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了,这个时候也是年轻人最躁动的时候,当兵是当年许多年轻人从小的愿望。
王明副厂长参加全区征兵工作会议结束以后,11月13日上午就召开了全厂适龄青年征兵动员会,适龄青年149个,但体检名额只有9个。
江大明也是这些躁动的人员之一。动员会一开完,江大明就分别找到厂政工组长黄平力,车间书记刘吉祥,口头表达了自已迫切希望当兵的心情,想想还觉得不太踏实,中午又勿勿写了一份申请书,一上班就交给了厂政工组。
江大明这一点很自信,自已肯定在这9个体检名单之内。江大明隐隐约约听说过,往年许多人没当上兵,就是因为体检这一关打下来的。中学毕业体检的时候,江大明依稀记得,检五官科的时候,自己的鼻子好像有点问题。
第二天上午,江大明跟师傅请了假,专门到地区医院五官科看了一下鼻子。医生仔细地诊断了一下,说:“没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有点慢性鼻炎”。
江大明着急地问道:“鼻炎对当兵有没有什么影响”?
医生面无表情,不置可否地答道:“这很难说”。
江大明没问到答案,不满地瞟了一眼医生。他有气无力地从疹疗室慢慢走出来,双腿竟然有些发软。
江大明无精打采地回到厂里,看看时间还早,就想到车间上班。
这时候,江大明远远看到郭同川耷拉着脑袋从铸造车间走出来,哭丧着脸对江大明说:“大明,你能帮我到政工组问一下吗”?
江大明问道:“你自已怎么不去问”?不用问,江大明就知道他想问的什么事。
郭同川唉声叹气地说:“我肯定完了,没希望了”。他可怜巴巴地说:“我到了政工组,黄组长看到我就不高兴,板着脸对我说,你上班去,不要一天到晚老往这里跑。你说,这会有我的希望吗”?
毕竟是同学,两人到工厂又在车工班共事了这么久,江大明看他如此灰心丧气,耐心安慰道:“郭矮,你就是疑心重,没来通知以前的事,谁都讲不准”。
郭同川迟疑地问道:“那你也去问一问,看他怎样答复你”?
郭同川在办公楼的外面等着。江大明一个人走进黄平力组长的办公室,黄组长抬头看见江大明,笑道:“你也来打听当兵的事吧?回去等着吧,有就会通知你”。
江大明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出来以后跟郭同川这么一说,他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他充满无限憧憬地说:“如果我们两人都能参军多好啊!我这两天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都彻夜失眠了”。
捱过了几个难以入眠的日日夜夜,11月20日上午,江大明、郭同川等9人突然得到通知,下午到市委党校体检。
体检过程中,开头几关都很顺利。检到五官科时,江大明心里不由得有点不踏实。他看到有一男一女两个医生在作检查,心想,女的好说话一点,便径直往女医生那里去。
女医生让江大明坐下,熟练地戴上内窥镜,要江大明抬起头来检查鼻子。江大明主动说:“我前两天到地区医院已经做了检查,没有什么问题”。
“检查过又怎么样,医院检查是医院检查,这里检查是这里检查,不一回事的”。女医生边检边说,一副例行公事的样子。
过后江大明醒悟到,这确实是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五官科检查完了,江大明站在边上,想看她写些什么,无奈后面体检的又进来了,江大明被工作人员推了出去,什么都没有看到。
晚上回到家里,江高山告诉大明,下午你们厂里有两位同志到了市城建局搞外调,主要是你当兵政审的问题。
此时的江高山在地方铁路修完之后,已调到市城建局工作了。
江大明很高兴,他想,这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过去,参军看来是大有希望的。
第二天,又有江大明、郭同川和付翔等6个同志通知去医院验血,这说明在前面体检这一关又打掉了3个同志。
王岚一直在关注江大明参军的事,心里显得很矛盾。不让他走吧,江大明又好像铁了心要去当兵;让他走吧,又确实有一点舍不得。两个人一直没有机会单独坐下来好好谈谈,沟通一下。实际上,两个人至今还从来没有单独约过会,窗户纸一直没捅破,但两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彼此都明白对方心里有自已。
11月25日上午,车间统计员小范到车床旁通知江大明,要江大明立刻到王明厂长办公室去。
江大明一听,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他问小范,都通知了哪些人去?小范边走边说:“不知道,我只负责通知”。
江大明和师傅打了一个招呼,就出了车间。一边走,心里一边直打鼓,不知道下步会发生什么。
江大明分析,厂长找谈话,无非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兵当不成,王厂长做我的思想工作,要我安心留下来;另一种可能,就是告诉我去当兵的好消息。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