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神器纪> 刘备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刘备3(1 / 2)

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眼见人心惶惶,吕布感觉到穷途末路了,整日以酒消愁,再也失去了他往日的神采。

由于没有了主心骨的支撑,吕布一些手下将领纷纷动摇,即使是吕布的忠实粉丝宋宪、侯成、魏续等人也不例外,都先后跑到曹操那边工作去了。吕布一见大势已去,望着城外黑漆漆的曹军,顿觉伤感,于是开城门投降了。

曹操顺利的进入了下邳城,来到了下邳的白门楼,把吕布的将领逐个的审批。把不服从的、宁死不降的,如高顺,陈宫这样的人全部斩首示众。吕布眼见他的手下一个个的遭到曹操的杀戮,他的战友们一个个的脑袋搬家,终于胆怯了。吕布最后求生的欲望令他的双膝发软,厚着脸皮向寄身曹营的刘备求情。刘备轻轻的点了点头,吕布大喜过望,吕布还在想:刘备这个人真不错,我以前真对不起人家!

刘备的举动,曹操都看在了眼里。随即,吕布带到了曹操面前。吕布满面堆笑,苦苦哀求:“公所忧虑的,只有我吕布一人,如今吕布愿降,从此后您来带步兵,骑兵就交给我,我们双剑合璧,必将纵横天下!”

曹操多谋善断,以他的性格来看,他早已有处置吕布的打算了,他只是想考验一下刘备是怎么对待吕布这个小人的,是否会与自己想的一致。所以曹操便扭头征询刘备的意见。

刘备却连看吕布都没看一眼,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公不见丁原董卓乎?”刘备说完后,关羽,张飞,包括曹操都暗挑大指:“高,实在是高!”

吕布一听,气的浑身哆嗦,大骂刘备:“大耳贼,你个骗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拿我开心哪?”气急败坏的吕布在临死前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吼声,他终于为他的草率,他的轻狂,他的反复做出了应有的回报。

处理了吕布之后,被带上来的就是张辽。

张辽可是刘备在吕布军中挖墙脚挖出的极品,如果这么轻易被曹操杀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刘备命关羽去给张辽求个情,保下张辽的性命。曹操也很欣赏张辽的为人和武艺,一见有人给他个台阶下,也就微微一笑,把张辽放过了,安排到了自己的军营里。

但是从这件事情上,曹操已经看出了张辽与刘备的交情不浅,所以日后曹刘交战,曹操始终没有把张辽安排在对付刘备的战场。可惜,张辽是个忠义之人,他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死心塌地的效力与曹操,这也算是刘备挖墙脚一个失败的案例吧。不过张辽在后来从下邳城救下了关羽,也算是报答了刘备对他的救命之恩。

讨伐吕布一役,曹操看出了刘备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以及用人等各个方面都与自己是惊人的相似,所以曹操非常喜欢刘备。刘备就像是他的影子,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于是曹操把刘备带回了许昌。

那被困于许昌的刘备甘于在曹操手下效力终生吗?他又在曹操眼皮子下面做了什么事情呢?

曹操带着刘备一同回到了许昌,曹操非常高兴,因为他即得到了徐州,又得到了刘备这个人才,在激动之余,把刘备还举荐到天子那里,并且还封给他一个“左将军”的要职。自此之后,刘备人生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曹操自从得到刘备后,平日总喜欢把刘备带在身边,而且无论大小事都问一问刘备,看刘备的见解是否与他相同,由于曹操太自恋,刘备的处事方法与他又基本一致,所以他把刘备当成了第二个自己,甚至出行都同乘一辆车,吃饭都同座一张桌。

日子一长,曹操的谋士们有些担心了,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首先向曹操谏言,他提醒曹操,不要轻易相信刘备,刘备是个无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太相信刘备这个大忽悠的话早晚容易吃亏,而且这家伙是个人物,关羽张飞这样的猛人都甘心效力与他,以他这样的性格肯定不会久甘于人下的,公孙瓒和陶谦还有吕布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还是尽早除掉刘备比较好。

曹操何尝不知?但是曹操也有他的难处,曹操不舍得杀死刘备,也不能杀掉刘备。曹操的首席谋士郭嘉就提出了这一观点:“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士,不可也!”把投奔你的人杀掉了,那以后谁还敢来投呢?

