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驯鹰记> 第四十五章:收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收徒(1 / 1)

随着辽军撤退,常剑虎所属部队跟随辽军向北推进,直到双方交战前的地界驻扎下来,其余大部分宋军则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驻地,常剑鹰和父亲一起随皇上回到了京城,沿途和铁拐李、小李子以及长乐道长等人依依分别。

回到京城,常剑鹰和父亲还未到家,早有唐贵先行回去通报,家人早早就在常府大门口等候。见到本以为已经去世的常剑鹰,唐梅喜极而泣,安慰了母亲后,常剑鹰又见过二哥和几个老仆人,最后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托着一只鹰站在后面。

“大鹏!”常剑鹰惊喜地喊道,连忙走过去,看到养得膘肥体壮的大鹏,伸手要摸大鹏的头,不料大鹏转头就啄。

“畜生!连你家主人都不认识了。”小姑娘呵斥道,常剑鹰这才注意到这位姑娘,十六、七岁模样,自己并不认识,可能是自己离开后新来的一个丫鬟吧。

“这是你的妹子,小桃红。”听母亲介绍,常剑鹰才知道这小姑娘是母亲收的干女儿。母亲一直想要个女孩,甚至在常剑鹰小时候把他当做女孩来养,因此常剑鹰见到母亲收了个干女儿一点也不惊讶,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桃红有意无意处处躲着常剑鹰。

听说常剑鹰回来了,昔日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门来,经过磨难的常剑鹰比起他们来成熟了许多,小伙伴口中的话题仍然和从前一样,见常剑鹰不感兴趣,以前无话不谈的小伙伴一时间找不到共同话题,尴尬相处一会儿后纷纷告辞,看到这些小伙伴还在碌碌无为地混日子,常剑鹰不禁感慨自己的苦没有白吃。而逃难的经历让常剑鹰体会到自由是多么的可贵,于是一天独自一人带着大鹏来到郊外,去除掉大鹏身上所有的束缚,看到其在空中自由地翱翔,常剑鹰默默地回到家中。

班师回朝后,宋真宗犒劳三军,官兵根据功劳大小予以加官进爵,武林人士大多不愿做官,因此也根据立功情况得到了或多或少的钱财奖赏。

曹利用因出使辽营,舌战群雄,最终以极低代价签下和约,立下头功,官衔连升三级,调至南方桂州任知府兼安抚使(当地驻军司令);陈尧咨也因射杀辽军掌旗官并出使和谈而立下大功,官衔连升两级,被封为刑部尚书,即六扇门掌门人。

在击退辽军东路偷袭的功劳中,射杀萧达凛的伙头兵军头张环被记头功,不仅被封为将军,还被宋真宗钦赐威虎军头名号;在战场上作法的张绍英道长也被记了大功,记功的官员知道宋真宗信奉道教,于是称赞张绍英道长的法术如何厉害,让几千普通老百姓一下子就变成了天兵天将,射出大量箭雨,打败了几万辽国铁骑。听说张绍英道长如此神奇,宋真宗还亲自接见,称赞其法力高强,张绍英谦虚说自己道法和武功都不如师兄朱自英,因师兄正在闭关修炼,才没有前来护驾,宋真宗听说后更是好奇,急于想见识一下这位比张绍英还厉害的道长,张绍英说师兄闭关时间不定,有可能几个月就结束,也有可能几年都出不了关,宋真宗听说后只得作罢。

虽然在击退辽军东路偷袭的功劳中风头被张环和张绍英盖过,出使辽营的功劳也比不上曹利用和陈尧咨,但常剑鹰总体功劳仍然不小,朝廷官员都知道其是常将军的小公子,这个在江湖人眼里武艺超群、熟悉兵法的常剑鹰,在这些官员印象中却是一名书生,书生读书的目的自然是博取功名利禄,主管封赏的官员和常家也有些交情,因此常剑鹰不同于其他武林人士只得到钱财奖赏,而是将功抵罪后,得到了一个五、六品的官职,等待礼部查看各地哪里有空缺后再正式任命。

