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道凌厉无比、快若闪电的剑气,两位神秘的不速之客恍若浑然未觉的样子,完全没有闪躲的意思;看到这种情况,不仅旁观的大唐天子李世民、凌天诸人皆感到意外,差点脱口而出提醒两人注意,就连施展剑法攻击的张良与杨再兴两人都为之错愕,没料到二者竟然不躲不避。
事情演变至此,好像已超出控制范围,众人眼见即将酿成悲剧。
所幸张良与杨再兴两人剑法通神,已达随心所欲、自由操控的无上境界;就在离目标不到叁指宽的间距时,前者硬是聚气阻止剑锋继续前进,而后者则是运劲迫使剑身偏离方向,足见两人均不想伤害不抵抗的敌人。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两名平淡无奇的不速之客在剑锋及身之前,居然像烟雾蒸发般消失於大气中,确实教众人大吃一惊。
两名神秘客在众目睽睽之下,销声匿迹,使得大唐天子李世民、凌天,还是张良、杨再兴等人,全都聚精会神察看;或抬头仰望夜空,或低首审视地面,或转身左顾右盼,或趋前浏览四周,只是结果不尽人意,一无所获。
「好剑法!」
蓦地,传来短短一句话,虽然音量远低於战场的喊杀声,却能让每个人听得一清二楚,迅即吸引住众人的目光。
未几,两道身影再度自黑夜里凭空冒出,正好在众人视线之外。
由於来者的气息似曾相识,凌天竟然是首先感应者,於是马上转身仔细看,不禁惊呼道:「前辈身法好快唷!」
话音未落,含大唐天子李世民在内的六个人已经闻声转身,当他们惊见到两位神秘人的身影时,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二者当非普通人。
虽然遭到来者的戏弄,张良却不以为忤,反而流露出满意的表情,语带玄机地问道:「在下张良,两位可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前辈呢?」
「哈!」……
爽朗的笑声响起,表示来者有反应了,倒是让众人感到相当意外。
「哦!原来是鼎鼎大名的张子房,果真不俗!让我俩虚惊一场。」
「剑法出神入化,剑更是好剑,可是“龙泉宝剑”啊!」
单从两人的谈话内容即可看出来者之不凡,使得凌天与张良两人几可确认对方绝非凡夫俗子;於是后者欣然回应道:「在下的长剑确是“龙泉”没错,是越国巧匠制造的名剑,前辈的眼光的确高明。」
「呵呵!……没错,“龙泉剑”的确是一口绝世好剑。」
「小兄弟,恕老夫眼拙,看不出宝剑的来历?」
对杨再兴来说,能够轻易躲过他剑击者,实属凤毛麟角,足见神秘客绝非简单人物,因而心存戒备,淡然答道:「在下的佩剑是“惊虹”,是大师陈抟采集武当绝顶铁石,经熔岩反覆淬炼,耗时叁年始成。」
「呃!原来是他啊!」
来者连陈抟这位五代十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都知道,让凌天更为好奇,不禁诚心问道:「在下凌天,两位前辈可认识娄子伯前辈?」
「你就是凌天,果然气质与众不同。」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是或否,但是在场每一位皆可听出对方的意思。
自两名不速之客出现后,一直遭到漠视、冷落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纵使他的度量极佳,可以容忍周遭之人盖过自己的风采而不动怒;然而,一个人的修养再佳,忍耐总是有个限度的,还是忍不住地沉声道:「朕敬重两位是前辈高人,纵是不请自来,也该有基本的为客之道吧!」
语气软中带硬,显现出大唐天子李世民应有的威望。
由於房玄龄认为两人应该不是普通人物,大有可能是传闻中的得道之士,因而不愿意在情势未明朗前横生枝节,於是诚意地道:「在下房玄龄,有幸辅佐皇上建立唐朝,敬请两位前辈不吝指教!」