所以刘备杀也不行,不杀也不行,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曹操在左右为难之际,郭嘉给曹操出了个主意,他劝曹操将刘备软禁起来,不给他实权,将他的志向一点点的磨灭,再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防止他图谋不轨。这样刘备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曹操很赞成这个观点,自此之后,曹操将刘备与关羽张飞等旧部隔离,并把刘备的左将军府安排在了距离他丞相府不远的地方,正处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的位置。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刘备早就察觉到了左将军府到处都是曹操布置的眼线,他也知道曹操要把他终身软禁在许都,那么刘备怎么办呢?如果真像《三国演义》所说,刘备每日在家中浇花种菜,那戏就作的有点儿过了,岂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真实的情况我认为应该是刘备每日里尽职的工作,处理好左将军的每一项事务,在闲暇的时候到处与朋友聊聊天,喝喝茶,让曹操感觉刘备毕生的志向已经满足,左将军对于他来说,已经突破了他人生的目标。

曹操手下的眼线每日都向曹操汇报刘备的所作所为,但基本每天都是一样的,时间一长,眼线们也就烦了,也就不会再那么较真了。曹操也误认为刘备是真的没有叛逆的迹象了,一点点的戒心也就放下了。

那刘备真的是在虚度光阴吗?没有!刘备每日里和曹操的眼线们斗智斗力,时间一长,眼线们再也不死盯着刘备了,刘备就趁他们恍惚的时候,开始忙活他自己的大计——挖墙脚。

刘备不敢挖曹操手下,但是朝廷中忠于汉室的官员们,那绝对得见缝插针,刘备主动和他们接触,能笼络的就尽量笼络,好为自己将来逃离许都做好铺垫。

不久之后,一个大人物出乎意料地没等刘备来挖,自己找上了门来,他就是国舅董承,刘备根本就没敢高攀这样的领导,所以刘备兴奋异常,顿时觉得蓬荜生辉。

董承到这儿干什么来了呢?原来,小皇帝刘协遭受着和刘备同样的命运,他也被曹操紧密的监控着,而且比监控刘备还狠,就连卧室也被曹操安插了耳目,小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一字不落地汇报到曹操那里,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不抑郁吗?

曹操还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根本不和他商量,随着小皇帝一点点长大,他逐渐明白了自己傀儡的身份,所以刘协非常的痛恨曹操。

有一天晚上,刘协吹熄了灯,在黑灯瞎火中,咬破了手指,在被窝里写了一封血书,他要用这封信召集一批忠义之士帮他除掉曹操,写完之后,他让董妃(董承的女儿)把血书连夜缝在了他的裤腰带里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带诏”事件。

第二天,刘协就以赠送腰带为名,把衣带诏送给了董承,董承每日看到皇帝以泪洗面,非常同情他的女婿,所以董承就暗中秘密联络了一些朝廷大员,这其中有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以及王子服等人。最后,不知是被谁推荐,董承找到了刘备。

刘备知道,一旦参与这种组织,就没有退路了,背着曹操干这种叛逆的事情,肯定会遭到毒手,这批人做事太不严谨,还弄了一张联络图,上面清清楚楚的有他刘备的亲手签名,如果这张联络图落到曹操手里,那绝对一个都跑不了。

那刘备为什么还要参加“衣带诏”组织呢?第一,这组织能给他带来名声,刘备既然想出人头地,必须要干这种伸张正义的事情,否则就不会被人称之为“英雄”。第二,人多好办事,董承这堆人还能帮他脱离曹操的控制,必要时还能拉出俩垫背的。第三,关羽张飞被曹操隔离,刘备与他们不好相见,运用这个组织可以秘密联络他的老部下,关键时刻能约好时间“越狱”。

这是一种性命与命运的格斗,输了就将赔掉性命,而赢了就能获得自由,刘备果断的选择了后者!

自从参加了“衣带诏”组织后,刘备把自己隐藏得更深了,他毕竟还没有摆脱曹操的控制,曹操把目标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如果被曹操抓到漏洞,那么衣带诏组织很可能受到自己牵连被曹操连锅端。董承这群人城府又不深,在曹操眼皮子底下搞这种运作,早晚会被曹操发现。所以刘备闭门谢客,把自己整日关在左将军府中,董承这些人来找刘备,都被拒之门外,董承纳闷,难道刘备是个胆小鬼?害怕了不成?

