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起居室犹如雪洞一般,墙上没有一丝装饰和照片,迎面一排满地钵长窗,她起身拉开白纱幔,参天的法国梧桐,在路灯下,使随着扶摇的新绿,耀眼而来远处,眺望得见到旧金山的整幅夜景隔着苍茫的金山湾航,急遽变动的灯火,像《金锁记》里的句子:营营飞着一窠红的星,又是一窠绿的星”
他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张爱玲说她很喜爱看章回,尤其是张恨水的几本,张爱玲津津乐道的说着张恨水的章回,她说看了张恨水的很有松弛的感觉水晶提及《歇浦潮》是很少有的好,张爱玲也是很推崇她的《怨女》里“圆光”一段,就好像是直接从《歇浦潮》里剪裁下来的一般,张爱玲立即很愉快地承认有其事,不过她看《歇浦潮》时还是童年,写作《怨女》时手边并没有《歇浦潮》的参考本,可能是不小心滑进去的吧
水晶问到张爱玲的饮食起居情形,她说大概是每天中午起床,天亮时候才休息,这个习惯养成很久了至于食物,一天只能吃半个Englishuffin(一种类似我们国家烧饼的食品),以前她倒是很喜欢吃鱼的,但是现在害怕得血管硬化铂遵照医嘱连鱼也不吃了她还说,她患有一种ighcholeste
ol(高胆固醇)的可能性,还有一种“感冒”旧铂发作起来可能几天都要躺在床上,几天不吃饭,因为吃了都吐出去了,却总是口渴
从《歇浦潮》,他们很自然地谈到了《合花列传》,水晶认为《合花列传》文笔虽然干净利落,可惜过于隐晦,有许多地方交代不够明白张爱玲很赞同这种观察,说里面的一句“诗婢苏冠香”便是一例张爱玲又用手比划说:“像红楼有头没有尾,合花中间烂掉一块,都算是缺点”
然后,水晶批评《合花列传》里的陶玉甫李漱芳的恋爱,太过于“温情理想化”,而李沅芳与姐夫的亲热,可能是她姐姐郁郁而死的直接原因张爱玲对他这种弗洛伊德派的看法,开始是微微一惊,然后又突然大笑起来,说这话如果让夏志清听到了,一定会诧异的
谈起她自己的作品,她说早前的东西她都不记得了,倒是《半生缘》最近重蝇印象还比较深水晶称赞她的每篇的意象,怎么交排得那样好!和整个故事,人物都有关系,有时是嘲弄,有时却是暗示性的道德的批判,五四以后很少有人能够将意象的功效,发挥得像她那样活泼水晶还举了《沉香屑?第一香炉》中的几个例子张爱玲听了,叹息地说:我的作品要是能够出个有批注的版本,像脂本红楼梦一样,你这些评论就像脂批谈到《桂花蒸?阿小悲秋》,水晶提到那苏州姨娘看来像一个“大地之母”,因为自始至终,她都在那里替主人洗衣服收拾房间,像有“洁癖”似的,结尾时,她发现“楼下一地的菱角花生壳柿子核与皮”,她还忿忿不平地想:“天下就有这么些人会作脏,好在不在她范围之类”
这期间,张爱玲大量地饮咖啡,大约连喝四杯,交谈到畅怀的话题,张爱玲仍旧会呵呵大笑当水晶说到张爱玲的某作品写得真好时,张爱玲听到这里,会爽朗地大笑,那种淑女的笑法张爱玲一辈子都没有学会
水晶也批评了《秧歌》的结局不好,动作太多,近乎闹剧,冲淡了故事的“抒情”的主调,张爱玲也表示十分的同意这个观点,并说《赤地之恋》也是不好,因为实在是在授权的情形下写的,发挥的余地不大写到这里,我们发现麦卡锡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两部作品是美新署的授意这里张爱玲说的话是否有出入?
