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闺秀当家> 第十章 初始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初始 三(1 / 1)

顾惜诗的目光静静的落在了她们身上。

都是十三四岁的模样,可谓是环肥燕瘦,姿态各有不同,虽称不上是绝色,但也颇有几分姿色,顾惜诗就笑道:“你们都走到我面前来。”

几个丫鬟就袅娜的走到顾惜诗面前来,一字排开。其中一位文文静静的,肤白如雪,一双小山眉淡如烟柳,掩不住眸间的淡漠,多了些许清冷的味道,顾惜诗就笑着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那丫鬟落落大方的行礼:“奴婢名叫绿玉。”顾惜诗总觉得她行事之中的气度典雅大方,不像是丫鬟,反倒有几分大家闺秀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让她想起落魄人家的小姐,不由多问了一句:“你是哪里人?”

绿玉恭恭敬敬的答道:“奴婢是扬州人。”扬州,杨柳依依,桥边红药开得正盛的扬州。顾惜诗暗暗叹了口气,来到燕京这几日,总是屡屡想起自己的家乡。初时在那里生活了十多年,倒未觉得如何,如何远离了金陵城,就生出一种浓浓的惆怅来。

或许,这就是游子口中,经常吟诵的乡愁。

顾惜诗就笑了笑,“日后你就是我的大丫鬟了。”绿玉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道了谢。一举手一投足都叫人看不出一点小家子气,顾惜诗未免奇道:“你家里是做什么的?”玳瑁脸上有一闪而过的哀伤,“家祖原是吏部尚书,后来在任上病故了。家父没过多久也撒手人寰,奴婢就跟着大伯生活,前不久被大伯卖给了一户人家做丫头,后来又被卖给了国公府。”

顾惜诗就生出一种同病相怜的心思来。

她的父亲,原本也是兵部尚书,她也贵为大家小姐,到如今,还不是寄人篱下……

顾惜诗再也没有了心情,勉强笑了笑,“以后在这里好好做事,到了年纪也是可以放出去的。”绿玉眼里不见有任何波澜,似乎早已失望了一般,然而还是恭顺的应了。顾惜诗就将目光投向了余下的几人。

又从中挑选了几个人,分别是珍珠,琥珀和琉璃三人做了大丫鬟。书燕突然上前一步,在顾惜诗耳边说道:“夫人身边有一个大丫鬟也叫绿玉……”顾惜诗立刻明白过来,自己的丫鬟名字,自然不能冲撞了顾夫人的大丫鬟。只是这几日一直未见到旁人,也不知道此事。

说起来,似乎从那日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小篆了……

顾惜诗不敢再深想下去,小篆,多半是被顾夫人处置了。不过是因为多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东西……

顾惜诗忙收敛了心思,如何应对日后出现的波折才是最重要的。也就对着绿玉笑道:“她们的名字倒像是一家的,我看,我也给你起个名字好了,不如就叫玳瑁好了。”主子赐名,原是荣耀。

绿玉就跪下谢恩,直到顾惜诗命她起身,才站起身来。

顾惜诗看到她的卑微和小心,就如同看着在顾夫人眼前的自己,说不出的苍凉。

书燕见得分明,就笑道:“小姐要不要四处去走走?这地方景色倒也雅致。”顾惜诗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意,兼着本就对此处不熟,也有到处看看的意思。也就顺势站了起来,“我瞧着这地儿倒是个幽静的地方。”

书燕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轻声细语的解说,一会指给顾惜诗看看那清澈的喷泉,一会又扶着她去看看假山,桃杏树。顾惜诗见着,分外喜欢,“可惜是夏日,若是春天,这里必然是桃花红杏花白,不知道多漂亮!”

书燕也笑了起来,“可不正是如此。这里东面还有一座梅花林,冬日的时候倒也十分好看。”顾惜诗顿时来了兴致,“走,我们看看去。”云归在身后笑道:“小姐,这可是夏日,梅花都没开呢!”