由于董承他们经常到刘备这里来转圈,曹操怀疑他们意图不轨,便想亲自去会会刘备,试探试探刘备是不是背着他干了什么不地道的事!

当曹操来到左将军府前时,却发现大门紧闭,曹操有些诧异,当他推门进去的时候,就看见刘备仍然向往日一样在逛他的将军府花园,给花浇水呢!曹操哈哈大笑,这才把戒心消除,然后他就招呼刘备请他去吃饭。

当时正值春夏交接之际,梅子还未完全成熟的季节。曹操与刘备俩人喝着酒聊着天,并没有《三国演义》中那样吃酒赏梅的雅兴,只是很平常的一顿酒宴而已,但是他们这次喝酒中的一段对白被永录史册,永远的记载在《三国志》中。

我们熟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以试探刘备的角度出发,评论了世间的人物,刘备几乎把所有诸侯王都说到了,然而曹操却摇摇头说:“他们哪里称的上是英雄啊!依我看,这世间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咱们哥俩儿!”

后来很多研究历史的人,都把这一段大书特书,都认为曹操这是有意试探刘备。其实,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他们之间很平常的对话,曹操不会傻到怀疑刘备有什么企图再故意提示他。如果曹操真的怀疑刘备,那么曹操早就会利用各种手法将刘备置于死地了。

在《三国演义》中记载了一件事情,曹操的门卫换了一个新人,而曹操怀疑这个新人不可靠,就借故梦中喜欢杀人,杀死了伺候曹操多年的佣人,杀鸡给猴看。依此事看来,曹操想巧立名目除掉刘备是不困难的,为何还要费这么大的周章试探刘备呢?

其实,记载在《三国志》中曹操的原话是“盖天下英雄者,唯使君与操耳!”在这后面还有关键的一句话“本初之徒,不为数也。”

什么意思呢?如果公孙瓒被袁绍消灭以后,那么北方最大的势力就剩下了曹操与袁绍这俩人,他们之间早晚要为争夺北方霸主而开战。曹操早就把战略眼光放在了消灭袁绍的身上。

曹操与袁绍从小一起玩到大,对袁绍比较了解,曹操说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他让刘备瞧好,他一定会消灭这个不算人物的小角色袁绍袁本初的。而天下的英雄唯刘备和曹操这句话,充分的表示曹操的骄傲与自大,刘备又是他的影子,所以刘备就是他的NO2,他的意思完全可以理解为,天下的英雄非他曹操莫属!只要有一点与他曹操相似的人物就可以称之为“英雄”!

但接下来,刘备的动作反而让曹操吃惊不小!刘备现在就害怕曹操怀疑他,听到曹操称他是英雄,把自己的地位摆得与他一样高,刘备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这一抖拢,不小心把筷子抖地上去了,正巧天上正打了一个大雷,刘备借故便说是被雷吓到了。

“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曹操本来没有什么用意,但从刘备的反应来看,曹操就怀疑了,曹操又开始联想:如果我是刘备,反应这么大,肯定多半心中有鬼,肯定暗地中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了!

但曹操还不能马上就杀掉刘备,他要找出与刘备勾结的背后所有人员,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曹操走后,刘备也对自己失常的举动非常后怕,所以他马上找到了董承,并且利用董承加快与关羽张飞他们的联络,准备随时逃离许昌。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跳梁小丑给刘备送来越狱的机会。这个小丑的名字叫袁术。

淮南的大地主袁术,得到了孙家在洛阳抢到的传国玉玺,就做上了当皇帝的春秋大梦。他龟缩在淮南大兴土木,过上了皇帝的享受生活,弄得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

祸不单行,淮南还连年闹灾,袁术是在生活不下去了。在重重压力之下,心力交瘁的袁术终于得病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袁术在临死之前他想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老家冀州,于是他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从淮南出发,准备跨过徐州去河北寻找袁绍。这个消息被曹操知晓后,他认为这是一个除掉袁术的最好时机。

但是,令很多人都不解的是,曹操却选择了刘备去完成阻击袁术的任务,曹操不是想困死刘备吗?为什么曹操不听他手下谋士的谏言要把刘备放生呢?

