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驯鹰记> 第四十三章:出使辽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出使辽营(1 / 1)

契丹营里的汉人通过各种关系,向那些害怕打战的文官表达了辽国愿意议和的意愿,这些跟随宋真宗一起出征的文官大多数都是朝中重臣,平常养优处尊,经过这番车马劳顿,又被那尸横遍野的战争场面所惊吓,早就想回到京城那安乐窝中。一听说契丹人愿意议和,于是联名上书宋真宗,说我军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辽军元气未伤,胜负还难料,与其双方劳民伤财拼个你死我活,还不如利用现在我军有利时机,主动议和以保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但宰相寇准和一干武将都极力主战,坚持乘胜追击,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

面对双方争持,宋真宗左右摇摆不定,能收复幽云十六州,那是太祖、太宗都未能完成的伟业,但现在侥幸取得先机,胜算能有几何?相反自从被寇准等一干大臣胁迫出征以来,自己每日担惊受怕,即使打了胜仗,在辽军未撤退前,自己也不敢松一口气,如今有人提出议和,还得到朝中多数大臣的支持,自己早就巴不得及早结束这提心吊胆的日子。于是宋真宗决定见好就收,早点结束战争,为避免麻烦,宋真宗故意避开寇准,只召来那帮主张议和的大臣,商议派人去辽军军营议和的事宜。

但在选择派去议和的人选上宋真宗又犯了难,若是派能说会道的文官去,只怕看到凶神恶煞的契丹将士,恐怕会被吓破胆,哪里还敢讨价还价。若派勇气过人的武官去,又怕不善言辞,被契丹人算计。在左右为难之时,有人推荐性情刚烈的曹利用为使者,得到大家一致赞同,这曹利用虽是武将出身,却极为能言善辩,因此朝廷也将其当做文官看待,让其担任文职官位。但这次曹利用没有随军北征,目前还在京城,离澶州六、七百里路,一时半会儿还来不了,宋真宗又发起愁来。

这时陈尧咨进言道:“陛下可派人加急赶往京城,通知曹利用,曹利用有匹千里马,为臣所赠送,可日行千里,必能在一日之内赶到澶州。”

宋真宗大喜,马上派人日夜兼程赶往京城通知曹利用,同时也对陈尧咨将千里马送予曹利用感到好奇,陈尧咨虽是文状元,人人都知道其喜好骑射,和许多武将一样,视宝马如自己生命,为何还要将千里马送予他人呢?

陈尧咨说,自己有一次遇见一个胡人在卖马,这匹马全身毛发乌黑,唯独四个马蹄雪白,陈尧咨一看就知道是人称乌云盖雪的千里马,于是花重金买了下来,谁知买回家才发现,这匹马性子烈,不让生人靠近,喂熟了以后也不让人骑,还踢人、咬人,陈尧咨很是气愤,决定将其卖掉。没想到这件事被父亲陈省华知道了,将陈尧咨叫去狠狠训斥了一顿,说你都知道这匹马咬人,不能骑,你卖给别人岂不是害了人家。陈尧咨感到非常惭愧,回家后决定不再出售这匹马,而是将其养到终老。

一日陈尧咨在家中举办聚会,曹利用应邀前来喝酒,这曹利用虽然一直担任文职官位,却不忘老本行,喜欢骑射,尤其喜好赛马,是个马痴,骑马的技术在武官中也算佼佼者。席间曹利用上茅房时路过马厩里,见到了这匹乌云盖雪,好生爱慕,回到席上对陈尧咨大加赞叹,却听说这匹马不能骑,又好生遗憾,席散后众人都已醉醺醺,各自回到家中。第二天陈尧咨一大早就被仆人叫醒,说曹利用没有回家,而是一晚上都睡在马厩里,众人皆感到好笑,这曹利用都醉成这个模样了。

后来曹利用几乎天天来到陈尧咨府上,不是来拜访陈尧咨,而是来看望这匹马,给它刷毛、喂食,牵着它出去遛弯,和它说话。说来也奇怪,这匹马从一开始就和曹利用很亲近,从未踢过他、咬过他,后来竟能让曹利用骑,但一换人就会被踢被咬,见这匹马只能被曹利用骑,陈尧咨就将其送给曹利用。

曹利用接到圣旨后,马不停蹄赶到澶州时天已经黑了,宋真宗连夜召见,听说要去出使辽营,和契丹人讨价还价,曹利用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并立下豪言壮语,绝不辱使命,否则誓死不归,只是要求带一文一武两个助手前往。