在抗击辽军西路偷袭军中,郓州知州丁谓拒敌于黄河外,力保京城安全,立下首功。这丁谓据说才高八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前在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监制宫廷御茶,其制作的龙团凤饼贡茶深得宫中人士喜爱,还著有《茶图》一书,宋真宗见其有才,调任到郓州做知州。这郓州平常驻军也有两万多人,但听说皇上御驾亲征,当地驻军也前往护驾,只留下残兵五千多人。丁谓知道郓州是辽军西线进攻汴京的必经之地,一旦郓州失守,汴京岌岌可危,而黄河是郓州唯一可用来阻挡辽军的天险。

丁谓连忙带人到黄河边查看,却见黄河北岸老百姓因两军交战纷纷逃向渡口,都在抢着上船逃命,使渡口拥挤不堪,船夫们趁机大幅度提高船价,导致渡口一遍混乱,大量人员拥堵在渡口,无法过河。

丁谓见状叫人将一个死刑犯换上船夫衣服,拉到黄河边当众宣布:“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听官府号令,私自哄抬船价,立即斩首。”

看到这穿着船夫衣服的死刑犯被当众斩首,一时间所有船夫都不敢再漫天要价,并且完全服从官府调遣,使得北岸逃难的老百姓全部顺利渡过黄河,然后丁谓指挥将所有船只都拉到南岸,再让南岸的青壮年老百姓都换上士兵衣服,每天跟在驻军后面敲锣打鼓,挥舞着旌旗,沿黄河岸边来回巡游。

待辽军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带着精兵三万来袭时,本以为只要一过黄河,便是一马平川,自己所率的铁骑即可踏平毫无防备的汴京。没想到来到黄河边,发现对岸早有宋军重兵把守,看规模不下五万人,而且自己还找不到一只船只渡河。这耶律休哥可谓老谋深算,深知自己孤军深入,没有后援补给,必须速战速决,一旦久攻不下,宋军就会轻而易举切断自己退路,到时候就会全军覆没,目前这形势强渡黄河对己方极为不利,审时度势后只好不战而退。

寇准见丁谓有才,又立下大功,特地提拔其为自己副手,担任副宰相之职,丁谓也对寇准知遇之恩感激不尽,随时毕恭毕敬,唯寇准马首是瞻。作为总指挥,寇准的功劳也很大,但其已经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法再升官了,宋真宗知道寇准喜欢喝酒,于是赐其几坛开封府陈年仙醪老酒。寇准已经很久没有喝酒了,见皇上赐御酒,正中下怀,一回府中就宴请一干有功文臣(宋朝重文轻武,文官看不起武官,而且高官为避嫌,也不能与武将过多来往),包括丁谓、曹利用、陈尧咨和常剑熊等人,常剑鹰也被当做文官而被邀请。

常剑鹰知道这寇准宰相可是朝中大臣里出了名的“吃喝玩乐”中的喝酒高手,不仅酒量大,而且每次都要喝尽兴,不醉不归,因此也和老宰相张齐贤一样,把俸禄都花在了吃喝上了。常剑鹰怕自己酒量小,赴宴时不胜酒力,到时候丢人现眼,给二哥添麻烦。

常剑熊听常剑鹰这么一说,笑道:寇准宰相因为酒量大,平常都没人敢陪他喝酒,以前他就常常强迫自己下属陪着喝酒,每次都把众人灌得伶仃大醉,不醉不归。一个下属的老婆实在无法忍受自己老公天天醉醺醺回家,于是到衙门去状告寇准强迫下属喝酒,吓得寇准连忙登门道歉,自此以后,寇准再也不强迫别人喝酒了,常剑鹰听说后也安下心来。

出征几个月滴酒不沾,再次捧起酒杯的寇准兴致很高,频频干杯。常剑鹰坐在下首的角落里,每次喝酒用长袖挡住酒杯和嘴,也没人注意其喝了多少。正在众人开怀畅饮之时,有下人来报,门生张环求见。

“哪个张环?”寇准还没喝几杯,人很清醒,却不记得门生中有叫张环的。

“就是威虎军头张环张将军。”下人说道。

听说是威虎军头张环,寇准一头雾水,自己的门生都是书生,从来没有收过武将,更何况自己以前并不认识张环,何来师生一说呢?