曹操明知道刘备不可再留,却一意孤行的放刘备前去阻击袁术,为什么他这么反常呢?谋士程昱、郭嘉、董昭等人先后找到曹操并力谏他收回成命,而曹操却无动于衷。很明显,这是曹操给刘备设下的一个陷阱。

第一,曹操命令刘备出征,并没有分配他的旧部,关羽张飞等人都和刘备见不到面。刘备一走,跟刘备有密谋的人员就会不明就里,很容易露面去联络刘备,待刘备走后,就可以顺藤摸瓜,把刘备走前有过来往的人员详细调查,可疑的就全部铲除。

第二,宛城的张绣还没有彻底解决,曹操要收编张绣的队伍从而壮大自己,对于拉拢张绣的任务,必须由他亲自完成,这也是为决战袁绍做好准备,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已经快接近尾声,公孙瓒已经固守城池,眼看就要被袁绍消灭,袁绍消灭公孙瓒后,一定会率领得胜之师与曹操决战,所以曹操暂时不能够离开许昌。此外袁术也是一路诸侯,攻打袁术的任务也不轻,曹操也很想亲自去完成,可惜他不能离开,那么最适合这项任务的就是他的替身——刘备。

第三,刘备在许昌隐藏的较深,与外界消息隔绝,徐州百姓都会认为刘备被曹操所害,一时间谣言四起,对于曹操的声望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如果刘备到了徐州,是最好辟谣的手段。曹操之前在徐州又屠过城,所以徐州经常闹兵变,刘备这家伙还能起到稳定徐州民心的作用,现在是与袁绍决战的前奏,一旦徐州有闪失,曹操会首尾不能兼顾,所以派刘备去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曹操已经算定,刘备离开许昌后,必然会谋反,曹操就是要等待刘备的造反,才能名正言顺的出兵杀死刘备。而曹操派刘备出发时,还安排了两个卧底,一个叫朱灵,一个叫路昭。这二人本是袁绍的降将,而一般降将在投靠曹操时,不作出一些贡献曹操是不会把他们当成嫡系的,譬如在战颜良之时,曹操把吕布的降将逐个的安排到了前线,然后逐个的阵亡。那么朱灵被派跟随刘备阻击袁术也是如此,刘备如果真的造反,多半会杀掉二人祭旗,所以曹操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派遣他的亲支近派前去当炮灰的。

就这样,刘备被曹操放走了。

刘备临走前,国舅董承果然找到了刘备,问刘备为何匆忙离开,难道忘记共诛曹操的大计了吗?刘备忽悠董承:“我离开许昌,更能放开手脚,我们里应外合,这样更事半功倍!”

董承恍然大悟,然后他就安排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见面,并按照约定,护送刘关张等人同时离开了许都。

当刘备走后,曹操听到了刘备把他的旧部都带走的消息,曹操忽然意识到,如果刘备不去徐州,直接投奔袁绍怎么办呢?想到这个问题后,他连忙派遣许褚去追赶刘备,可惜,刘备已经走了,想让刘备再回来,就永远也不可能了。

令曹操意外的是,刘备竟然真的去了徐州,而且如约的在徐州往冀州的道路上设下埋伏伏击袁术。当袁术大军来到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喊杀震天,刘备占着地利之便打了袁术一个措手不及。袁术由于这些年奢侈过度,导致民心丧失,军队涣散,当刘备军杀出来后,军队不战自乱,很快地被刘备军击溃了。袁术眼见冀州就在前方,他知道自己是死活过不去了,心力交瘁的他终于病死在半路,而他的军队却很自然的被刘备收编了。

朱灵,路昭一见刘备杀掉袁术,就问刘备是否要会回师许昌,刘备却摇摇头,却大踏步的进入了徐州城。朱灵路昭明白了刘备这是准备要谋反,他们也不傻,在没遭到刘备的毒手之前偷偷的离开了徐州逃回到曹操的身边。但是他们带来的大军,就顺理成章的全部姓刘了。