见曹利用如此爽快,宋真宗当然满口答应,应曹利用要求,文官选咸平三年状元,文武双全的陈尧咨。武将需要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宋军中武功最高者当数御前带刀侍卫大漠旋风刀和大内高手刘公公,但两人都要保护皇上,不可能离开,而在前来助战的江湖人士中,一流高手也不少,比如少林寺铁罗汉、茅山张绍英、峨眉长乐道长、丐帮铁拐李以及黑风寨金钱豹、独眼豺等人都身怀绝技,但这些人的武功彼此不相上下,反而难以选择。这时有人推荐说,城外营中有位丐帮前辈,是铁拐李的师叔,听说武功比铁拐李、张绍英都强。于是宋真宗下圣旨,通知常剑鹰做好准备,和曹利用、陈尧咨一起一同前往辽营。

临行前宋真宗吩咐曹利用,只要不割地赔偿,就算年贡一百万以内,都可以答应。寇准听说皇上要议和,气得七窍生烟,去找宋真宗却吃了个闭门羹。此次寇准随宋真宗一同出征,怕饮酒误事,因而滴酒不沾,但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没见到皇上,却在门口碰到领了圣旨出来的曹利用和陈尧咨两人,曹利用老远见到寇准,转身从侧门溜走了,陈尧咨刚要躲开,却被寇准喊住。

寇准上前一把抓住陈尧咨,说:“我听说皇上派你和曹利用去辽营议和,可有此事!”

“是……”陈尧咨见寇准发怒,低头不敢正眼看寇准。

“你们这是去做丧权辱国的事,你不感到羞耻吗!”寇准不依不饶,继续痛骂道。

被寇准在大庭广众之下痛骂,陈尧咨反而冷静下来,说道:“恩师息怒,我们都希望乘胜追击并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但从先皇太祖太宗开始到现在,打了五、六十年也未能收复。”

见寇准不再反驳,陈尧咨继续说道:“即使这次我们能收复幽云十六州,那辽国岂会善罢甘休,以后肯定每年都会战事不断,朝廷和百姓都不会得到安宁,现在每年用于战争的费用恩师最清楚,都在数百万,而战争造成的损失更是千万以上,若能以微小的代价换来和平,何乐而不为呢?”

听陈尧咨这么一说,寇准竟然一时语塞,陈尧咨见状接着说:“这就像契丹人驯鹰一样,以前鹰常常叼走契丹人的小羊羔,契丹人想尽各种办法猎杀鹰,却斩不尽杀不绝。后来他们捕获鹰后不再杀它,而是养起来给它肉吃,慢慢驯化,最终这些鹰不仅不再伤害羊,还成为契丹人打猎的好帮手,如今辽国就犹如一只鹰,灭不了它,但可以驯服它,为我所用。”

“说得有道理,”寇准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可是我军取得了胜利,反而要赔钱议和,这岂不是会被天下人耻笑。”

陈尧咨分析道:“这次我军虽然取胜,主要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也损失惨重,且并未伤及辽国元气,若挥师北上,则失去天时地利人和,辽军没有了退路,必然会作困兽之斗,到时候胜负难料。不如把握现在有利形势,趁辽军损兵折将之际和谈,就可以用最低代价换来和平,这犹如驯鹰一样,先得割点肉喂它,要是辽国要价太高,再战也不迟。”

见寇准还犹豫不决,陈尧咨凑到寇准耳边悄悄说:“皇上已经下了圣旨,无法更改。”

“那皇上有什么要求?”

“不得割地,年贡最好不超过百万。”

“百万!你告诉曹利用,要是超过三十万,提人头回来!”寇准气冲冲说道。

陈尧咨唯唯诺诺不敢反驳,辞别了寇准后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大汗,见到曹利用后将寇准的意见转告,听说宰相也不再反对议和,曹利用稍微松了口气,但一听说限定年贡不得超过三十万,曹利用又发起愁来,这年贡太少,又不准割地,契丹人一定不会同意,幸亏皇上同意百万以内,到底契丹人要价多少,自己心里也没底,到时候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两人出了澶州城,与城外的常剑鹰汇合在一起,见到来的丐帮前辈居然是个年轻人,而且是他们都认识的常府小公子,两人不免大失所望,但圣旨已下不能更改,三人一同前往辽军大营。

辽军吃了个大败战,损兵折将,萧太后正骑虎难下,希望经过降将去宋营活动,能使大宋主动议和,现在见到大宋使者果然到来,萧太后暗自高兴,马上指示用最高规格接待宋使,因契丹人喜欢住帐篷,但汉人习惯住在屋中,于是将大宋使者安置在附近一家名叫丈人的驿馆中。

