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便见明珠奏道:“皇上,微臣认为,第一步应先及时下令停裁耿、尚二藩,及时阻止二藩遥应吴逆,从而尽最大的可能掐断吴逆的两臂;然后再由京师遣派八旗劲旅出征,集中一切力量摧毁吴逆赖以造逆的本钱,力图将战事控制在云南、贵州、湖广三省境内。”
一众汉官们固然认同明珠所奏的条议,可又担心军需浩繁,不胜负担,因而对由京师直接调派八旗劲旅前往剿贼颇有保留意见,他们建议就近调兵守御,来招以逸待劳,叛军一至便即给予迎头痛击,就地剿除。
索额图大声道:“汉官们所议真是局促管窥之见啊!”趋步出班奏道:“圣上明见:这回吴逆纠众叛乱,势猛无前,决非绿旗兵将所能抗衡,正是需要亟调八旗精锐会剿才能成事。自京师而至各地州县,但教随时、足数地协济军需,何忧不能快速、有效地平定叛变?”
殿上满洲大员悉数附和索额图此议,意见完全一致。有鉴及此,众满官立时与汉官们产生严重分歧,顾不得就在御驾前争执不让。
康熙只是默默地听着,未曾发话。熊志契见识浅薄,心无主见,实在拿不定该当采纳哪种建策较为妥善。
就在这轮争执不下的争议声中,斗见康熙离座站起,御嘴微张,铿铰含劲地道:“爱卿们休要再争了,都是为国谋事嘛,首要便是和衷共济!朕意已决,就依从明珠所奏的先行办理。”
当然了,吴三桂这次举众倡乱,打的旗号恰恰是“反清复明”、“驱虏还汉”,纵管康熙倾心相信民心不附吴三桂,但也怕有个万一,所以由内心深处出发,他还是视八旗精锐为不可替代的坚盾利矛。
*****
朝议结束后,圣谕接连下发:继早先所派前锋统领硕岱率兵防守荆州、西安将军瓦尔喀领众赶赴四川之外,又授予故定南王孔有德女婿、广西将军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以線国安为都统,统兵固守自防地境。
两日后,敕封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多罗贝勒察尼、都统觉罗朱满等八人参赞军务,都统范达礼、王国诏、副都统鲁西等十四员大将同往,统率八旗劲旅满洲、蒙古、汉军官兵共一万二千人开往荆州驻守。又派都统赫业为安西将军、护军统领胡礼布为副将军,率京城所发官兵连同将军瓦尔喀等由汉中入蜀。
在两路大军出发的当天,康熙特地摆驾亲出西长安门送行,在赐与诸将敇印时着重嘱咐:沿途行军,务须做到恩威公溥,无间亲疏,严饬哨探,申明法纪,一切以争取民心为第一要务,期望能速成破贼的不世功勋。
大军启拔开赴前线后,康熙不敢稍作懈怠,继续密切部署平叛大局的相关事宜:
考虑到八旗精兵自京城遣发远征楚蜀,不但迁误时日且士马易生疲劳疾病,故而特设了三个中转站:一是山东兖州,因其地理靠近江南、江西、湖广,令副都统马哈达领兵驻防;二是山西太原,因地理靠近四川、陕西,令副都统扩尔坤领兵驻防;三是河南洛阳,因其地理靠近潼关、郧阳、襄阳,令副都统塞格统兵驻防。这三处中转站的兵马随时准备策应,前方一旦有危急情况发生,立即调遣支援。
此外,康熙为了及时了解前线各路战况,尽快采取最理想的对策,下令兵部,每隔四百里设置一驿站,实行军情邮传。
同时,为了要保护东南这一块国家财富地区,康熙特意加强了长江下游重镇安庆的防务:一是命两江总督阿席熙调集官兵在封疆扼要之处侦探严防;二是命德州、沧州、顺州等十处驻防满兵分批次开赴安庆;三是令江宁将军额楚,镇海将军王之鼎,各派副都统一员,领兵千名,前往安庆,统一由都统尼雅翰辖领。
密比连珠地施行这一连串战略及军事部署,目的只有一个,便是期望能够扼制吴藩叛乱势力在云、贵、湘、鄂四省境内。
紧接着,于十二月十七日颁发了一道讨吴诏书:“昔者,逆贼吴三桂穷蹙求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款投诚,授之军旅,赐封王爵,盟勒山河:其所属将弁,崇阶世职,恩赉有加;开阔滇南,倾心倚任。迨及朕躬,特隆异数,晋爵亲王,重寄干城,实托心膺,殊恩优礼,亘古所无。
“讵意吴三桂性类穷奇,中怀狙诈,宏极生骄,阴图不轨,于本年七月内,自请搬移。朕以吴三桂出于诚心,且念及年齿衰迈,师徒远戍已久,遂允报请,令其休息。乃饬有司安插周至,务使得所,又特遣大臣往宣谕朕怀。朕之待吴三桂,可谓体情隆至,蔑以加矣。近览川湖总督蔡毓荣等所奏:吴三桂行径反叛,背弃累朝豢养天恩,逞一旦鸱张之势,播行凶逆,涂炭生灵,理法难容,人神共愤。
