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黄须儿> 第十六章 蛟龙脱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蛟龙脱困(1 / 1)

董承与王子服等人商议了一下,觉得刘备往日的做为还是很有英雄气概的,连王子服等人都能看出刘备的不一样,这恐怕也是曹操要“煮酒论英雄”的缘故吧。

在与众人商议之后,董承决定等过几日,好好“考察”一下刘备,之后,众人又商议了一会,董承也是大张旗鼓的亲自送众人出府,因为他知道这些人来自己府中相聚,不管怎样,曹操都会听到一点风声,若是遮遮掩掩的话,肯定会引起曹操的疑心,反倒是这样大张旗鼓的,显得自己于这些人等只不过是正常的交往,聚会,确认让曹操放心不少。

果然不出所料,这五人聚会之后,董承明显发觉了自己家门口多了不少监视之人,不过,三五天之后,在董承一如往常的上下朝不出门的状态中,这些人也就消失了。

又过了两三日,董承见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就在一个月黑的晚上,悄悄的派人将自己的名札送到刘备的府邸,请他来一趟自己的府上。

没过多久,刘备就孤身一人来到了董承府上,见到董承之后就说了:“国舅夤夜相招,必有事故。不知何事呢?”

董承将刘备迎入书房之后也不多话,就这么看着刘备,直看得刘备心中发毛,半晌之后,董承缓缓说道:“皇叔好志向啊!”

刘备一听大惊失色,想曹操已经在几个月前说过自己了,怎么今日董国舅也这么说呢?难道自己韬光养晦做得真的不好?

这时候,董承又说道:“观皇叔平生,自讨黄巾起,征讨十数年,无不以国家、大义为念,如今奈何投身与曹操?”

刘备恐怕这是曹操派董承来再次试探,于是佯言道:“曹司空治国,为何忧不太平?”

董承闻言,顿时脸上变色站立了起来指着刘备说道:“公乃汉朝皇叔,故而董某据实相告,董某好歹也是天子国戚,每每从事均以天子为念,堂堂正正,又怎会与曹贼相善,皇叔何诈也?”

听到董承如此肺腑之言,刘备也不禁正色起身拜道:“国舅公忠体国!堪称百官表率!适才是备多疑了!国舅请受备一拜!”

董承见刘备如此说,只道他其实是心在朝廷的,殊不知刘备也是个枭雄之资,早就看出董承夤夜相招,肯定是为了避开曹操耳目,既然是要避开曹操耳目,那么所谋之事必大,再说董承又是皇亲国戚,说不定此事还与天子有关,刘备现在没有实力,并不代表他就这么甘心一辈子,所以,只要是有机会,刘备都回去试一试的,这一次,刘备也是赌上了一把了,他也是悄悄步行来到董承府上的。

董承听到刘备这么说了,也是连忙扶起刘备说道:“不敢不敢!董某怎敢当皇叔大礼?”

说完之后,董承就从密处取出了天子密诏递给了刘备,刘备一看天子密诏,就知道自己这次是赌对了,有了这份密诏,自己就有了与曹操对抗的大义名分了,所以,看着看着,刘备脸上就露出愤慨之色,董承见了连忙将“义状”也去了出来,递给了刘备。

刘备一见,这“义状”上面的文字正是为了响应天子密诏的内容而写的,底下署名的有五人,分别是:一,车骑将军董承;二,侍郎王子服;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昭信将军吴子兰;名字下面都按有手印。

刘备看得时候还有些迟疑,要不要写上名字,若是写上了名字,万一被曹操发现了,那就糟了,可是现在要是不写上自己的名字,那么董承等人必将疑心自己心怀不轨;转瞬间,刘备就考虑了清楚孰轻孰重,于是刘备装作看完了之后就说道:“国舅既是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说完,刘备也不待董承多言,自己在吴子兰之下写上了“左将军刘备”,并且按了手印,之后交给了董承,叫他收好。

董承见状自是大喜,说道:“我与王子服等人猜到,皇叔必是被曹操忌惮,方且韬光养晦,避其疑心,我等也必将寻隙机会助一臂之力!目前我等还在朝中寻找臂助,共谋大事!”