第二天一大早,曹利用等人被带到鸡子峰下辽军大本营中,辽国圣宗耶律隆绪高坐正中,萧太后萧绰旁坐,两边数十战将,甚是威猛。萧太后身边还站着一位汉人书生,赫然是百面书生,摇着一把雪花扇,在一群牛高马大的武将中间,显得很是儒雅,旁边还站着一个小胡子契丹人和莽山毒蛇,都是常剑鹰在故人客栈见过的。

常剑鹰以前听南宫书说过,百面书生是黑风寨的军师,在黑风九恶中长相最为和善,说话也最温柔,却心如蛇蝎,时常笑里藏刀,是黑风九恶中最狠毒之人。常剑鹰上次见到百面书生是其男扮女装的财主老婆模样,今日得见其真面目,确如南宫书所言,没有一点恶人的模样。

见到曹利用等人,萧太后也不讲客套话,开门见山就说:“我们这次南下,就是要收复被你们占领的瓦桥关之地,只要你们让出这些地盘,我们自然退兵。”

但要求割地,遭到曹利用坚决回绝,“这瓦桥关之地,原本就是汉人土地,在后唐时被你们契丹人占领,后周时又被收复,因此从太祖到今天,一直都是大宋的疆土,我出使前皇上曾告诫我,宁可死战,也不可割让一寸土地。”

“既然要决一死战,为何又来议和。”

曹利用侃侃而谈,“我们议和,是因为我朝圣上怜悯天下百姓,不希望两国百姓妻离子散,生活不得安宁,而不是怕和你们开战。”

百面书生讥讽道:“早登鸡子之峰,危如累卵,还敢在这里说大话。”

陈尧咨反驳说:“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没有什么可怕的。”

辽国多年与中原打交道,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也推崇儒家思想,国中有不少汉人担任要职,在契丹王公贵族中的聚会、筵席中少不了猜拳行令,吟诗作对,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众人见陈尧咨一张口就对仗得如此工整,都喝彩起来,纷纷啧啧称奇。

辽军此次南下本来就是为了掠夺财物,所谓的收复失地只是其幌子而已,见宋使不肯割地,萧太后最后妥协,不再要求土地,但要大宋每年进贡五十万银、一百万绢,曹利用说只能给五万银、一十万绢,双方在进贡的数量上相差较大,一时僵持不下,最后谈到一个要总数五十万,一个只给三十万,双方就再也不肯让步了。

萧太后大怒:“大宋号称国富民足,却连区区二十万都不肯让步。”

曹利用却说:“我们打了胜战,还主动赔钱,已经够多的了,要是继续打下去,你们的损失会更多。”

“看看你们汉人,个个弱不禁风,再看看我们契丹勇士,人人身强力壮,你们打得过我们吗?”一个辽国将军讽刺道。

“高牛大马也不过是瘦小的虎豹口中之食,不用说我朝士兵个个英勇善战,即使平民百姓如我等文弱书生,也人人都会舞枪弄棒,骑马射箭,比起你们契丹人,可谓以一当十,这就是你们为什么吃败仗的原因。”曹利用毫不示弱。

辽军众将领听曹利用这么一说,个个气得龇牙咧嘴,恨不得上前将三个宋使撕个粉碎。纷纷对萧太后说,不要跟这几个酸书生耍嘴皮子,两国交战,靠的是武力,而不是空谈,既然宋使认为他们更厉害,那就比试一番,直接比试骑马、摔跤和射箭,谁输了就认栽,答应赢的一方的条件。

契丹人崇尚武力,几乎每个男子从小都会骑马、射箭和摔跤,因此自认为骑马、射箭和摔跤天下无敌,萧太后也摆出一副大度的样子说:“我们也不欺负你们几个书生,你们回去重新派人来较量一番。”

“不用派了,对付你们只需我们三人就足够了,要是你们赢了,我们答应你们的条件,要是你们输了,则按我们的要求。”其实曹利用心中已经有谱了,经过反复讨价还价,现在辽国开出的条件已经不需要割地,这已经达到了初步目标,年贡也降到了五十万,完全达到了皇上的要求,自己回去可以交差了,只是离寇宰相的要求还高了些,但也能接受了。若回去重新派人来,契丹人说不定又反悔了,那就前功尽弃了,何况比试射箭陈尧咨应该能胜一局,赛马自己这匹乌云盖雪,说不定有机会胜出,即使摔跤输得再惨,也可以赢得两局而取胜,所以满口答应下来。

正是:临危受命赴辽营,生死度外为和平。;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