虽然感到疑惑,寇准仍然吩咐下人赶快将张环请进府中。张环一见到寇准,马上下拜,“门生叩见恩师。”寇准连忙还礼,并问明缘由。

听张环一说,寇准也想起了几年前,自己曾和一帮朋友到郊外游玩,就着美景饮酒作乐,却引来了一大群乞丐,见乞丐众多而所剩食物太少,一个朋友趁着醉意指着旁边一块约千斤重的石头说:“谁能举起这块石头,就将这些食物全部给他。”众乞丐见这块石头巨大,都面面相觑,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彪形大汉,这人正是张环,一下就将这巨石举过头顶。

寇准问道:“你有这么大的力气,不去做雇工干活,为什么还要来乞讨呢?”张环说自己食量太大,一个人抵五、六个人,因此没人愿意雇用自己,家里又贫寒,经常饿肚子,只好出来乞讨。

寇准听后对朋友说道:“此人食量堪比老宰相张齐贤,必定也是个奇人。”于是建议张环去投军,听说当兵每天都能管饱饭,张环非常高兴,只是不知道如何投军。

寇准当即写了封推荐信,吩咐管家带张环去招兵处投军。没想到招兵处的官员见到寇大人的书信,又见其由寇大人的管家亲自带来,以为是寇大人的亲戚,于是直接将张环安排在军需库担任军头,这军需库的军头可是个肥差,不用上前线,还能得到不少好处。只是这张环老实本分,不会欺下迎上,溜须拍马,后来上司又一直不见寇准关照,所以张环不仅没有得到升迁,反而被赶到伙头军当军头。张环并不在意担任何种职务,只要每天都能吃饱饭就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这次还能立如此大功,被御赐为威虎军头,想起来这全都拜寇准所赐。

听完张环介绍,众人纷纷向寇准道贺,收了一名将军门生,寇准闻言开心不已,和张环你一杯我一杯,张环酒量很大,寇准喝得很尽兴,弄得满胡子都是酒水,旁边丁谓连忙起身过来用衣袖给寇准擦干胡须,寇准喝得有些得意忘形,口无遮拦地说:“你是朝中重臣,怎么能当众给上司溜须呢。”众人闻言哈哈大笑,丁谓则羞愧难当,后来人们将溜须拍马这词当做为阿谀奉承上司之举,丁谓从此以后对寇准由敬重转为仇恨,而寇准还浑然不知。

寇准见张环海量,对敬酒来者不拒,高兴得边喝酒边夸张环,在我众多门生中你是最出色的,话音刚落,已经醉倒在桌上,众人见寇准破天荒第一次先于众人醉倒,都更加兴奋起来,只有丁谓见寇准醉倒,趁机离席回家。

趁两个上司都不在,众人兴致更高,在大家都喝得面赤耳酣之时,张环来到常剑鹰身边,倒头就拜,请求常剑鹰收自己为徒,传授自己武艺和兵法,把常剑鹰吓了一大跳,酒都醒了一大半,急忙上前将张环扶起,“将军快快请起,你这是折杀小人了。”