刘备闻言也对着董承说道:“国舅!此事机密,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

之后,二人又密议协商了许久,直到五更,刘备才辞别了董承从董府的侧门出去了。

刘备此时心中颇有感慨,回想自己前半生,起身于平民,趁着黄巾之乱,借由原幽州太守刘焉之助起事,一路走来因为自己不是什么世家大族或是天子的直系旁亲,受了多少冷眼冷遇,好不容易在徐州闯出了一片天地,却因为吕布这厮害的自己不得不投靠曹操此人,可是一接触曹操就发现了曹操的能力、志向绝不下于自己,更加上此人现在羽翼已丰,又有天子大义在手,甚难撼动,而且此人对自己也算是深有防备,所以,自己也不得不韬光养晦以自保;现在好不容易自己也算是有了天子大义名份了,为今之计只有寻机出得许昌方能成大事。

好在现在的曹操对于自己的戒心已经少了很多了,为什么?因为张飞娶亲了!娶的不是别的什么人,还是与曹氏宗族同族的夏侯氏之女!

说来话长,早在张飞到达了许昌之后,因为曹彰的关系,也心生娶妻生子来教导武艺的想法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中意的女子;可是就在今年五月,张飞在一次外出练武途中,看见郊外有一群女子正在采桑,忽然,张飞见到其中一个女子,惊为天人,于是,这位猛张飞二话不说就把人家从桑树上给抱了下来,直接给带回了刘备府上。

刘备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原本大为恼火,把张飞给臭骂了一顿,连带着关羽都被刘备骂了一番,说他好女色带坏了张飞;之后,刘备问了问那名被张飞抢来的女子,一问才知,这名女子竟是曹操族人,手下第一亲族大将的夏侯渊的长女——夏侯娘蓉;这下子可把刘备吓得不轻,连忙给人家赔罪,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夏侯娘蓉居然是芝麻对绿豆对上眼了,也看上了那个“敢爱”的帅哥张飞,不愿意就这么走了,刘备一见人家姑娘家也愿意嫁给张飞,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前往曹府,向曹操禀明情况;

谁知夏侯渊得知了女儿被人掳走之后,正好赶到了曹操处,请求曹操立即发兵寻找女儿,并且捉拿掳人的强人,得知了张飞掳人的正相之后,夏侯渊正想发作,却被曹操给制止了,曹操心想的是这张飞与关羽都是刘备手下的猛将,如果这个张飞能娶得自己家族中的女子,岂不是跟自己成为了亲戚,那么他和刘备的关系也就不再那么的亲了,自己就可以有机会通过那个侄女把张飞给“挖”过来了,也算得上是件好事!更何况夏侯渊的这个长女也不是什么嫡出,只不过是夏侯渊的一个小妾所生,按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样的女儿一般只能嫁给大族人家或者自己手下的亲信家人武将做妾,只有嫁给一些小户人家的才有可能成为正妻(就看正史上曹节做了汉献帝的皇后,而她的姐姐只能做嫔妃就知道了!);夏侯娘蓉现在嫁给张飞还是做正妻的,这样也算是对得起夏侯娘蓉了;虽说此时的张飞已经三十出头了,而夏侯娘蓉才只有十五岁!于是就这样,在曹操的撮合下,张飞与夏侯娘蓉就成亲了。

由于,夏侯娘蓉乃是庶出,他们的婚礼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有夏侯渊的全家以及少数几个亲族成员参加了,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张飞成亲之后,很明显的,曹操对于刘备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还经常邀请刘备兄弟三人一起去司空府议事,并且还表奏了张飞为中郎将。

曹彰在得知了张飞成为了自己的族姐夫的时候,脑子里面也是一片混乱,自己的师傅是张飞的结拜兄长,那么自己跟张飞的关系到底算是什么呢?是师叔与师侄?还是姐夫与表舅哥?好在曹彰的身份还没有曝光,暂时还用不着担心这些事情,不过做为关羽的徒弟,曹彰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还是送了很多好酒和礼物给张飞,乐张飞开心了好几天!

