远远超出射程了……”说话的是里昂·马杜卡舰长。
“是的。不过,有一个常识必须搞清楚。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会保持其运动状态。宇宙空间的阻力很小,导弹的推进能量用完了也不会停止前进,现在所谓的射程其实是受到制导距离(信号交互的时间)的限制。我们的导弹有末端主动制导能力,中段超出的部分交给侦察舰负责中继。但是,最后一次修正飞行航向后,侦察舰就必须立刻后退到安全距离。立刻去办吧。”
三大国的综合运输补给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备战列舰级别的防御能力。瓦伦纳共和国的补给舰更是配备有完善的防御武备——小口径的近防炮、点防空导弹一应俱全。一般情况下,驱逐舰之类的战舰在与它们对抗中很难占据上风。
此时,出现在法兰格尔面前的韦维尔舰队军辅船队有六千艘补给舰和三千艘修理舰,不算其它工兵舰之类,光这些目标就有九千艘。(补给舰其实共有九千艘,另外三千艘返航补充物资了)。
“这盘菜太丰盛了些呢,胃口小的难免被撑死。”洛迪完成敌情通报后追加了一句比较形象的评语,众人深以为然。
“能吃掉多少就吃多少,底线是别被反咬一口。”法兰格尔下决心似的点了点头,“各舰进入射程后自由射击,洛迪专职侦察和监视工作,随时通报背后敌军主力的情况。”
得到命令后,第四舰队进入了欢乐的狩猎季节。一时间,沉寂的星域热闹了起来,一道道致命的光束划破漆黑的背景点亮一团团火球;远程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像彗星一样扑向目标;轨道炮的炮弹没有特殊的光影效果犹如沉默的刺客。
当然,这场绚丽多彩的表演并不是无偿的,需要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来买单。处于后方的军辅船队根本没有料到会在前线战事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遭到突击,不少官兵刚刚完成补给工作正在休息,睡梦中就尸骨无存了。不过,比起那些在死神镰刀下苦苦挣扎的人来说,没有痛苦地死去可能反而是一种幸运。
国派舰队的炮击发动十几分钟后,瓦伦纳的军辅船队才做出正确的反应——开始向后方撤退。不过,辅助舰船的航速毕竟要慢一点,于是有一批舰船就不得不为战友脱离绝境而充当祭坛的牺牲品了。
对敌人怜悯就是对自己残忍。虽然敌人狼狈不堪的表现令人唏嘘,但实际打击效果并不理想的事实又令法兰格尔感到头疼。补给舰战列舰级别的防护加上己方缺乏足够训练的技战术水平,歼灭战愣是打成了击溃战。
“是不是放飞舰载机扩大战果?”
“我担心损失太大会不利于之后的战斗……”
“精兵可不是光靠训练就能培养出来的。”
“好吧……不过,伊普顿你必须留在旗舰。”
对军辅船队的打击持续了三个小时,摧毁了大约三千艘补给舰和两千艘修理舰。法兰格尔当然想继续扩大战果,但是韦维尔的主力部队已经掉头逐渐逼近了。
秃笔一枝,话分两头。现在我们借助伊莎·奥哈露的记述,来了解一下这段时间里瓦伦纳舰队的情形。
“联合历310年10月21日,韦维尔指挥部下对躲避在小行星带内的联军发动了第二轮攻击。在我看来,韦维尔元帅显得很兴奋似乎志在必得,不过巴里德将军看上去似乎并不乐观。军校的教官曾经教育我们,事情过于顺利肯定哪里会出问题。”
“被击碎的小行星给联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随着碎片密度的增加,也给瓦伦纳舰队的攻击造成了影响,降低了攻击的成功率,使敌军获得了喘息之机。不过,总的趋势还是向好。”
乐观的情绪在10月22日凌晨结束了,韦维尔的旗舰响起了刺耳的空袭警报,探测器发现了第四舰队发射的远程导弹。
“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把我们都吓了一跳,把瞌睡虫都赶跑了。舰桥上的人们都紧张了起来,看来这警报声代表着非常可怕的含义。我特意观察了韦维尔元帅与他的参谋人员,必须承认老将的经验的确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元帅本人依然很镇定,连着下达了多条命令,紧接着就通过舰桥的屏幕看到周围所有战舰的近防炮和防空导弹开火了。”
“虽然我读军校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基本常识还是具备的。使用近防武器说明遭到了敌机或者导弹之类武器的攻击(也会用于拦截轨道炮发射的炮弹),但这类武器的发射平台似乎并没有被探测到,实在是令人疑惑。”
“很快,近防炮构成的弹幕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来袭的是国派的远程导弹,攻击发起位置是八点钟方向,也就是在我们的后方。紧接着,后方的军辅船队就发来紧急求援的报告,联军的一支完整的舰队正在攻击他们。”
“此时,韦维尔元帅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了,他试图与身处另一条航道的马克·布冯将军取得联系,但由于航道被截断导致超空间通讯不畅。联军的总兵力大约有十五个分舰队,韦维尔麾下则有十四个分舰队,可是目前数字上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这恐怕是韦维尔真正担心的问题吧。”
其实,奥哈露的数据并没有错,舰队不会凭空增加。只是在交战之前,法兰格尔玩了一手少变多的把戏,“田忌赛马”形成的错觉使对手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由于形势急转之下,韦维尔将我们观察团一行人请出了舰桥,看来瓦伦纳共和国长久以来的特点并没有改变。不过,如此说来形势的确有点危险了。巴里德将军同样被请出了舰桥,他的表情很复杂——不知是对瓦伦纳的表现感到失望,还是对联军的战术感到意外。应该是后者,因为大家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韦维尔元帅最后决定优先处理背后出现的敌军。正面之敌已经濒临崩溃,大量的星体碎片也使这股敌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脱离小行星带配合友军行动。瓦伦纳舰队的损失并不大,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遭到敌人偷袭,大量宝贵的辅助舰船的损失更令人感到丢脸。”
“巴里德将军现在对于数量上的优势并不乐观,他担心联军还会有更大的动作。将军似乎对联军的参谋长,国派第四舰队的司令官很感兴趣。假如这一次的战术是出自此人之手,那他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威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