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驯鹰记> 第四十二章:战神之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战神之死(2 / 2)

眼见第一排辽军骑兵即将越过荆棘,常剑鹰发出指令,几个旗手一起挥动令旗,二十排近八千人一起向前方半空中射出一枝又一枝利箭。

辽军骑兵已接近宋军阵地不到四十步,眼看瞬间即可摧毁宋军,不料大量利箭从天而降,辽军将士为了急行军都轻装上阵,没穿盔甲,加上两万骑兵拥挤在一起向前冲,完全无法躲避和抵御这遮天蔽日般从天而降的十几万支利箭。

冲在前面的大部分辽国骑兵纷纷中箭,人仰马翻,而后面骑兵仍蜂涌而至,两边密集的树林和灌木也阻挡了前进速度,后面骑兵渐渐变慢,并拥挤在宋军阵前四、五十步后,天空中仍不断落下大量利箭,可怜后面大多数辽兵,还没看清楚敌人模样,就糊里糊涂命丧九泉。有几百骑兵冲到阵前,却在宋军坚盾长矛前无计可施,也被一一射杀,宋军阵型始终稳如磐石。

由于两边茂密的树林挡住了辽军从侧翼包抄宋军的路线,辽军只好继续向前冲锋,萧达凛在卫兵掩护下连忙穿上金盔金甲,坐下战马也披上重铠,前面几名卫兵手持盾牌、大刀开路,萧达凛挥舞着大斧紧跟在后面,冲向宋军阵脚。这几个卫兵人人身手敏捷,一看就知道是武林高手。宋军射出的箭,大多数被卫兵挡开,有几支箭射中萧达凛和其战马,却穿不透铠甲,对人和马都没有一点损伤。

萧达凛冲到宋军阵前,居高临下对着马前宋军盾牌,一招“力劈华山”,竟将马前的宋兵盾牌劈碎成几块,眼见宋军阵型被冲出一个缺口,周围军民也不由乱了阵脚,幸亏此处几名武林人士拼死抵抗,稍微稳住了阵型。常剑鹰见状心急如焚,自己在阵中央,相距阵脚处较远,鞭长莫及,即使使出“灵猴跳涧”跳跃过去,众人见状势必会自乱阵脚,若阵型一乱,则必败无疑。

正值萧达凛准备大开杀戒之时,不料从空中飞来一支又粗又长的箭,速度极快,萧达凛和卫兵都还没反应过来,那长箭已穿透铠甲,射中萧达凛左肋。萧达凛大叫一声,正欲勒马后退,空中又飞来一支又粗又长的箭直接射中其面门,萧达凛坠于马下。几个卫兵拼死将萧达凛抢回,见元帅身负重伤,不知死活,辽军大乱,副帅带领残部五千余骑兵护送萧达凛逃了回去,回到营中,见萧达凛已经死亡。

“穷寇莫追。”常剑鹰蓄势待发了半天,却未曾使出一招一式战斗就结束了,眼见辽军逃走,深知仅凭这群乌合之众,离开寨子去追杀辽军骑兵,无异于送死。于是下令众人退回寨中,继续加强警戒,清理战场,并派出探子刺探敌情,同时派信使上报前线宋军,直到探子回报,辽军骑兵已全部撤退,才暗暗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前线宋辽两军正在黄河两岸酣战,宋军虽然人多,但阵型松散,各自为阵,士气低落。面对凶猛的辽军攻势,宋军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

在寇准的一再请求下,宋真宗终于坐不住了,亲自上城墙来鼓舞士气,后面跟着一身材高大的带刀侍卫,左右两边分别跟着一老一少两个太监,体型瘦小,亦步亦趋。

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冲杀。眼见辽军节节败退,辽圣宗和萧太后在护卫的拥簇下,也亲自到前线督阵,见到辽圣宗杏黄旗,辽军也稳住了阵脚,一时间双方相持不下。

见宋军攻势如潮,萧太后很是疑惑,根据得到的情报,在宋真宗御驾亲征后,宋军前线各地兵马纷纷前往澶州护驾,造成宋军两翼和后防空虚。因此表面上自己率大军与宋军正面对峙,实则派南北两院大王分别率兵从东西方迂回到宋军后方,偷袭其空虚的军需库和京城,和自己前后夹击,算来宋军应该大乱,为何还不见动静?反而攻势如潮,难道情报有误?或者偷袭失败?

正在疑惑之际,却传来消息,东线偷袭宋军军需库失败,南院大王萧达凛阵亡。萧太后闻讯大惊:“我军中了埋伏吗?难道情报有误?领头的宋军将领是谁?”

