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诸神殿之大雷神传> 第十二回 别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回 别离(2 / 2)

吴歌摸了摸脸颊,吸了口冷气,暗道:下手重了,还真得疼得要命,道:“走吧。”

夕舞道:“公子让奴婢跟随吗?”

吴歌叹了口气,望着天边的浮云,道:“公主所虑,也不无道理。我若能得你臂助,早一日功成归来,也能早一日救公主于苦海。若是我栽了,则万事皆休。况且现在公主的车驾只怕早已进了紫禁城,总不成我们再闯一回宫吧。若是那般,只怕万历立刻就翻脸了。”

两人出了鸿胪寺驿馆,取了马匹,径自出城。吴歌心中早有计较,东渡日本,本来取道朝鲜是最近之路,但此时朝鲜基本已全境沦陷,兵连祸结,此路已是不通。为今之计,只有取道海路。

他早听人说,卫戍京师的天津卫就有一个出海的良港,此去天津,不过百十里路,当是最近之途。

第二日午间,两人到了天津卫。几番打探之下,找到了塘沽口,在附近的茶楼上远远望去,港口里停着几十艘大船,船头都插着朝廷漕运的旗帜。只有一艘三桅大船似乎不是官家的船只,却也停在港口,在装填货物,似乎将要远航。

码头上还有不少锦衣卫在来回走动,督查船运。天津卫是锦衣卫的老巢,锦衣卫北镇抚司便设在天津,可说是独霸一方,权势熏天,就连当地的地方官也唯恐避之不及。但那艘三桅大船泊在港口,竟没有一个锦衣卫上前敲诈勒索,显然也不是寻常的船只。

吴歌蹙紧了双眉,苦思良策,虽说到万历朝时,禁海令早已放松,但一介平民,贸然出海,还是要担许多风险,若是遭到官府刁难,更有无妄之灾。如何出海,倒成了一个难题。

茶壶渐凉,正要叫小二再续新茶,忽听小二高声招呼:“哟,沈爷,您可是贵客,楼上请啊。”

只听一个男子笑道:“阿贵,近来掌柜的又进了什么好茶啊?”

小二赔笑道:“上好的雨前龙井给爷留着呢,就等爷来品品。”说话声中,小二陪着一个中年文士走上楼来。那文士三十来岁年纪,相貌平平,但神态据傲,似乎来头不小。

掌柜的亲自沏茶上来,笑道:“沈爷这回又走哪发财啊?”

那文士微笑道:“还能去哪里?不过就是琉球,暹罗地转一转罢了。”

掌柜的闻言“啧啧”赞道:“能人就是能人啊,走个海外就跟走自个后园似的。不象我们这般庸人,连天津卫的地界都没走出去过。”

吴歌突然听到“琉球”两字,霍地眼前一亮,他四岁时跟着父母从海外归国,曾在琉球小停。虽然对这个大明属国早已无甚印象,却记得父亲说过,琉球距日本极近,不过一水之隔。若是能假道琉球,那里往日本的船只必多,不失为一条上策。

一念及此,他起身跟随掌柜下楼,到柜台前打听那文士的身份。掌柜的一脸警惕地看着他,问道:“这位小哥,你打探人家来历做什么?”

吴歌笑道:“自然是有事相求。”一边说一边递了一块碎银子过去。掌柜的登时眉开眼笑,道:“那位爷大名沈惟敬,嘉兴人,听说能说好几国的话。这几年在‘海龙号’上做通译,发了不少洋财,威风得紧哪。”

吴歌道:“海龙号?”

掌柜的道:“小爷没瞧见港里那艘三桅大船?那就是‘海龙号’,济南府上官世家的货船。上官世家小爷总听说过吧,嘿嘿,那可是山东第一门第,齐鲁第一世家啊,财雄势大,手眼通天,便是东厂和锦衣卫,也都卖他们面子。”说到这里,又压低了声音,道:“小爷若是要出海,傍上‘海龙号’那绝对是错不了的。”

吴歌笑道:“多谢掌柜提点。那位沈爷的茶钱便记在我的账上吧。”

他回身上楼,继续与夕舞喝茶,也不急着与沈惟敬结交。过了一会,沈惟敬要会钞走人,才得知有人已替自己结了账,不由一征,走到吴歌桌前,拱手道:“沈某认识二位吗?”

吴歌起身抱拳道:“沈爷是上层人物,怎么会认识在下。是在下想认识沈爷,不知沈爷可否赏脸再喝杯茶?”