“兹诏降颁,即褫尽吴三桂晋受官爵,调发天兵剿捕,务必尽数根诛叛乱贼众。诸地文武官吏、军民人等各宜安分自保,断拒吴三桂之诱胁。若有误从贼党者,如能自悔前罪,或献城池,或率兵众,或斩杀逆贼头目归诚者,俱行免罪,给予原官。至于现在直隶各省任官或居住的叛官亲属,慎分情况,区别对待,务令各安职业,杜绝株连,毋怀疑虑。其有能擒吴三桂投献军情者,即以其爵爵之;有能诛缚其下渠魁,以及兵马城池归命自效者,论功从优取录,朕不食言。”
在这往后的三个月内,平叛形势愈发动荡难测:
先是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谭弘、吴之茂也叛投了吴三桂,似此一来,清廷在完全丢掉四川之余,更是危及到陕西、湖北两省。康熙钦命都统席卜臣为镇西将军,率同副都统巴喀、德业立驰赴保守西安,并准备接应进川王师。数日后,特派武英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事莫洛经略陕西,会同将军总督使事,巡抚、提督以下悉听其节制,兵马钱粮归其调发。为防叛军东出四川奉节,另命夷陵总兵官徐治都留守所辖之地,派其副都统佟国瑶为提督部兵官驻防在湖北郧阳。
在湖广战场上,吴三桂遣总兵官杨宝荫、夏国相、张国柱等骨干将领分别攻陷常德、澧州、衡州、岳州等地,并凭借兵锋之锐逼降了长沙。俯瞰当前局势,战略要地荆州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威胁,不由得康熙无日不为荆州的防守问题而焦心如焚。
所幸的是,日前由康熙特派的前锋将军硕岱及时赶到荆州;两日后,大将军勒尔锦也统领大军抵达。纵使早前所拟定的进驻常德、长沙以及争取湖南全省的战略意图受到阻逆,但只有能够保全了荆州这一要地喉咙,便能兼顾武昌、夷陵、襄阳、郧阳等地,登上吴军北上、东进,稳定湖北一省的形势甚至是能扳转整个战争格局。
目下吴三桂屯兵在湖北松滋,集中了麾下超过半数的悍将劲卒,更有襄阳总兵官杨来嘉、郧阳副将洪福先后叛投吴藩阵营,但面对荆州强大的清兵守御势力,亦是未能再图寸进。
须知荆州位居天下之中,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作隆中决策时,诸葛亮就重点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正正乃用武之地也。”康熙自能认识到此一着,特派重兵精锐进驻荆州据江固守,诚为稳定战局的英明决策。
继而传来广西将军孙延龄扣押了四公主,起兵附吴叛清。当年孔有德兵败身亡,清廷将他列为开国功勋,太皇太后收留其女儿孔四贞为义女,人称“四公主”,随后婚配孙延龄。当此吴逆反叛事起,康熙钦命孙延龄为广西将军,盼他能遏制吴逆越滚越猛的势头,千想万想也料不定孙延龄有可能反清附吴。
几乎是与此同时,东南传来耿精忠遥应吴藩叛清的驿报:两藩合攻江西,并致信台湾的郑经,请求趁此关键时刻窜扰大陆,挥舟师直接袭取南京或是天津,与耿藩水陆配合,攻取江苏、浙江,切断清军的粮道,绝断清军的咽喉。耿藩总兵官曾养性出东路,攻打浙江的温州、台州;总兵官白显忠出西路,攻打江西的广信、建昌、饶州;都统马九玉出中路,攻打浙江的金华、衢州。而浙江的黄岩、平阳二府受耿逆的煽惑,发生了兵变;另有广东潮州总兵官刘进忠暗通耿逆,拥兵反叛。
方今的平叛形势相当复杂难测,广东、江西两省直有累卵之危。
康熙帝处变却不慌,冷静面对、冷静分析,清醒地认为,耿逆去信约同郑经共扰大陆,实是画蛇添足之举,盖因郑经自有极深的城府,非但不可能愿意协济耿逆所约,且会因应形势拖其后腿,好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区域。另一方面,升授尚可喜为亲王爵位,其省境内的总督、巡抚、提镇皆听其节制,文武官员听其选补;表彰了江西巡抚董卫国,下谕抚慰其继续忠实报国,强固江西门户。
为了因应战局发展的形势及加强江南军事实力,除了原有的江宁将军额清、杭州将军图喇、镇洚将军王之鼎等人之外,又新钦点了一批将军,分率精兵猛将奔赴各地:安南将军额驸华善守江苏丹徙,定南将军希尔根赴江西,扬威将军阿密丹镇防南京,平南将军都统赖塔去杭州,平寇将军根特赴援广东;镇东将军喇哈达驻江南,保护东南这一财赋要地,并且谨防吴、耿二藩的贼军在江西会师。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