也就是在刘备看完密诏,在义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不久,他出逃的机会就来了,此时正是农忙时节,曹操手下众文士全部被荀彧派出去查收钱粮等物品去了,就连程立、郭嘉、荀攸也因为人手不够被荀彧给差出去了;可就在此时,淮南细作传来了消息:“袁术在淮南骄奢过度,不恤军民,手下众将皆背反。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绍欲取玉玺,术约亲自送至,见今弃淮南欲归河北。若二人协力,急难收复。乞丞相作急图之。”

这细作来报的时候,正巧刘备三兄弟也在议事堂,听得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消息之后,刘备当即站起身来,对曹操说道:“明公!袁术若投袁绍,必从徐州过,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必可擒得袁术!”

曹操想了想,也是,袁术大军凭车胄是根本防不了的,而徐州就刘备最熟,他去的话也可以,虽然袁术手下还有不少人,可是跟关羽张飞相比确是差了太多了,再说也试过刘备了,并不是什么大才之人,加上还有张飞这层姻亲关系在,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于是曹操就对刘备说:“玄德肯出面那就最好了!待明日上朝奏明天子之后,即刻发兵!”

于是,刘备就带着两个兄弟回去了,第二天一早,刘备在早朝的时候奏明天子,说明伪帝袁术欲上冀州,他刘备奏请率军拦截,以期擒拿袁术这个逆贼!汉帝早就通过王子服等人(董承不便再出面了)得知了刘备这个皇叔是真正的“自己人”,于是也是马上应允了出兵一事,并且亲自哭着送刘备出了皇宫。

曹操在汉帝应允了出兵之后,连忙给了刘备集齐了三万兵马,又差朱灵、路昭二人与刘备同行,名为帮忙!

刘备当下回府去准备了,刘备自己很是聪明,当初就把家眷全部都留在了徐州糜家,在许昌也就孤身一人而已,关羽就更不用说了,身边只有一个儿子,可张飞就不同了,这个老婆可是夏侯氏的;刘备原本的意思是将她留在许昌,反正曹操也不会太为难她的,没想到张飞这个爷们对待老婆也很讲义气,不愿意撇下老婆自己走了,于是拗不过张飞的刘备只得同意张飞把夏侯娘蓉藏在自己的亲卫军中,一起带出许昌;趁着出征前准备的这个时候,关羽来家具厂找曹彰来了。

此时的曹彰还不知道淮南袁术的事情,他正在家具厂练刀呢!现在曹彰在练什么刀呢?他正在练木雕,不过他可不是用什么刻刀在雕木头,而是以手中的绣春刀在雕木头,用这三尺的绣春刀雕一小块木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曹彰自从跟随关羽学习刀术之后,已经可以说是有了飞跃般的进步,达到了一般武将都难以达到的境界了,但是越是练到后来,这难度就是越大,可谓是百尺竿头难进一步啊!曹彰是越来越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再怎么苦练也没有办法突破;就在这个时候,关羽跟他说了一句,使刀固然要快、准、狠,但是有的时候也要慢、稳、柔,而且还要掌握住刀的控制力量,做到收发自如才能算得上有大成;于是,曹彰就想尽办法去练习关羽说的慢、稳、柔以及对刀的控制;想来想去,他就在家具厂看木匠师傅雕家具上的花纹的时候,产生了灵感,用那么长大的绣春刀来刻木雕练习刀法,一开始,曹彰的手就像是“武林外传”中“刑捕头”自己拉自己手的那个样子,包满了裹伤口的白布,慢慢的曹彰刻木雕已经很少会划到自己了,虽说刻出来的木雕都不咋地,但是对于曹彰来说,他已经很满意自己的进步了,对于刀的使用他也能渐渐感受到收发自如的状态了,更何况,曹彰还有一个秘密,只有典家兄弟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双手刀!面对着一门六个使双手兵器的家伙,曹彰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呢?所以,曹彰在平时练习刀法的时候,也慢慢的开始练起了左手刀了,就算是现在在刻木雕,有时候,曹彰也会试着用左手去雕呢!只不过这对于曹彰来说是个秘密,就连关羽也不知道。