“你要是不收我为徒,我就不起来。”原来张环看到常剑鹰武功高强,异常勇猛,特别是这排兵布阵,让张环崇拜不已,竟然想拜常剑鹰为师。

“我是丐帮弟子,你拜我为师岂不是也成了丐帮弟子,这有辱将军威名啊。”常剑鹰连忙推辞。

“正好!我从军前就是一个乞丐,得寇恩师点拨才有了今天。”张环以前当乞丐的时候,就常听说丐帮的事,很是向往,这次见到常剑鹰在丐帮地位如此之高,连丐帮长老都对其毕恭毕敬,因此对当丐帮弟子丝毫不觉得羞耻。

曹利用和陈尧咨见识过常剑鹰的武功,乘着醉意跟着起哄,常剑熊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都鼓动常剑鹰收下张环。常剑鹰喝了不少酒,但还算清醒,觉得自己太年轻,都还处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想过要收徒弟,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位将军。但经不住曹利用等人左一杯右一碗的灌酒,常剑鹰酒量有限,几下就昏了头,迷迷糊糊答应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常剑鹰醒来,仍感觉有些昏昏沉沉,仆人早已端来洗漱用水,说常剑鹰和常剑熊昨晚都喝醉了,是由威虎军头张将军送回府的,常剑鹰已经记不清昨晚的事了,又听仆人说张将军今天一大早就来府上看望常剑鹰,见常剑鹰还未起床,也不让人叫醒常剑鹰,而是自己在客堂等候,已经有半个时辰了。常剑鹰一听连忙起身,顾不上洗漱,胡乱套上衣服就往客堂跑去。

一见到常剑鹰,张环倒头就拜,把常剑鹰吓了一跳,张环说起常剑鹰昨晚收自己为徒的事,常剑鹰隐隐约约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但转念一想,自己这么年轻就收徒,似乎有些不妥,正好这次回京城本要去拜访自己的师兄五花子,可以先问问他的意见。于是和张环寒暄一下后,先让张环回去,自己随后出门去找五花子,刚出大门,就有街边的乞丐过来请安,看来这京城的乞丐也都知道了常剑鹰的身份,一听常剑鹰要找五花子,这些乞丐说五花子长老和帮主在得知老帮主还在世的消息后,就连忙赶往峨眉山去寻找师傅去了,至今还未回来。

此后几天,张环天天一大早就来给常剑鹰请安,常剑鹰也被张环的诚意所打动,于是带着张环来到练武场,教授起武功来。这张环只在军营中学过太祖长拳十二式,并无其他武功基础,却有一身天生神力。常剑鹰看张环这体型高大,学叫花拳较困难,而且在战场上也不实用,倒是这太祖长拳最适合,只是张环虽然会使十二式,却没有掌握到其中要领,不能将力道集中在拳上,又不会应变,因此使出来没有什么威力,看来军营中教授张环拳法的人自己武功都很低微。

于是常剑鹰开始指点张环如何运气,如何快速出拳,如何打击对方薄弱部位,并和张环拆招以锻炼其应变能力。一天下来,张环感觉自己武功大进,如脱胎换骨一般,对常剑鹰这个师傅也就更加的尊敬。

第二天一大早常剑鹰就起了床,早早洗漱完毕,准备等张环过来练拳,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张环过来,直到午时时分,张环才满脸焦虑走进来,见到常剑鹰倒头就拜,说自己刚要出门,就被召到枢密院,说西夏趁宋辽交战之际,举兵入侵边境,现在战事吃紧,枢密院感觉自己的八牛弩厉害,因此指示自己率本部明日开拔秦州,接到命令后,张环特来向常剑鹰辞行。

常剑鹰没想到收了一个徒弟才一天就要分离,感觉有些对不住张环,于是拉着张环说,只要按照昨天的方法练拳,持之以恒就会练成高手,但是战场上更多的需要使用兵器,自己并不擅长兵器,而驻扎在秦州的杨延昭将军的枪法厉害,到时候可多向杨将军讨教其杨家枪法,两师徒一直谈到很晚,才依依惜别。

正是:论功行赏获功名,武艺超群收徒弟。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