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诗经通俗欣赏> 《诗经》通俗欣赏 4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诗经》通俗欣赏 48(1 / 1)

《鸱鸮》(chīxiāo):无助的母鸟

寓言,是一种借着说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人生感慨或者哲理的特殊表现方式,它的主角可以是现实中的人,也可以是神话、传说中的虚幻人物,而更多的则是自然界中的鸟兽虫鱼、花草木石。这样的表现方式,在战国的诸子百家之说中曾被广泛地运用,为古代的说理散文增添了动人的魅力,放射出奇异的哲理光彩。

但用寓言作诗,在先秦时代真的不多见;只是到了汉代,才在乐府诗中大量地涌现,一时间蔚为奇观。如果要追溯寓言诗的源头,还得首推今天的这首诗歌。

今天的主角,是一头孤弱无助的母鸟,当它在出场之前,恶鸟猫头鹰刚刚洗劫了它的巢穴,夺走了它的雏鸟,在高空中得意地盘旋。母鸟发出了哀号:这只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孩子,再也不能毁掉我的巢穴了!表现出了母鸟目睹飞来横祸的极度惊恐和哀伤。我们没有看到猫头鹰作恶的那一幕,但从母鸟的这声哀号中,似乎能够想象到母鸟飞回来之后,雏鸟不见了,巢穴残破的悲惨画面。母鸟仰对高天,发出凄厉的呼号,它的毛羽愤竖,哀怒交加!

但是,猫头鹰是强大的鸟类,又不是孤弱的母鸟所能惩治的。愤怒的呼号声随着猫头鹰的影子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母鸟的伤心呜咽。这呜咽声,从辽阔无情的天际传来,从风高巢危的树顶传来,让人听到之后都感到颤栗。

人们很少关注鸟兽的悲哀,也很少能了解它们在面对灾祸时的伟大和坚强。这只母鸟是孤弱的,却又是富有生存勇气和毅力的,它刚开始还沉浸在丧子破巢的哀伤之中,但随即又在哀伤中抬起了自己刚毅的头颅,它要趁着天晴之际,赶快修复自己残破的巢穴。

哀伤的母鸟急急忙忙,忽而飞落在桑树林之间,啄剥着桑皮树根,忽而飞回树顶,口中衔着韧性好的须根,好好地把巢穴缠好。它啄取桑皮桑根时非常不容易,缠结巢穴时非常认真。它辛苦忙碌之后,发出了既警惕又自豪的宣言:你们这些树下面的人,还有谁敢欺凌我!这是它饱经树下面的人骚扰的痛愤回顾,更是对缠扎紧密巢穴的骄傲自叙,也是对时常欺凌鸟儿的下民进行严正警告。如果人类真的能够解破鸟语,就应该谨记这只母鸟的警告,而对它的坚韧、顽强肃然起敬。

母鸟辛勤劳作后痛定思痛,更是对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哭诉,它的鸟爪拘挛了,它的喙角也累病了,它的羽毛和羽尾,也全然失去了往日的细密和柔润,变得稀疏枯槁。遭受过巨大打击的母鸟终于重建了自己的巢穴,充满勇气地活了下来,但是这坚强的生存,对于孤弱的母鸟来说,是付出无比巨大代价的。

母鸟在凄楚地诉说着,经历了这样的灾祸,又万般辛苦地挣扎修复巢穴之后,这样的伤痛,就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然而更令母鸟恐惧的,还是那夹带着自然威力的风雨。猫头鹰的进犯,母鸟可以凭借自己非凡的勇气去抵御,但对于这天地间的疾风暴雨,小小的母鸟是无力抵挡的。

母鸟在鸣叫着,穿透摇撼在天地的风雨之间,喊出了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哀伤。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

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我用拘挛的手爪,采捋茅草花。又蓄积干草垫底,喙角也累得病啦,只为了还未筑好的家。

我的翅羽稀落,我的尾羽枯槁。我的巢儿垂危,正在风雨中飘摇,我只能惊恐地哀号!

《东山》:东征归来

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歼灭了商朝军队的主力,从此建立了西周王朝。为了更好地统治商朝的遗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地分为四个地区:原先殷朝的都城朝歌,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来掌管;朝歌以东的地区为卫国,封给了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鲜来掌管;朝歌以西的地区为鄘国,封给了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来掌管;朝歌以北地区为邶国,封给了武王的弟弟霍叔姬处来掌管。他们共同来监视武庚,历史上称之为三监。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王朝,实际上时刻准备着复辟商王朝。

周朝灭亡商朝的三年之后,大约在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他的儿子姬诵即位,为周成王。成王即位时还非常年幼,于是由周公摄政,代替成王管理国事。管叔因为企图继承王位,对周公的摄政极为不满,于是到处散布流言,并且煽动蔡叔、霍叔,怂恿武庚以及东方的各个方国,说周公想要谋害成王,窃取王位。公元前1042年秋季,武庚看到终于有机可乘,便和管叔、蔡叔串通起来,并联合东方的一些旧属国一起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

周公面对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敌对势力,他多方权衡,决定兴师东征。为了组织东征军发动平叛之战,周公首先向太公姜子牙和召伯恳切地解释,表明自己摄政完全是为了周王室着想,并没有异心。周公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的形势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会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天刚刚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样做的!