水晶又将话题转到五四以来的作家的情况方面张爱玲说她非常喜欢沈从文的作品,她认为沈从文是一个极好的文体家,水晶则认为沈从文的短篇不错,但是《长河》并不成功说到老舍,水晶对他的《骆驼祥子》相当钟爱,张爱玲则认为他的短篇更为精彩
至于钱钟书,水晶以为《围城》是写得好,但是太过“俊俏”(toocute)了,看第二遍时便不喜欢了,张爱玲大笑,显然是张爱玲同意了水晶的看法水晶又说他很喜欢很欣赏吴组缃,张爱玲觉得这个人的名字很陌生,她倒是知道有个剧作家叫吴祖光,非常有才气,只可惜被“斗”掉了
水晶是这样形容席间张爱玲的笑声的:
“她的笑声听起来有点腻嗒嗒,发痴嘀嗒,是十岁左右小女孩的那种笑声,令人完全不敢相信,她已经活过了半个世纪”
最后说到了鲁迅先生,张爱玲很是推崇,说“他很能暴露中国人性格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这一传统等到鲁迅一死,突告中断,很是可惜因为后来的中国作家,在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旗帜下,走的都是‘文过饰非’的路子,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实在可惜”
两人说起台湾作家张爱玲看过朱西宁的《铁浆》与康芸薇的《新婚之夜》,对《新婚之夜》印象比较深,认为写得很colo
ful(多姿多彩)她也经常看两种台湾出版的文学杂志:《幼狮文艺》和《皇冠》她又批评台湾作家聚会太多,是不好的,作家还是分散一点好,免得彼此伤害
至于西洋,张爱玲承认她看得不多,只看过萧伯纳,而且仅只是剧本的序言,以及赫胥黎威尔斯,至于亨利?詹姆斯奥斯汀马克?吐温,她从来没有看过水晶很是奇怪,她既然很少看英文作品,英文为什么又写的那样好!张爱玲说她喜欢看通俗的英文
最后,还谈到了她的作品的留传问题,张爱玲说感到非常的unce
tain(不确定),因为从五四开始似乎就让几个作家决定了一切,后来的人根本就不被重视初开始写作的时候,她就已经感到这层苦恼了,不过不太有切身的实感,张爱玲说:“一个人,做他自己份内的事,得到他份内的一点注意不上八年十年,他做完他所要做的事了,或者做不动了,也就被忘怀了社会的记忆力不很强,那也是理所当然,谁也没有权利可抱怨……大家该记得而不记得的事正多着呢!”张爱玲现在的这种苦恼越来越深了
水晶听了,也不禁黯然,因为当时张爱玲在台湾香港地区虽然已有很大的名气,但是在大陆却完全被“遗忘”了,甚至连“另册”都没有资格进入对于根在上海的张爱玲来说,如果在大陆的文学史上不能取得地位,在衡再有多大声名也是没有用的
想到这里,张爱玲不免回忆起年轻时代的上海以前她说过,“一个人年纪越高,距离童年渐渐远了,小时的琐屑的回忆反而渐渐亲切明晰起来”这时她不禁有点伤感起来她对水晶说:“许多洋人心目中的上海,不知多么彩色缤纷;而我写的上海,是黯淡破败的,而且,就是这样的上海,今天也像古代的“大西洋城”,沉到海底去了提起上海,此时离开中国已经20多年的张爱玲忽然凄凉起来,摇摇手不再说了
辞别的时候,张爱玲赠送了水晶一瓶8盎司重的hanelNo.5牌香水(香奈儿5号香水),那是张爱玲知道他已经订婚,特意送给他未婚妻的水晶十分感动张爱玲自己说,像这样的谈话,她大概10年里只有这么一次
后来水晶在自己的这篇《夜访张爱玲》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她早已准备了礼物,因为知道我去年订婚了,特地购买了8盎司重的香水,送给我的未婚妻这让我惶愧,因为来得匆忙,没有特别预备东西送给她”我们知道张爱玲似乎对香奈儿5号情有独钟,在她感冒的时候陈少聪给她买药等,她也以同样的方式送给他的助手陈少聪一瓶这样的香水
我们应当十分羡慕水晶先生的在那个晚上,他们交谈了整整7个小时期间谈到很多作品,从《半生缘》谈到《怨女》,从《歇浦潮》谈到《合花》,从《倾城之恋》谈到《第一香炉》,从五四谈到《金瓶梅》,从沈从文谈到张恨水……
此后不久,张爱玲即着手移居他处因为陈世骧教授的去世,她的职位自然失去,但好在她的名声已经在台湾香港等地确立,港台两地的版税收入已经足够张爱玲维持她早已久违了的小资生活
像水晶这样慕名前去拜访张爱玲的“张迷”还有很多,但是大多都被张爱玲的各种理由谢绝了水晶的这一次会面,使水晶成了很少几个得以目睹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一个人
a
h
ef=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a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