话才讲完,因眼前神秘人的身影突然变亮,而让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原来形貌平淡无奇,像极一般村夫的两名不速之客,忽然形象全变;当众人定睛仔细一瞧,惊觉二者身上氤氲渺渺,像是蒙上一层薄纱般,教人难以看得真切;接着不到数鼻息的短暂光景,变化再起,本是围绕在二者身上的雾气,转眼间就散得一乾二净,消失得无影无踪,终於露出真面目;仔细看清楚后,大家才分辨出一个是身穿墨绿色的长布衫,另一个则是穿着灰色长袍。
至此,无论是大唐天子李世民、还是张良、凌天诸人的眼里,只看到两位相格清奇,神情飘然,不是松形鹤骨、就是仙风道骨的神话中人;以此推论,两位不请自来的神秘人身份,已呼之欲出。
灰色长袍的神秘人笑容满面地道:「老朽早已忘了自己的姓氏,所以皇上及各位称呼我于吉即可。」
在场诸人,除了张良不清楚于吉是何方神圣、及凌天已有心里准备外,其馀诸人皆闻言动容,全没料到来者之一,赫然是叁国时期的神奇人物于吉;同时也恍然大悟,何以守在了望台四周的玄甲战士会无法察觉二者气息。
不待众人反应过来,身着墨绿色长布衫的神秘人紧接着道:「草民黄承彦,见过皇上,如有得罪之处,敬请包涵!」
听到这一段话,连凌天的内心也感到非常震撼,未料到来者之一,居然是孔明先生的岳丈黄承彦仙师;至於,了解「内情」的大唐天子李世民、房玄龄诸人,则是始料未及、啧啧称奇。
看着众人的神情变化,料事如神的张良心中已有谱,乃神情笃定地问道:「两位前辈,应该认识黄石公吧!」
黄承彦来到张良前方五步远,居然打躬作揖地道:「子房先生言重了!在阁下的面前,在下不敢僭越,以前辈自居。」
接着,意在弦外地续道:「黄石兄,在下当然认识喔!况且,他之所以会盛名远播,还是因为阁下之缘故哩!」
此话一出,教所有人闻言错愕。
然而,李世民不愧是名垂千古的明君,虽然见到仙人驾临,心中颇为兴奋,却是神色如常地道:「原来两位长者就是传闻中的传奇人物,难怪看到朕的时候,犹可泰然处之、嬉笑自如;相请不如偶遇,两位请!」
于吉摇头回应道:「皇上,对不起!小老儿没空。」
诚意的邀请竟然遭到拒绝,以大唐天子李世民的修养也无法承受;刹那间,其帝王的气势即将爆发,教凌天诸人甚感不妥。
自战斗的号角声响起,至目前为止,双方已鏖战逾两个时辰之久,杀声、兵器交击声、跑步声、马蹄声、劲箭破空声,各种声响交错穿插,此起彼落,绵延不绝,教人闻声惊骇,足见现场战斗的激烈。
自洛水、伊水到洛阳城一带,则在火鼓、火把、火炬的照耀下,隐约可见到血肉横飞的情景,惨不忍睹。
战场的状况如此,了望台上亦弥漫着肃杀之气。
就在火山即将爆发之际,张良转身面向大唐天子李世民,深深一鞠躬,急忙劝阻道:「皇上请息怒!两位前辈是世外高人,较不拘小节,亦不懂得礼法,如有冒犯之处,还请高抬贵手。」
严格来说,两位仙人终究不是唐朝子民,根本可以不甩大唐天子的威信,於是凌天附和道:「皇上,请恕草民多嘴;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世界上就有两百多个国家,亦即有相对的君主、总统或统治者存在着;因此,对一般百姓来说,并不会特别去重视,何况当彼此不相统属,且无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时,不要说起码的尊重,搞不好还会惹来白眼或遭辱骂哩!」
凌天一口气讲了这么长的话,听在房玄龄与柴绍两人耳里觉得相当不妥,显有愈描愈黑、添油加醋的反效果;因为二者一直在留意皇上神情的变化,深怕皇帝听了之后,龙颜不悦而为之震怒,恐怕事情就难善罢干休了。
凌天说得兴起,因而没有理会到众人的反应,仍兴致盎然地续道:「在时空错乱后,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唐朝子民,像子房先生、两位前辈、子龙先生、杨将军、岳将军、草民等……」
事实上,大唐天子李世民并非一个气量狭小之辈,而是一位器度恢宏、见识渊博的英明君主;因此,不待凌天说完,就语带歉意地道:「既然两位没空,朕也不勉强,后会有期!」