刚到徐州,刘备就果断的杀死了曹操封的徐州刺史车胄,然后就树立起了反曹的大旗,与曹操彻底决裂了!徐州百姓听闻刘备胜利归来,立时欢呼雀跃,一时间,刘备又折腾起来很大的动静,并且还把周边的一些地区忽悠的一同起义了。

刘备知道,曹操早晚必来,为了对付曹操,他早就派孙乾去联合袁绍,又让张飞镇守徐州,关羽镇守下邳,而自己则亲自镇守徐州的西大门小沛,阻挡曹操的光临。

孙乾来到冀州见到袁绍,力劝袁绍出兵攻打曹操,袁绍刚刚剿灭公孙瓒,正在兴头上,任由他的谋士们的反复劝阻,袁绍也非要出兵不可,在黎阳与曹操拉开了架势。

刘备听到袁绍出兵的消息,非常高兴,心话说,看你曹操还能不能顾得上我!

曹操是很想出兵剿灭刘备的,现在袁绍来了,曹操就更不能离开许昌了,而且袁绍大兵在外,许都的一些乱党活动的更加频繁了。曹操怎么对付刘备和乱党呢?曹操想出了一个绝佳的计划。曹操派遣刘岱与马忠二个偏将,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大旗,并拨给他们数千人马,让他们征讨刘备。

曹操为什么把自己的大旗给了两员偏将呢?首先曹操这是要吓唬吓唬刘备,他知道,刘备不会轻易就这么上当的,但是没有关系,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下次在亲自出马的时候,刘备就会被骗了。其次,刘岱假冒曹操出兵,许都中的乱党也会被蒙骗,他们得知曹操不在许都,必将有所行动,曹操就是要钓背后的那一条“大鱼”。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刘岱,马忠按曹操之计,兵发到了小沛。刘备站在城楼上往下观看,远远就望见曹操的大旗迎风飘摆,患有“恐曹症”的刘备差点吓得晕了过去。刘备转念一想:“不对啊!袁绍的大兵都到黎阳了,曹操还顾得上来打我?”

当曹军人马越来越近的时候,刘备终于瞧出了破绽,他与曹操在战场上打过很多次交道了,这支军队从人数上、队形上,怎么看都不像是曹操领导的队伍,估计这是曹操使的“李代桃僵”之计。只要不是曹操亲到,刘备就敢挺得直腰板。他站立城楼之上,从容地指挥着战斗,只用了片刻功夫,就击溃了刘岱的人马。

刘备终于扬眉吐气了,在得胜之余,刘备竟然也说出了豪言壮语:“哼!就你们这种货色,来十个八个也是白给,就是他曹操亲自来了,爷也不怕他!”

就在刘备打败刘岱的同时,许都的曹操也揪出了他要找的乱党分子,他将董承,种辑,王子服等人全部诛杀,并且遗灭了他们三族。杀死董承等人后,曹操把他们的联络图也搜了出来,当曹操展开联络图时,被图上的最后一行字气的直翘胡须。因为上面赫然写着——左将军刘备。

“好你个刘备啊,果然背着我干谋逆的事情!我这么严密的看着你,你还不老实啊!”曹操立刻下令,他要亲讨徐州,捉拿刘备。刚下完命令,他的谋士们都纷纷谏言:“当前我们的大敌是袁绍啊!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您怎么能擅离职守呢?”

曹操自信的说“袁绍这家伙算个屁,他做事犹犹豫豫的,跟娘们没什么两样,我们打完刘备回来,估计他会还没开完呢!”军师郭嘉也赞同曹操的观点,他说:“袁绍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而刘备却是一条盘踞的潜龙,一旦他冲上云霄,必将成为祸患!”

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出兵了,黎阳距离小沛也就百十来里,曹军马裹蹄,口衔枚悄悄的出发,然后一口气疾驰,不到一日就来到了小沛城下。

刘备刚刚打败曹操的军队,得意之余忽听探马来报:曹操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刘备哈哈大笑:“曹操啊曹操,竟然还玩这种小把戏,甭管你来多少人马,爷今天要把你们全部包圆!”