当曹彰听下人禀报说是关羽和关平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刀与木头,整理了一下自己,就出门迎接去了,关羽见了曹彰也没有进门,而是带着曹彰来到了经常练武的小山坳里,关羽看着这个徒弟,心里真是非常的喜欢,资质超过关平就不说了,而且勤奋好学、能吃苦、会专研;每逢过年过节,这小子都会大车大车的往刘备府上送东西,吃的、穿的、喝的,应有尽有,从没有让自己操心过,自己跟三弟都是属于“大胃王”类型的,如果不是又曹彰经常送礼,恐怕自家大哥的那点俸禄被自己兄弟两个吃光了还不够,整个天下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徒弟?

关羽看着曹彰说道:“彰儿!为师就要走了,此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你可愿意跟着为师一起走?”

曹彰一听就傻了,怎么着,关羽要走了,是不是袁术逃亡北方的消息已经传来了,刘备这小子准备逃了?怎么自己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啊?……

关羽见曹彰低头不语,以为他在为难,想想也是,这曹彰毕竟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自己就这么叫人家离开父母跟着自己到处飘泊,这算是什么意思呢?而且自己此次与大哥前去,还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事情等待着自己呢?

于是,关羽也是很慈爱的在曹彰的脑袋上抚了抚,说道:“还是算了吧!你年纪轻轻,万一跟我走了有个什么意外,我也很难向你父母交代,还是等你长大以后再说吧!今日我也只带着平儿来与你道个别的!你自己保重了!”

曹彰此时还沉陷在无尽的混乱当中,听到关羽这么一说心下也甚是感动,对这关羽说道:“师傅即将远行,徒弟这里也没有来得及准备什么东西,这把绣春刀是一高人赠与我的,如今我就送给师傅,留作纪念吧!”

关羽也很是感动的收下了曹彰送过来的绣春刀,三人又多说了一会子话,关羽才带着关平快马赶回许昌去了。

曹彰见关羽走了,猛然间想起来,若是这个刘备走不了,那么会不会他就这么一直在老爹曹操的麾下效力呢?那么关张二人不就可以一直做为曹家的武将出阵了吗?还有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玉带诏呢?

于是曹彰也马上回到家具厂,骑上小红马快马加鞭的赶回了许昌,一到曹府门口,曹彰就问了府中负责服侍议事堂的下人,知道了郭嘉到什么地方去之后,曹彰连忙叫曹平骑上自己的小红马去把郭嘉找回来,自己则匆匆忙忙的跑到曹操的书房去了,曹彰一进书房就对曹操说道:“父亲,听闻您已经下令让刘备带兵前去拦截袁术了?”

曹操一听,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就回到道:“是啊!怎么了?彰儿?”

曹彰连忙说道:“郭先生曾经多次说过,不能让刘备离开许昌啊!父亲怎么不听了呢?”

或许是曹彰说话急了没有注意语气,或者是曹操觉得自己不一定凡事都要听郭嘉的,于是就拉下了脸说道:“军国大事,岂容你一个小小的孩童可以参与的?快出去!回去好好的看书去!”

曹彰正要声辩,可以一看到老爹曹操那阴寒的脸色就打了退堂鼓了,只好退出了书房,来到大门口等待着郭嘉了。

而此时的刘备却是加紧时间收拾军器鞍马,带上了将军印以及一些贵重物品,趁着天没有全部黑,催赶着兵马就出发了。一出得许昌城,刘备长出了一口气。正所谓:“蛟龙脱锁,怒吼回首!”曹彰始终是没有拦住自己老爹这个宿命中的对手!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