很快跟随萧达凛偷袭宋军军需库逃回来的副将带着一支粗大的箭过来报告,说:“宋军军需库确如情报所言,只有几千散兵游勇,领头的是个无名小卒,但宋军阵中有几个妖道甚是厉害,空中祭出箭雨,将我铁骑射杀大半,元帅也不幸殉职,这就是射中元帅的箭。”

萧太后和众辽军将领见这箭又长又粗,像根长矛,都不禁大骇,这哪是平常人能使用的箭?护送萧达凛回来的卫兵说,这箭确实是从那些妖道所在的哨楼上射出来的,哨楼离元帅中箭的地方足有三百多步远,要说是长矛,力气再大的人最多只能扔出一百来步远。但如果是箭,那需要多大的弓才能射出如此粗大的箭,这不是凡人能够做到的,难道真是天兵天将使用的神器?

萧太后连忙询问这些道士来历,探子说是茅山派道士张绍英。辽军营中有不少中原武林高手,都只听说茅山派掌门人朱自英会御剑术,没想到其师弟张绍英竟然会御箭术,宋军有这样的奇人相助,难怪战神萧达凛都难以抵挡。

南院大王萧达凛是契丹战神,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则是契丹军魂,现在战神已死,萧太后只好把最后的希望放在北院大王那边了。谁知不久耶律休哥也铩羽而归,原本耶律休哥带兵绕过宋军西路防线偷袭大宋京城汴京,不料来到郓州黄河边,见对岸宋军早已重兵把守,严阵以待,完全无机可乘,只好无功而返。

“狡猾的汉人,拿假情报糊弄我军,欺我契丹无人。”眼见偷袭失败,萧太后把取胜的希望都寄托在正面交锋上了,趁现在士兵们都还不知道萧达凛阵亡,士气正旺之际,加紧攻城,否则一旦将士们知道战神阵亡,士气必受大挫,则取胜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于是萧太后吩咐辽圣宗将皇旗向前移,直逼城下,辽军将士见状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向前。

宋真宗站在城头上,居高临下指着辽圣宗和萧太后对身边的陈尧咨说:“听说爱卿箭术天下无双,能否射杀这两人?”

陈尧咨看了看,说道:“回皇上,普通弓箭射程只有一、两百步,强弓大多能射两、三百步,即使强弩也不超过四百步,从这里到彼处大概六百多步,距离太远,箭射不到。”

“皇上,我军新进的长弓和强弩据说射程都可以达到四、五百步远,现在是居高临下,要是配上火箭,应该能射到,不妨让陈大人试一试。”旁边一将军进言道。

“陈爱卿,你觉得呢?”宋真宗问道。

“皇上,臣可以试一下。”陈尧咨拉开长弓,搭上火箭,将箭上火药点燃,对准辽圣宗方向射了过去。可能是陈尧咨第一次使用这种弓箭,准星差了点,射到辽圣宗旁边两、三步远,被护卫用盾牌挡下。

萧太后等人吃了一惊,但很快镇静下来,以为是支偶然飞过的乱箭,护卫们加强了戒备,将辽圣宗和萧太后团团围住。

见没有射中,反而引起对方警觉,宋真宗略感失望,旁边寇准建议道:“现在护卫都在保护辽圣宗和萧太后,要射中他们比较困难,但旁边的掌旗手反而暴露在外,只要辽军皇旗一倒,双方士气彼消我涨,则辽军必败。”

于是陈尧咨再次拉弓搭箭,重新调整角度,对准辽军旗手一箭射去,果然命中其面部,辽军皇旗轰然倒下。顿时宋军阵营一片欢呼,辽军则大乱,大败退回寨中。

听说战神萧达凛战死,辽军士气一落千丈,相反宋军士气大振。眼见偷袭失败,还损了一员大将,萧太后知道继续交战会更加难以取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归,害怕撤退时被宋军趁势追击,后果不堪设想;更害怕失败而归的结果动摇了军心和民心,影响到自己好不容易才巩固的政权。于是找来众将商量,几个汉人将领说,宋真宗和宋朝大多数大臣都害怕打战,早就想议和了,现在派人前去活动,他们必定会见好就收,主动来议和。萧太后听闻后大喜,一方面继续调兵遣将,做出一副决一死战的姿态,暗地里指使几个汉人降将安排人到宋营活动。

正是:布奇阵绝境逢生,遇神器战神断魂。;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