当刘备自信满满登到城楼上时,顿时傻眼了,城楼之下黑压压的,有数不清的敌人,而在敌人阵型的正中央处,有一青螺伞盖,下面端坐一人,刘备定睛瞧看,不是曹操是谁?刘备意识到大祸将至,偷偷的跑下了城楼,和谁也没打招呼,牵了一匹快马,就从后门逃跑了。

刘备一跑,小沛很快就被曹操攻陷了,曹操四处寻找刘备却没有找到,就猜到他脚底抹油了,于是他命令部队马上前进,一路追赶了下去,一直追到了徐州,把张飞也打跑了,仍然没有刘备的下落,曹操马上又追到了下邳,却还是没发现刘备的踪迹,曹操只好下令包围了下邳,最后生擒了关羽。

关羽投降了,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高风亮节,也没有“屯土山约三事”的气节,他确实投降了曹操。那关羽是真心降曹的吗?肯定不是,关羽跟随刘备这么多年了,总该也学会了刘备身上的一些痞气。当初在白门楼上,他亲眼看见了宁死不屈的陈宫和高顺惨死在曹操的屠刀之下。所以关羽降曹只是一种保命的手段。

那么刘备逃到那里去了呢?

刘备单人独骑,一口气就跑出了徐州,都跑到青州地界去了。

刘备到达青州后,袁绍的儿子现青州刺史袁谭亲自迎接出几十里地去接刘备,并派人立即给袁绍送信。

袁绍会收下反复无常的刘备吗?曹操和袁绍的战争会进展的如何呢?

袁谭送信给袁绍,告知袁绍豫州牧刘备前来投奔的消息。袁绍闻听大喜,竟然出城两百多里亲自迎接刘备的莅临。

袁绍为什么这么善待刘备呢?

第一,袁曹之战势在必行,刘备与曹操打过多次交道,有这么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在军中,对自己大有益处!

第二,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用天子的名义出兵,正所谓是“师出有名”,古代人非常信服这个,在未开战之前,都要发表檄文声讨对方的过错,然后再兴仁义之师。而在这方面袁绍吃着亏呢,刘备的到来,袁绍就有理由了。为什么呢?刘备是“衣带诏”的成员,有了刘备,那袁绍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对曹操说,俺是奉衣带诏讨贼!这样他腰板也就硬了。

第三,袁绍很早就窥视着徐州,刘备曾经坐过徐州牧,在徐州的人缘混的又不错,百姓们都拥戴他,如今刘备加入,为以后攻打徐州会得到许多的方便。所以,袁绍非常热情的接纳了刘备,并且把刘备当成高级客卿,请他到军营中一同商议如何对付曹操。

刘备走到了袁绍的大帐,嚯!帐内谋臣武将真是不少!并且毕恭毕敬的分列在两旁,静静的等候着袁绍。刘备不仅发出一番感慨:“怪不得袁绍这么轻易的就打败了北方霸主公孙瓒。原来有这么多的谋士辅佐与他啊!如果我手下有他一半多的人才,也不至于能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袁绍往帅案上一坐,众谋士就纷纷抢先发言,突然之间,军帐之内就像炸开了锅,有说东的,有说西的,有指南的,有指北的,且互相之间争论不休。袁绍坐在台前,一会冲这个点点头,一会冲那个翘翘大拇指,总之,大会讨论了半天,是攻是守竟然没有确定下来!

刘备有点懵了,大战在即,和曹操还没正式开战,自己的军部“斗争”就进入了白热化,这种情景,在曹操那边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忽然,袁绍的谋士田丰杵着拐杖,狠狠的敲打着地面,还冲袁绍大声嚷嚷:“曹操兵少但是非常善斗,我们和他硬拼是绝对会吃亏的,他的粮草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适合打持久战的,你说就这么简单的事,你都犹犹豫豫的做不了决断,你怎么和多谋善断的曹操抗衡呢?”

袁绍被田丰数落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旁边还有客人呢,田丰让他下不来台,袁绍非常恼火,恨不得把田丰捻出帐外。就在这君臣二人撸胳膊挽袖子要开仗的时候,边上其余众人好像没发生过什么事似的,丝毫没有劝阻的意思,反而有些人还在旁边煽风点火,唯恐这大帐不够乱。最后袁绍在盛怒之下,把田丰关进了大牢。

田丰被关押起来了,其余众人才有点老实,但没过多久,新一轮的战争又开始了。

众谋士们仍然争论不休,袁绍也看似********,坐在帅案上,用手捋着山羊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袁绍对是攻是守的问题始终摇摆不定,这时,他突然想到了刘备,刘备可是曹操都佩服的人才呀,不如问一问他有什么高见。

刘备岂能不知田丰刚才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可是刘备却偏偏唱反调,要不他投靠袁绍干什么来了?刘备开始忽悠袁绍:“明公今有三十万大军,而曹操只有三万,从数目上就相差十倍,而且我们率领的是得胜之师,士气正锐,现在不乘胜消灭曹操,以后曹操实力雄厚了,再打他可就难了啊!”