“可是我竟忘了。”顾惜诗释怀而笑,“当真是糊涂了。”云归抿着嘴笑了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就到了正申时。顾惜诗准时去了正房给顾夫人问安。顾夫人见到她来,看了许妈妈一眼,就笑道:“住在那里可习惯?”顾惜诗方才分明看到了顾夫人和许妈妈交换的眼色,然而此刻却也只能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到,温顺的笑道:“那是个僻静的好去处,我十分喜欢。”顾夫人微微颔首,“那就好。”

说着,扫了她身后的丫鬟一眼,笑眯眯的冲她们招手,“都过来我瞧瞧。”玳瑁几个跟着顾惜诗来的大丫鬟就一齐走了上去。顾夫人看了她们几眼,笑着点头,“你眼光倒是不错,都是好周正的几个丫头。”

顾惜诗谦逊的说道:“都是母亲送去的丫鬟好。”顾夫人虽然是一扫而过,可顾惜诗能清楚感应到她的目光在玳瑁身上停留得久些,看样子是十分满意了。果然,过了一会,顾夫人就吩咐许妈妈:“这几个丫鬟,一人打赏两个银锞子。”

这就算是见面礼了。

旁人或许会觉得这是顾夫人对顾惜诗看重,就连她身边的丫鬟,也给了几分体面。顾惜诗却是心知肚明,这是想要拉拢自己身边的丫鬟呢。玳瑁几个都接下了,然后一齐跪下道谢。顾夫人笑呵呵的命她们起身,也不再多留意,转头和顾惜诗说道:“你也歇息了几日了,我看,再过上几日,你便去书院上学吧。”

顾惜诗微微有些错愕。

她没有想到顾夫人这么快就要她走出去面对了。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未来得及适应,却又要面对另一种陌生的环境,顾惜诗自然有些不情愿。然而现在又能说些什么!笑着应了一声。顾夫人满意的点头,端了茶盏,命人开始传饭。

一顿饭就这样食不知味的过去。也不知出了什么事,并未见到两位姨娘和顾巧林几个。

顾惜诗从正房回到红袖楼,在院子外面见着那昏黄的烛光,竟没来由的眼眶微红。不管怎样,毕竟是有安身之所了。

只不过想到过几日就是该去书院的日子,顾惜诗仍然有些不能适应,从前她父母倒是请了老师来细细的教,可家里并没有书院,也不知书院是何等模样。然而想到明日就要面对,丝毫没有看到新鲜事物的兴奋感,反而觉得更加沉重。

接触的人越多,她被认出不是顾巧言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还是其次,她和顾巧言哪怕容颜一般无二,但去了书院,就会发现,二人之间的字迹不一样。即便是想要临摹,靠着这几日的功夫,只怕也是来不及。更何况,在这里根本就没有顾巧言的墨迹。

顾惜诗叹了一口气,车到山前必有路,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是没想到,当晚许妈妈便命几个仆妇,搬着半箱子书来了。顾惜诗还未缓过神来,许妈妈已笑道:“这些都是小姐平日里爱看的书,夫人特地命我给小姐送来了。”顾惜诗瞬间明白过来,多半是顾巧言之前看过的书。

细细的将那些书看了个遍,心里才渐渐有了些底数。

过了几日,顾惜诗起了大早,去给顾夫人问了安,就带着云归和书燕去了书院。

因着顾惜诗和云归都是不熟悉府里情况的,所以最后便由书燕领着前往书院,一路上也暗自记熟了路,方便之后行事。一路上花木繁盛,羊肠小道曲曲折折,被隐藏在丛丛翠木里。倒也是适合读书的好地方。

书燕一面带着顾惜诗看风景,一面笑道:“这书院可是老爷花了大力气置办的,耗时三年有余,‘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意境。”难怪这样的漂亮!

只和那园林一般,走在里面如同走在画里一般。

不多时便到了进了书院的大门,顾惜诗这时才发现书院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宏伟。或许是只供顾家几位小姐读书的地方,显得十分精致。因着顾惜诗是特地起了个大早,进了书院时还未发现一人。

书燕推开门,扶着顾惜诗走了进去。

迎面就是一座雕花楼空的书案。

翘头案红木质,案面夹头榫带托子卷头,案侧面腿间挡板透雕夔龙纹,足下承回纹托泥。

就连这书案,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顾惜诗暗自叹息,就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然后就是熟悉的娇生生的声音,“二姐,你今日可大早了!”顾惜诗不用回头已经知道,来的人必然就是顾巧月了。然而还是转过头,笑道:“好几日未来了,倒有些想得紧。”

顾巧月眼里就有了一闪而过的嘲讽。还未等她说话,就见顾巧林和顾巧楠二人走了进来,见了顾惜诗,都走了过去。顾巧林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早上去母亲那里时,听说你来书院了,我急巴巴的就跟着来了。”说着,望向顾巧楠,“是不是,五妹?”好像是要寻求她的支持似的。

顾巧楠就点了点头,“是啊。”顾巧林得意的抿着嘴笑了笑,顾巧楠人云亦云,对于她说的话,从来没有辩驳过。顾惜诗不动声色的笑道:“也有几日未来了,只怕是功课都忘光了!”也算是提前为自己的异样找借口。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