姜子牙和召伯从此不再听信流言,周王朝内部加强了团结。随后,周公让召伯留守都城镐京,处理后方政务,并昭告天下,联络和调集各地诸侯。公元前1042年秋,周公亲自率军东征叛贼。

在出征前的占卜仪式上,周公向臣子们讲了一番话,他说: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趁着我们内部混乱之际起来造反,重新夺回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说什么光复旧业的机会到了,还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属国,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的作为是天命赋予的。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了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周公的话,被当时的史官记载下来,成为《尚书》中的一篇。

经过周公的宣传动员,周公把东征的大军组织起来,并且亲任统帅,挥师东进。周朝军队在年底来到黄河边,此时的黄河正好封冻,大军踏冰渡河,顺利地抵达商朝的旧地孟津,许多的殷人贵族纷纷赶来,表示支持周公平息这场战争。

公元前1041年初,周军继续东进,直取朝歌。朝歌城内的殷人大为震惊,武庚连忙组织军队抵抗。周军击溃了武庚的所有人马,武庚被杀。周公同时分兵一路直取管叔的驻地卫国,迅速消灭了管叔的武装,占领了城邑,管叔也被杀死。接着周朝军队又攻克了蔡叔的驻地鄘国,捉到了蔡叔,将他囚禁在郭凌。

周朝军队击败武庚以及三监之后,周公想要扩大东征的战果,一举消灭了其他的反叛力量。周公原计划先向东讨伐奄国,奄国是东部主要的反叛势力,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周朝的大臣辛公甲向周公提出建议:大国难攻,小国易攻,不如先攻下小国来孤立大国。周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改变计划,挥师东南,进攻九夷。九夷都是小国,实力不强,在周朝军队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但由于九夷在此之前长期与商朝作战,他的军队数量虽然很少,但颇具战斗力,而且加上对当地的地理非常熟悉,善于在低洼河湖地带作战,而周朝的车兵行动不便,士兵多有水土不服,因此九夷之战打得非常艰苦。经过连续作战,九夷终于被征服。

周成王三年,周军北上攻打奄国,周军占领了奄国西、南两边的邻国。奄国势单力孤,国君被迫投降。奄国是商朝的旧都,周公歼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其他的反叛国家也相继投降。

周公的东征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联合的武装叛乱。周公讨平叛乱之后,乘胜东进,消灭了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的沿海地区。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在洛水的北岸营建了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作为周朝的东都,以便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同时周公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封周武王的弟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封周公的长子伯禽于奄国的旧地,建立鲁国,分别治理殷朝的遗民。从此以后,周朝对黄河下游的控制牢固了许多。

今天这首诗歌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战士,他跟随着东征的大军打了三年仗。如今东征结束,他很快就能回到自己的家园,此时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通过这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他东证后回家前复杂真挚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里面有他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也有对家乡的变化和前途的猜测,更有对妻子的思念,还有当初他和妻子成亲时的甜蜜回忆。

走在归乡的路上,不料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真是细雨夜归人。他这次真的是要回家了,可是此时的他,却心里很是压抑,他望着家乡的方向,心里非常伤感。他从心底里发出了自己的愿望: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永远穿着妻子做的粗布衣裳,再也不要打仗了!一阵寒风吹来,把他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中。大家现在只是在归途中,由于天上下着细雨,大家就像桑蚕那样聚集在一起,躲在桑树下面。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将身子一蜷缩,躲在兵车下面。

在梦中,他似乎看到了一片荒凉的景象,栝楼藤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子上,但是这处房子已经破败了,早已没有人居住了。屋内很是潮湿,土鳖虫在室内缓慢地爬行着,蜘蛛网横挂在门口,田边还留着各种野兽的蹄印,到了夜里还有鬼火在闪烁,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画面呀!但是久经沙场的他,不会害怕眼前的这些东西,他看到这样的场景,倒是越来越想家了,希望自己的家园不要也这个样子啊!

他的思绪慢慢地漂移,继续展开想像。终于他回家了,百感交集之后他终于有了一种踏实的归属感。细雨归人站在了一位女子面前,有些突然,又太让人惊喜。他出征在外三年,妻子在家里也三年了,他们的辛苦是一样的,他们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女子见到他,先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连忙把自己的丈夫迎进来。她刚刚把房屋打扫干净、修补完好,丈夫回来了。此时他们之间应该有千言万语,应该有千万种情思,可是言语再多,感情再复杂,最后只化成了一句话:你离开我已经三年了。话语那样平淡,感情却是无限的深沉。

他回家了,他终于可以过平平淡淡的日子了。和平给人们带来了最大的幸福,年轻的男女纷纷结婚,热闹非凡,仪式隆重,新娘羞羞答答,新郎喜笑颜开。黄莺闪耀着它那美丽的羽毛,比翼齐飞。这样的欢乐不只是属于这对新人的,而是属于所有人的。他又想起他结婚时妻子的样子,是那么的美。如今那些久离重聚的恩爱夫妻,不更是感到欣慰吗?

不需要用言语来歌颂和平,也不需要用言语来歌颂为了和平而付出代价的人,歌颂美好的生活,就是最切实、最真挚的歌颂和平了。

这是他在回家路上对于美好生活的想像,他的愿望能实现吗: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哪儿车底下。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三年。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衔枚:行军时口中衔有竹棍以保证不出声音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