当大唐天子李世民转身走向阶梯,正要离去的时候,较为世故的黄承彦低沉的嗓音响起,慊然道:「皇上请留步!」
不管是凌天、张良,还是房玄龄、柴绍,亦或是杨再兴、岳云,闻言皆感到既惊愕且好奇;惊愕的是,在皇上要离开的时候,黄承彦竟然胆敢出声留人,可说是一种非常不敬的行为;好奇的是,以后者的道行、智识、历练,应该不会如此莽撞才对,莫非他另有惊人之语要说。
大唐天子李世民闻言停下龙步,仍是面向阶梯,头也不回地道:「黄仙家,有事请直说无妨!朕洗耳恭听。」
黄承彦清一清喉咙,乾咳数声后,不疾不徐地道:「皇上,对不起!草民需撤除四周的阵法,才不会误伤陛下。」
边说话的当儿,黄承彦的双手已分别朝着了望台四周弹出气劲,接着即生出数响「嗤!嗤!」的声音及微不可察的烟雾;至此,包含大唐天子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才醒悟到何以守在了望台四周的亲卫没有发现有人闯入,或及时上来察看,原来他们是被神秘的阵法所混了。
虽然遭到黄承彦与于吉两位仙人的戏弄,唯大唐天子李世民却没有不悦的反应态度,而是暗自警惕自己没有一时冲动而引发冲突;另外,深知大唐天子李世民个性的房玄龄见状,则是如释重负,脸上不经意流露出笑容。
在众人的期盼下,大唐天子李世民缓缓地转身,龙颜欢愉地道:「见识过两位仙家的演出后,朕终於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意涵,很好!真的很好!朕希望有机会再聆听两位的启示。」
说完即转身走下阶梯,房玄龄与柴绍两人当然紧随其后离去。
撤退的号角声响起,意味着大战即将告一段落。
在没有人打扰的了望台上,凌天、张良、杨再兴与岳云四位凡人正和黄承彦与于吉两位神奇人物席地交谈。
听完凌天的故事后,于吉白眉扬起,冷冷地道:「好个娄子伯,竟然让他给捷足先登了,实在教人扼腕!」
黄承彦的反应与于吉截然不同,微笑问道:「凌公子,可否方便让老夫把把脉?检视一下你真气修练的情况。」
对方身份非同小可,是诸葛亮的岳丈,凌天欣然应允道:「前辈,请便!」
接着,边移动身体边问道:「晚辈感到很纳闷?可是前辈觉得事情有异,才会要探究晚辈体内的真气。」
黄承彦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略为点头表示孺子可教也而已;当凌天来到前者身旁后,他即伸出手指轻扣住后者的脉搏上,静心察探。
从两人的神态看来,似乎对娄子伯怀有敌意,於是张良虚心问道:「严格来说,娄子伯算是凌公子的启蒙老师,间接教会天弟御风术、役兽术、观气术、御剑术与隐身术五种仙法,对天弟帮助甚大;只不过,于仙家好像另有一番见解的样子,教在下颇为不解?」
由於于吉极为崇拜张良的韬略,闻言欣然答道:「子房先生有所不知!子伯他是在下的同门,却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讨厌鬼。」
张良摇头问道:「怎么说呢?」
「在叁国时期,就是娄子伯一直在暗中支持曹操,才会烽火绵延不绝。」不同嗓音响起,回答者居然是岳云。
其实,混乱的叁国时代本身就是一部详实丰富的战争教材,对每一位有志之士来说,都会用心去研究、揣摩;因此,杨再兴与岳云两人当然也不会例外,会有此反应实属正常现象。
于吉慨叹道:「唉!此事说来话长;想当年左慈、子伯与在下一块在琅琊宫修练道术,就是希望能够学习到一些技能,以帮助流离失所、孤苦无依的人民,只是没有想到……」
讲到一半的时候,语气忽然停顿半晌后,才语重心长地续道:「子房先生,真正有志之士就像阁下一样,以经世济民为己任、视名利如浮云;然而,他则是心术不正、另有所图,以为学得道法之后,就可胡作非为、游戏人间,不视天下苍生如无物,实在非常可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