袁绍听刘备这么捧他,乐的忽扇忽扇的,于是就对手下众谋士们说:“你们看看!你们看看!人家玄德说的多在理!你们这群废物要多像玄德公学习啊!”

刘备在旁边暗笑:“哼,你们就尽情的打吧,甭管谁赢谁输,反正我都是赚的!”

就这样,袁绍中了刘备的套,他即刻下达命令,委任大将颜良去攻打白马。袁绍刚刚宣布完命令,帐下又乱了,军师沮授突然蹦了出来,对袁绍高声疾呼:“主公万万不可使用颜良啊!颜良有勇无谋,不能独堪大任,他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派他去凶多吉少啊!”

袁绍实在是被他们叽叽喳喳吵得头疼了:“怎么?不派他?派你啊?”然后白了沮授一眼,挥了挥手就宣布散会了。

刘备到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在许昌时,曹操和我说的那句“本初之徒,不为数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啊!早就听过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分析过袁绍军团: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批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矣!人家曹操早就把袁绍摸的透透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看来这场战役的胜负基本可以预测出来了。

在白马的战斗中,曹操果断地采取了荀攸正确的意见,出奇兵绕到颜良身后造成合围的假象,诱使颜良回兵去救,然后派遣关羽张辽从正面杀颜良一个措手不及。颜良的队伍刚刚调转过来,忽然背后阵型大乱,颜良回身去看,就见一把钢刀铺面而来,颜良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身首异处了。首将一死,其余人马四散奔逃,曹操轻易的就以少胜多打赢了这张战斗。而刀斩颜良的不是外人,正是新投帐下的关羽,关云长!

袁绍闻听颜良被杀,杀颜良的竟然还是刘备的旧部关羽,袁绍十分生气。

而刘备也听说了关羽在曹营的消息,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得知关羽未死,忧的是袁绍心眼小的像针鼻儿,肯定会为此事埋怨他,而他的众谋士也一定会落井下石,恶言中伤他的。

果然,不出刘备所料,在中谋士的指责中,袁绍认为他是奸细,要把刘备定罪。刘备最擅长的就是忽悠,他开始为自己辩解:“这必是曹操的奸计,派人假冒关羽,就是为离间我们的关系!用您的手除掉我,让您落一个害贤的罪名,您可不要上当啊!”

听完刘备的解释,袁绍又犹豫了:“对呀,人家玄德说的在理啊,曹操这家伙真可恶,太歹毒了。”

刘备继续忽悠袁绍:“曹操居心不良,咱还得在揍他啊!替颜良将军报仇!”

袁绍一拍桌子:“对!还得揍他****的!”于是袁绍又派文丑伙同刘备带领六千人马一起出兵攻打延津。

刘备是什么人物,岂能这么顺从袁绍,刚刚离开军营,刘备就把刚刚在袁绍军中挖墙脚挖来的陈震派出去秘密联络关羽。

当文丑大军行进至延津时,远远的就看见曹操带着不多的人马站在一个山坡之上在考察地型。文丑大喜,这可是擒拿曹操的大好时机啊,于是他令部队迅速冲锋,包围曹操,没想到,他的军队刚刚冲到山坡脚下,阵型忽然就乱了,都在争先恐后的抢夺曹操丢弃的军事物资,文丑想控制已经来不及了,就见山坡之上一队黑色的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下来,文丑军顿时被冲的七零八落,士卒们纷纷逃跑,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文丑扭头欲寻找刘备,却根本就没有发现刘备的影子,最终文丑死在了乱军之中。

刘备去哪了呢?刘备早就跑的远远的了,沿路还收拢了失散的步卒,还有在徐州被击溃的人马,然后大摇大摆的返回了袁绍大营。

一场袁曹大战,双方势力都在消减,只有他刘备火中取栗,不断地壮大自己。而且趁这次出兵的机会,他还与关羽暗中约定好了时间盗反曹营,订于何时接应。

大帐中的袁绍气的直吹胡子瞪眼睛!他的谋士们还在旁边说着风凉话:“看吧,叫你不要轻信刘备,上当了吧!”