沈惟敬看了看吴歌,夕舞两人,见他们衣饰虽然普通,但人物却不一般,当下笑道:“如此叨扰了。”坐了下来。

夕舞急忙奉上新茶。沈惟敬盯着她紧看了两眼,眼前一亮,暗道:原来是个雏儿,难怪这么俊俏。一时间不由心猿意马,笑迷迷地道:“两位有何事相询,但说无妨。沈某别的没有,生来一副热心肠,最喜欢助人为乐。”

吴歌见了他一副色迷迷的模样,已知其为人,不由心生厌恶,只是有求于他,只得捺住性子,笑道:“早就听闻沈爷古道热肠,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顿了一顿,道:“我们兄弟二人有个远房亲戚在琉球经商,赚下了好大一份家业。这几年年成不好,我兄弟二人在乡下也混不出什么模样,就想去投奔这个亲戚。恰好听闻沈爷有船要去琉球,若能搭载我们一程,我兄弟二人感激不尽,自当重谢。”

沈惟敬哦了一声,道:“在琉球经商?沈某常在琉球走动,琉球的达官贵人,名商巨贾沈某倒也认识多半,请问贵亲戚尊姓大名?”

吴歌知道他在试探自己,淡淡一笑,道:“在下这位亲戚虽然业有所成,却还称不上名商巨贾,恐怕还入不了沈爷的法眼。”

沈惟敬道:“琉球弹丸小国,举国不过十余万人,华人更是屈指可数,岂有沈某不识得的?小哥既是诚意结交,自然应当坦承相待。”

吴歌脑子转得极快,见状笑道:“沈爷说得是。我这位亲戚姓吴,双名上善下德,不知沈爷可曾认识?”

沈惟敬见吴歌顺口说出,从容不迫,显然不假,于是作惊讶状,道:“原来小哥是吴善德吴大官人的亲友,失敬失敬。请问二位尊姓大名?”

吴歌随口胡诌,正在盘算若被对方揭穿,下一步该当如何?听了沈惟敬这一句话,差点没把喝在口中的一口茶给喷了出来。他放下茶杯,道:“在下吴夕,我兄弟吴舞。沈爷认识家叔?”

沈惟敬正色道:“令叔可是主营茶叶,丝绸的?”

吴歌惊疑不定,心道:难道真的是人有重名,赶巧被我撞上了?便点了点头,恩了一声。

沈惟敬大笑道:“那便错不了了。”顿了一顿,低声道:“以沈某与吴大官人的交情,相助二位本来是义无反顾之事。只是希望二位明白,沈某在‘海龙号’上虽能说得上话,但毕竟不是船主。要带两位上船,许多地方还是要打点的。”

吴歌知道他不过是在索贿,笑道:“明白,明白。”向夕舞使了个眼色。夕舞掏出一张银票递了上去。

沈惟敬瞥了一眼,见不过是张贰百两的银票,心中有点不乐意,道:“‘海龙号’上下管事的总有五六个人,另加上外头那些东厂和锦衣卫的大爷,需要打点的怎么说也有十余人。小哥好歹也是吴大官人的亲侄,这当中的关系难道一点都不懂吗?”

吴歌当初离开辽东时走得匆忙,只带了几十两银子,至北京时早已花得所剩无己。若不是毓秀公主顾虑周到,临入宫时留下了这些银票,只怕到了天津卫连这茶楼都进不来。这时见沈惟敬狮子大开口,不由在心中大骂其黑心,但面上依然不动声色,道:“沈爷勿怪。我这位兄弟乡下出身,没见过场面,让沈爷见笑了。”接过夕舞手中的包裹,翻出一张面值最大的五百两银票,一并放在沈惟敬手中,道:“我兄弟二人初出茅庐,未有所成,手头也不宽裕。若得沈爷相助,待到了琉球,见到了家叔,自然另有重谢。”

沈惟敬见好就收,收了银票,笑道:“小哥通达人情,圆熟世故,年纪虽轻,却有眼光远见,将来必成大器呀。沈某看好小哥,今日就卖小哥这个人情。沈某这就回去安排一下,酉牌时分,二位便到码头来。”

吴歌,夕舞二人齐声称谢。沈惟敬拱手回礼,施施然离去。夕舞望着他离去的身影,不无忧虑地道:“公子,他会不会黑了咱们的钱,转眼就不认账了?”

吴歌道:“这人虽然未必有什么真本事,但带两个人上船,倒不是什么难事。这种举手之劳,他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再说,他还想着要吴大官人的谢银呢。”

说到这里,夕舞不禁莞迩,道:“公子,你真是聪明,那般急迫之下,你便能立刻编出这似模似样的名字。叫我就编不出,至多能想个小华,小明的便差不多啦。”

吴歌哈哈一笑,低声道:“其实也不用编。‘善德’其人还是有的,只不过不是什么大财主,大官人,而是一个和尚。”

夕舞大奇,道:“和尚?”

吴歌道:“是啊。我红爷伯伯的师弟,福建南少林的高僧——善德大师。若论辈份,我确实也要叫他一声叔啊。”

夕舞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