这时,刘备回来了,大帐顿时安静了下来。袁绍怒气冲冲的就质问刘备:“还说你不是曹操的奸细!这次怎么又失败了?我的上将文丑也死了,你居心何在?”

刘备不慌不忙,对袁绍说:“明公勿忧,曹操那是使诈,文丑将军中了他的计才失败的。既然曹操他使阴的,咱也跟他玩一把阴的,我有一个表哥叫刘表在荆州做刺史,我可以去求他帮忙,让他从荆州出兵攻打曹操的背后,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到时候两面夹击,消灭曹操指日可待!”

袁绍一听,转忧为喜,就问刘备何时可去联合刘表。刘备说:“哎呀,这可有一个难处,我要去荆州,必定要经过曹操的腹地,我光杆一人怎么过去是个问题啊!”

袁绍说:“玄德莫忧,我拨给你一些人马,再休书一封,让汝南的刘辟协助你一臂之力。我将亲自指挥军队前往官渡牵制曹操,并等待你胜利的好消息!”

刘备领命之后,不等袁绍反应过来,立刻就带着旧部以及袁绍的“礼物”逃离了河北。

就这样,一个佣兵在外的曹操打得袁绍满地找牙,一个好挖墙脚的刘备狠狠的在袁绍土地上掘地三尺,这两大盖世英雄把袁绍玩弄在了股掌之间,官渡大战的局势越来越清晰了。

那么刘备究竟能否解救出关羽呢?救出关羽后刘备是否按照约定找刘表帮忙了呢?官渡大战的局势到底如何呢?

刘备刚刚离开河北,袁绍的谋士逢纪就瞧出不对劲了,他料定刘备肯定是在忽悠袁绍,一定是把兵马卷跑了,不会再回来了。于是就向袁绍谏言,可惜袁绍不听。就这样,刘备带着袁绍给他的兵马,还有徐州的旧部直奔汝南而去。

汝南王刘辟早先是黄巾首领,后与袁绍同盟,在曹操后方展开游击工作。刘辟听说刘备是袁绍派来的,还有袁绍的委任状,所以深信不疑,并且还愿意听从刘备的命令。刘备开始忽悠刘辟:“袁绍让咱们出兵攻打许都周围的小县,牵制着曹操,分散他的精力,如果许都空虚,我们就趁势杀进去把皇帝抢出来!”刘辟连连点头称赞。于是和刘备约好,分兵前去攻打许县。

曹操在官渡忽然闻听许都周围有敌兵出现,大吃一惊,慌忙命令镇守在许都的曹仁赶快去围剿敌人。

刘辟依照刘备的计划,率先发动了进攻,没想到刘备却临时改变了策略,按兵没动,静静的等待。

等到曹操的军队一出城,刘备就顺利地迎出了关羽,也没接应刘辟,就向汝南撤退了。而可怜的刘辟却还被蒙在鼓里,仍旧奋力的骚扰着许都的边境,直到最后被曹仁彻底消灭了。

曹操在官渡迎战袁绍,许都军队又被调离的时候,关羽挂印封金,回到了刘备身边。关羽走了,曹仁又没在,二把手蔡阳便独自追了出来,没想到半路中了刘备的埋伏,被刘备斩杀。

刘备带着部队在撤退的半路中正巧碰见了张飞和赵云,刘备非常高兴,然后带着他们一同来到了汝南。刘备一边在汝南发展,一边观望着官渡大战的局势。

自从刘辟阵亡后,刘备把汝南城的二把手龚都扶正了,龚都非常感激刘备帮他取得了“大哥”的地位,于是便推崇刘备为领袖,对刘备是言必听,计必从。

刘备在汝南一直关注着袁曹大战,最后在官渡这个战场上,爆发了三国第一场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怎么回事呢?简单的说就是:

打南边来了个曹操,奉旨讨伐北边的袁绍;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